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古代言情 > 皇帝的新妃 > 第七十二章 脸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七十二章 脸

因衍之的提议,这锦衣卫衙门的前堂从大堂变作几人的官房,如今又成了押司的值房。

崔琛和柏直方不知道有什么谋划,嘀咕了一阵之后,两个人都跑去查文书失窃的案子,宫朗在四面环绕锦衣卫的值房之中,根本没办法安之若素,在那厢坐立不安,索性被衍之和严乘安一起推去隔壁过堂和韩谓一同与秦舟喝茶了,值房之中,也只有衍之一个人在锦衣卫力士的虎视眈眈之中四处转悠,光明正大检阅地押司的书笺。

坦白说,若是前几日,衍之见了这许多的力士和锦衣卫这态度,必定是要回避一二的,但自昨日和典幸谈过之后,身后有了司礼监的支持,衍之的腰板硬得很。再者,虽国朝没了东厂西厂,但前朝却是有的,厂卫厂卫,自前朝而今,宫内二十四监与锦衣卫的关系便暧昧不已,彼此眉来眼去,自然心照不宣,锦衣卫也不会格外为难现在顶着司礼监奉御差事的衍之。

方才衍之敢在剑拔弩张之际出手相劝,也正是仗着这一点。

衍之心里盘算着正始年间那件事,从工部账簿上看出的几处问题,终究还是要回到通州问题上解决,何况……钟钦照所说的那件案子,若说与通州半点关系都没有,衍之是不信的。

通州,北京之门户。

而北京,正是那件案子所关切的最要紧之人的采邑。

正始六年,金陵府驿失火,镇北王世子上官钺客死金陵,锦衣卫指挥使韦济自缢,此案因锦衣卫冤案而起,自此一役,锦衣卫低调直至如今,在癸酉惨案上栽了大跟头的锦衣卫,如今又在线索隐隐指向正始年间之事的此案上活跃非常,会是巧合吗?

最关键的是……衍之对上官这个姓非常、非常在意。

想到如今号称去护国寺祈福的上官皇后,衍之看向书笺的目光也不由一滞。

“公公,可有何处不妥么?”

将书笺呈给衍之检阅的押司紧紧盯着衍之,并未错过衍之的小动作,当即便问道。

衍之松了口气,看了那押司一眼,放松道:“无碍,只是方才有个字难认罢了。”

说完,衍之视线在那张书笺上一扫而过,便还给了那押司。

因有了正始年间这个线索,衍之对其他的账目文书也就不甚在意起来,通州兵器造作局究竟有什么毛病、谢相究竟想找什么、夏霖又有什么心思,这些与衍之毫无关系,左右还有崔琛和柏直方在一旁殚精竭虑,就连看上去不甚中用的宫朗,也以他自己的方式努力在做着什么谋划,因而对衍之而言,最重要的,便是找到并提取出自己所在意的那些信息,然后化作自己能握在手中的利器。

衍之迅速扫过一张张书笺,有相关信息便暗自留意,若没有,就迅速跳过。

就在衍之努力在故纸堆中寻找出蛛丝马迹的时候,在被衍之挂心的护国寺,也有人提及着她的名字。

护国寺,山林小路。

“衍之?这是何人?”

说话的人一袭青衫,右手执一柄白玉骨扇,左手手指微捻袖口,古式的博袍宽袖,只簪了不知那里折的一枝竹,眉目淡漠,左脚微跛,却走得极稳。

跟在后头的人作侠客打扮,着月白劲装,头戴帷帽浅露,将脸挡了大半,只瞧得见一个隐隐约约的下巴,胡髭生得极好,看得出是用心打理过的,左手轻搭腰间长刀,背脊挺得笔直,回答得冷冷淡淡:“一个有趣的人。”

青衫客展开折扇又收拢,眼神朝月白侠客一晃,故作疑道:“我倒不知你何时会开玩笑了。”

侠客毫无所动,只淡淡道:“孝王伴当,司礼监奉御,至阳殿总管,十有五岁,青雀六年入宫,青雀十一年得长公主赐名,青雀十三年随孝王出宫,兼着联查差事。颇擅账目。”

说到最后几个字,侠客偏过头看青衫客,语气戏谑:“你打算如何?”

青衫客轻拈袖口,略一振袖,安步前行,似是在意,又像是无事可萦绕于心,略微叹气,淡淡道:“年少有为,也是难得。你方才说他从工部河堤的账目上查出了些许蛛丝马迹?这等才具,便先礼后兵,若能为我所用,自然不必封口了?”

意味深长地看向侠客,青衫客从容一笑。

侠客沉默不语。

两人又静静地走在护国寺山间,步履从容,如行坦途。

忽然,侠客身形一动,腰间长刀低吟出鞘,足踏凌空,手腕一翻便挟霹雳之声,以遮天蔽日之势将刀光拢了来人一身。

青衫客若有所觉转身之时,不速之客已以博袖画圈挡下侠客一击,朗笑轻身而退了丈余,身形飘忽奇诡,如烟如雾,竟不拘其形。侠客一击不中,身形不停,足下连踏几步,反还刀入鞘,蓄势待发之际,忽听青衫客叫了停。

侠客收发自如,动作戛然而止,只停在来客尺远之地,扶刀而望,默默退了开去。

“祁门身法踏鱼游,果意蕴奇诡,名不虚传。”青衫客抚掌轻笑,负手而立,点头致意。“沈先生安好。”

来客只做隐士打扮,只簪了一样式古朴的梅花簪,轻拍了拍方才沾上的灰尘,亦是负手而立,左右看看景致,宛若无事一般向青衫客笑道:“世孙好兴致。”

话音未落,来客的视线又转向肃立一旁的侠客,拱手从容笑道:“风雷快刀——不意秦家子在此,失敬失敬。”

秦姓侠客只隔着帷帽略点点头,声音颇冷淡:“也未料到沈侍郎竟有空闲来此。”

沈濂只是宽和一笑,丝毫不见朝堂之上的谦卑谋算,只一派隐士风骨,脸色亦丝毫不变:“镇北王世孙既可在此,中书侍郎在此,又有何不可呢?”

青衫客仍是眉目淡漠,不经意看向沈濂,平淡道:“既然来此,那便是客。阿秦,你先回小舍煮茶,我要与沈先生坐谈。”

“好。”

秦姓侠客只淡淡应了,便连沈濂也不再看一眼,转身朝山林的另一头去了。

青衫客——镇北王世孙上官洛持扇轻摇,拱手请了,淡淡笑道:“洛腿脚不便,还累沈先生稍等一步,与我共行。”

沈濂可惜地看了上官洛微跛的左脚一眼,却并不因上官洛的残疾而瞧不起他半分。

镇北王年迈体衰,早已专心一意修道而不视事,镇北王世子上官钺又因锦衣卫之过早逝,唯一亲自打理镇北王食邑诸般事宜,力压诸位叔叔,稳稳把持权柄的,正是这位因年少过失微跛的镇北王世孙。何况,上官洛这些年在朝堂上的作为,瞒得过其他人,却瞒不过同样有过谋划的沈濂。

“世孙通州一事,打算如何善后?”像是闲聊一般,近来闹得朝堂人心不宁的通州一案,便被沈濂随口像是闲谈般提了出来。

上官洛神情自若,稳稳地在颠簸不平的山路上行步,随口回道:“兵器造作局?保不得,便弃车保帅罢了,算得什么事。”

两人像是谈论天气似的,随口便将朝堂争论不休的事抛在了脑后。

“倒是沈先生,如今也不惮于洛同行了么?”上官洛认真地以扇骨荡开树杈,随意看了沈濂一眼。

沈濂轻描淡写挡过,内息吞吐之间,行走惬意无碍:“道同,也未必相为谋。我若愿做乱臣贼子,便不会私来见世孙了。”

“哦?”上官洛似笑非笑地看了沈濂一眼,“沈先生现在,难不成就不是乱臣贼子了吗?”

“谋国则乱,窃位为贼。沈某向不求弑国,不过借尔之矛,攻彼之盾,怎么比得上世孙大才。”哪怕是说这般大逆不道之语,沈濂也像在说昨日吃了什么似的,半点没有心虚害怕,风轻云淡便将上官洛不可告人的图谋揭露无遗。

上官洛可惜地看了沈濂一眼,语带叹息:“沈先生果然妙人妙语,只可惜……”

“哈。”沈濂难得地笑了一声,“兴王殿下虽不是雄主,多加扶持,也未必逊于世孙,世孙何必可惜呢?”

说话间,两人已走到了山林深处,原本渐渐狭窄的小道忽然变得视野开阔起来,于小道尽头,一座小舍静静伫立在侧,旁有流水潺潺,清风徐来,隐有鸟鸣竹音。

“世孙选得好地方。”沈濂由衷赞道。

上官洛请沈濂入舍,笑得清雅含蓄:“借前人风雅罢了,沈先生请入座。”

待两人分坐下,秦姓侠客端来一紫砂茶壶,两个白玉小杯,分置两人面前,沏上茶,又退到了一旁,头上的帷帽仍戴得好好的,并未取下。

上官洛叫住秦姓侠客,唤道:“阿秦,既至此处,便将浅露取了便是,沈先生亦不会多提什么。”

说着,上官洛若有深意地看了沈濂一眼,沈濂方笑了,也未说什么,只默默饮了口茶,权做表态。

秦姓侠客似对上官洛信任至极,是以半分未曾犹豫,便默默取下了帷帽,露出了与现在正在锦衣卫南衙之中,与韩谓谈笑的秦舟毫无二致的一张脸。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