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千刀万剐,万箭穿心
厉王、盛王、荀王,三姓之中,厉家是开国功臣,圣祖亲封的铁帽子王,盛、荀两家则是皇戚,先帝亲封的外戚。三家王府,厉王兵力最雄厚,镇守东北,军威很高,盛王辖的是甘肃,荀王辖的是青海。由这三家出兵,的确能牵制晋阳王,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这三家里,就不会有心大之人吗?
宋贻华将这问题问了出来,同时也是在询问他如何才能保证这三王的忠心。
姜将军想了片刻,提出“质子”之法。
所谓质子,就是让三王分别将他们的嫡幼子送入京城,什么时候战事结束,什么时候再送回去。
宋贻华觉得此行可以,便询问众位内阁大臣的意见。
内阁大臣们还是怕输,不肯同意打仗,纷纷提议要与晋阳王和谈,将淮河以南的地界都割给晋阳王。以后等晋阳王去世了,新的世子袭爵,再图谋收回南方。
内阁大臣陈述完自己的意见,别说姜将军了,就是宋贻华都想让人拖出去把他斩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内乱的时候,所以他忍了。如春风般和煦的朝一众阁老点了点头,然后在转身之际,同意了姜将军的意见,并将所有事宜全权交给他处置。
姜将军领旨,正欲退下。
没想到,另一边的内阁却哭闹起来,一个一个纷纷吵着要死谏。
姜将军护国大将军的名头不是虚的,哪里容许这些祸国蛀虫存在,咬牙跺脚,三五拳就将众人打的不敢再吱哇乱叫,都鼻青脸肿的退了下去。
他们离开后,外面已经天光大亮。
晋阳郡,王府之中,祁涟城也收到了献阳郡传来的邸报,他唇角微勾,残酷一笑,将王府管事招了过来,把王府里的事全部安顿给了他,便上马,由一众暗卫护送着策马而去。
另一方,西凉城里,西京将军也得到了金阳王谋反的消息,当下招了军师,和麾下几个先锋将军过来,和他们商讨该如何应对之事。
白豫因着沈幼庭和汉阳候世子韩默的缘故,对祁涟城一直恨入骨髓,当年来西京大营,也是为了有朝一日与其一战,如今祁涟城终于起兵,他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自然是想方设法的劝西京将军勤王护国。
西京将军还有些犹豫,他只是个从三品武官,手里掌握着七八万兵马,两三万私兵,全部家底加起来,也不过十一万人。何况,他家中还有位盲眼的老娘,女儿也才十一二岁,若是贸然出动,剩了还好,要是输了,只怕全家都要跟着他一起遭殃。
白豫跟了西京将军几年,自然了解他心中的计较,便在军师和其他几位先锋都离开后,悄无声息的又去了西京将军营帐,对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是出兵打这一仗,情况要是好了,说不定还能封王,就像甘肃、青海那两位异姓王一样,到时候府里的小姐就是尊贵的郡主了,挑的夫婿自然也是高人一等……
西京将军最在乎的就是膝下独女,听白豫这么一说,果然动心了。
一天后,正式派白豫做先锋,从侧面拦截祁涟城大军。
白豫终于求得西京将军同意,当晚自是操劳不已,对着行军布阵图看了整整一夜。次日精神奕奕的整装待发,带着三万兵马去堵截祁涟城。
西京将军会主动迎战,这一点,京城没有想到,但是祁涟城那边却是算的再清楚不过。
对于白豫,祁涟城也没有假手于人的打算,所以他亲自赶过来了。
旁逸斜出的西京大营由他应对,其他三路将军由祁涟城配给他们的军师继续强攻献阳郡。
白豫在晋阳王府呆过一年,祁涟城对他的为人说不上完全了解,但十之七八总是有的。
他知道不管是因为韩默,还是沈幼庭,他都会找自己决一死战。
所以并没有跟白豫短兵相接的意思,而是在离两军交汇地还有二十里的时候就令一万私兵扎营休息,先攻占了被称为天险的娘子关。
白豫书读的多,身手好,人长得也好,几乎样样都跟祁涟城不相上下,但是唯有一点,他没祁涟城有经验。祁涟城十六岁上战场的时候,他连三字经还没背会。祁涟城凭军功封王的时候,他还在京城里跟韩默、沈幼庭风花雪月……
所以,在听说祁涟城将兵马驻扎在娘子关时,他登时就暴躁了。
众所周知,娘子关地势艰险,易守难攻,祁涟城等在那里,是把他当傻子?
白豫没有办法,只好令三万大军停在了离西京大营六十里地处。
另一边,祁涟城正在吩咐私兵里伸手最好的几人,让他们务必要在一日内,潜到白豫大营后方,将他们的粮草全烧了。
三个亲兵得了祁涟城吩咐,当场立下军令状,称定会完成任务,不然提头来见。
祁涟城含笑颔首,给三人一人倒了一碗酒。
三人喝过后,摔了碗便从娘子关背面的山崖用勾索滑了下去,三人分头行动,连夜的往白豫大营赶。
二十里的路程,最快的那个人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轻松赶到,很快,他摸清了白豫大营存储粮草的位置。
不过想放火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白豫很有先见之明,竟然派了重兵保换上护粮食。
他这一犹豫,便等到了后面两人的到来。
另外两人一看这重兵把守的阵势,也有些为难,不过没多久,最瘦的那个亲兵便想出个不错的计策来。
他建议三人在一旁树丛静静等候,什么时候有士兵来撒尿,就将对方打晕,然后换上他们的衣服,回到白豫的军营,趁机放火,然后再帮忙救火。确定粮草全被烧了,再图谋离去的事。
其他两人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同意,就这样,三人分批次的混进了白豫大营,然后依次点了火,并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号召大家一起救火。
当晚,刮的是西北风,寒风呼啸,火势越来越大,白豫有心想追责,但是大营里到处都闹哄哄的,又不能放任那些粮草不管。
等他们救完火,粮草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
白豫怒极之下,当场处死了看守粮草的小队长,又质问众人,到底是谁先发现火烧起来的。
近百个救火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彼此是陌生的,以至于,半天都没人敢说一句话。
白豫心里更加生气,可是粮草已经烧了,他只能沉声吩咐自己的亲卫去附近草丛查看,有没有被扒掉衣服的士兵。又让其他几队人分别朝不同的方向追去……
祁涟城的亲兵藏在队伍里,默默松了口气。心想,幸好他们提前考虑到了这点,将扒掉衣服的三个士兵全部背到了好几里外,掘了个洞,分别埋了,又用细沙茅草做了掩饰。
果然,亲卫查了一圈,并没有找到被拔掉衣服的士兵。
白豫心下一沉,愈发觉得放火烧粮草的人已经离开。一时间,银牙几欲咬碎,恨不得生吃祁涟城的血肉。
这么一来,他想要跟祁涟城开战是绝不可能的了,他只好吩咐三万士兵立刻拔营,尾变头,往晋阳王麾下左翼军安营的安原城赶。安原城离他们所在的地方有三百多里,一面征集粮草,一面行军,应该能赶得上。
祁涟城得知白豫的用意,也带着一万私兵离开了娘子关,一直不远不近的跟在白豫后面。
白豫听完探子报告,面上又是一番暗沉,直道祁涟城简直欺人太甚。他若往后,他大可退回娘子关,而他往前,他又可以和他的左翼军两面夹击,将他杀的片甲不留。
难道唯今之计,只有回西京大营了吗?
白豫觉得不甘心。
再一想,回西京大营似乎也不是万全之策,祁涟城照样可以两军夹击,将先攻陷了西凉成。
到底怎么办呢!
他陷入了沉思。
而在他身后,三十里处,祁涟城交代好副帅数种应对之策,自己只带了几十暗卫,直接绕过白豫的三万人,赶去和陈都尉带领的中路军汇合……
等白豫得知祁涟城已经和中路军汇合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天。
他不由气急败坏。
西凉城里,西京将军这几日过的也不安心。
他以为,凭白豫的才能,必能与晋阳王抗衡一二,可是没想到,还没和对方交锋,就被人烧掉了十分之九的粮草,现在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只好由他亲自下令,将白豫召回,罚了八十军棍了事。
八十军棍下去,白豫至少要在床上趴两三个月。
白豫心里恨啊,不过短短一夜,竟然起了一嘴的泡。
西京将军虽然罚了白豫,但私心里,到底还是欣赏他的,私下里让人送了不少的药。
不过即便如此,短时间内,白豫还是下不了床。
祁涟城在中路军大营得知这消息,脸上难得的浮起抹笑。
他始终记得,白豫在花神庙附近,用黑衣箭队朝他示威的那次。
也是那一次,他失去了生平第一个嫡子,宋萧儿流掉一个已经成型的男胎。并且后背上永永远远的对了两道箭靶。
这一次,就当是利息。
下一次,他定要将他生擒。
千刀万剐,万箭穿心!为宋萧儿报仇,为那个无缘来到世上的嫡子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