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一脸笑容,主动凑上前要去搭把手。`x~q?u·k?a_n.s.h¢u*w-u/.-c?o′m!
至於站在旁边的李建国,则完全被无视。
许大茂自然知道三大爷的想法,连忙摆手拒绝,“別別別,三大爷您歇著吧,这么点小事我自己就行。”
说话间,他快速从车把上掛的那个包里摸出一把新鲜的蘑菇递了过去,“这点儿东西送给您老尝个鲜吧。”
“过来过来,三大爷,这是我去乡下放电影,村民给的些山货,您拿回去尝个鲜。”
三大爷赶忙满脸喜色地弯腰接下,拿到手里细细一嗅,隨即露出一脸沉醉的表情道:
“好新鲜的野生小蘑菇啊,这香味真勾人。
许大茂,你可真行,每次去乡下都能带回这么多东西。”
许大茂听到三大爷的话后,赶忙辩解道:
“三大爷,您这话说得不对。
这是我去给別人放电影,农民兄弟看我辛苦了,送点特產来补补身子。
这是他们的一片心意,您这么一说,倒像我贪图啥似的。”
许大茂说完便推著自行车往院子里走,也不再理会三大爷。
三大爷知道自己失言了,连忙陪著笑向许大茂道歉。
待许大茂离开后,三大爷才收敛笑容,对著李建国感慨道:
“建国啊,你们厂里的採购员这工作也太好了吧。
瞧这许大茂每次从乡下回来都没空手过,今天我还看到他车里除了山货,还有一只老母鸡呢,嘖嘖嘖!”
李建国笑笑,对三大爷说道:
“呦,三大爷,原来您一直知道我就在啊?我还以为我没被发现呢。”
三大爷听到李建国话中有刺,意识到刚才表现欠妥,便有些尷尬地解释道:
“建国啊,你了解你三大爷的性格,我不是看到许大茂带回来那么多东西,想帮他缓和这个场面吗?”
李建国听后笑了起来,不愧是当老师的,果然会给自己找回面子。¢1¢5!8?t+x`t*.-c?o¢m¨
三大爷观察李建国的反应,发现他对刚才的事情並没有放在心上,这才放下心来,毕竟打短工赚钱的方法还是李建国教他的,每个月多赚十多块钱的外快收入可不是小数目。
就在这时,三大爷的目光落在李建国手腕上的手錶上,顿时想起了三大妈之前提到的事:
“建国啊,我听说你舅舅给你把结婚要用的东西都准备齐备了,还买了一台照相机是不是?”
李建国一听这话立刻警觉起来,现在的拍照可不容易。
要是去照相馆拍比较贵,一张一寸的照片要五毛钱,而两张两寸的则需要八毛钱,差不多等於很多人的日薪了。
因此大家都习惯向周围熟人借用相机来拍照,这样能省些费用。
“三大爷,確实是买了照相机,不过胶捲不太好弄到手。
您找我有什么事?”
李建国先提及胶捲问题——如果你能帮我找到胶捲,那我可以给您拍;如果解决不了,那还是老老实实去照相馆拍吧。
三大爷自然是听得懂弦外之音,低头痛快地思索了一会儿后开口道:
“建国啊,胶捲到底多少钱呀?”
“较好的四块多一个,稍次的两个块。
一卷胶捲可以拍摄36张照片。
要是让我为您拍也没关係,反正同住一个院子的邻里邻居。
咱们就定这么个规矩,一卷胶捲给您拍20张,而洗印的工作你自己去找办法吧,觉得如何?”
“那些两块钱的胶捲会不会效果不太好啊?”
“清晰度当然没法比好的,况且冲洗一张还得再收上一角或者两角钱。+求~书?帮\ !追`最¢新\章-节+
若您真想用我的相机,那得先准备好合適的胶捲哦。”
听完李建国这么一分析,三大爷也开始犹豫了。
阎解成结婚时在照相馆8毛就能搞定一件事,如今让李建国拍摄固然是能得到更多照片,但费显然更高一些。
这笔帐要好好盘算一下呢。
李建国望向犹豫不决的三大爷,没有催促的意思。
反正回家也没什么事,还不如趁机和三大爷閒聊几句。
出乎意料的是,与三大爷交谈竟別有一番趣味。
三大爷思索片刻,试著询问李建国:“建国啊,能不能从你的胶捲里单独买一张照片?你也知道,我这家庭情况摆在那里,买一整卷胶捲確实太贵了。
“
还没等三大爷说完,李建国便急忙阻止道:“三大爷,您就別这样想了!要是照相不给胶捲钱,我可怎么办?街上那么多人,如果都像您一样,我就天天忙著免费给人拍照了!“
看到三大爷陷入挣扎,李建国仍旧保持沉默,只是默默注视著他。
他心里暗自好奇:三大爷究竟会选择去照相馆拍还是找自己帮忙?
不一会儿,三大爷神情放鬆了些,转而对李建国说:“建国啊,不好意思占用了这么久。
我想明白了,还是去照相馆拍吧。
“
果然不出所料,无论多么重要的场合,在三大爷心中,省钱始终是最首要的考量因素。
怪不得他的儿子们最后都不愿负责赡养他——毕竟,太过精打细算的人往往把亲情也算得淡了。
这也不能全怪三大爷。
一个月挣的钱就这么点儿,要维持六个人的生活已经不易,若不多计算著点,日子都过不下去。
李建国摇了摇头,没再劝说什么。
既然了解到了三大爷的想法,继续在门口待著也毫无意义,遂推起自行车往家走。
院子里邻居看见李建国经过,免不了背后议论纷纷。
但李建国並不在意这些窃窃私语,因为今日他已然成了院子中的焦点人物。
为给自己寻找合適的对象,一大爷不仅一次性给他凑齐四大件家电,还特別购了一台相机作为礼物。
这些举动无疑令眾人羡慕不已。
来到易中海家后,李建国注意到屋內坐著三个人,分別是易中海夫妻俩以及一位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一大妈见李建国回来,立刻招呼他坐下。
安顿好之后,开始替他引荐新认识的人:
“建国啊,这位是咱街区里的王大妈。
当你刚才还轧钢厂归还车辆时,我已经把她请来帮你介绍女朋友啦。
“
自从踏入门槛那一刻起,那个媒婆王大妈的眼睛就牢牢锁定在李建国身上。
的確,从外表看来,李建国顏值颇高。
因未曾从事体力活儿,皮肤白皙;再加上小时候受惠於易中海接济,身体营养不错,如今已是1米8的大高个儿,形象颇为健硕。
此外,李建国多年来一直接受教育,如今刚刚毕业,整个人气质偏文质彬彬。
从外貌上看,他在王媒婆漫长的撮合生涯里算是相当拔尖的一类人才了。
听闻一大妈敘述,下个月李建国就要转正成为轧钢厂採购科的一员骨干员工。
而且他自己有房子,家里大件家电也都让舅舅易中海配齐了。
易中海两夫妇至今尚未生育孩子,对於这个唯一的外甥李建国简直视若己出。
易中海月薪近100块,而李建国转正后也有37.5元月薪。
易中海夫妇在街区素有善良声誉,任谁都知晓嫁给如此条件优异的小伙子將会是一生安稳的开始。
得知李建国各方麵条件如此优渥,王媒婆毫不犹豫跟隨一大妈赶到现场。
拥有这般优越资格的单身汉可不多见,若是掌握资源主动牵线搭桥,自然优先考虑自己亲戚里的女孩子来匹配合適婚恋机会。
王媒婆见李建国坐下后,立即满脸带笑地问他对相亲对象有什么要求,偏好哪类姑娘。
李建国刚坐定便反应过来,之前在院子门口那些邻居们的私语,原来是由於有位大妈叫来了王媒婆。
此刻,他被三人灼热的目光注视著,这竟是他头回经歷如此场面,內心难免几分紧张。
稍加平復情绪后,他將自己的择偶標准一一讲出。
当王媒婆听闻李建国不介意女方是否为农村出身时,眼里闪过兴奋的光芒。
心中正思忖著自己乡村老家中哪些年轻女孩適合时,却被另一位大妈的话打断:“建国啊,以我们这样的条件为何要找农村姑娘?只有那些城里无处安放的对象才退而求其次找农村姑娘,以前东旭就是城里没有合適的,才会到乡下碰上秦淮茹的。
“
一旁的易中海听完这位大妈的意见,脸上微现不快:“您何必对孩子说这些呢,乡村来的女孩又何妨?只要是好人,我们家並不计较对方是乡下还是城里人,即便將来少了商品粮,我们也养得起她。
“
听到两位长辈的交流,李建国心底考虑片刻答道:“那好啊王大妈,咱们就优先看城里的適龄女性吧,若合適就没必要继续了。
“
王媒婆对此点头表示理解,並未因此感到不悦,毕竟现在大多是因为家里境遇不佳的人,实在没別的选择才会从乡里找老婆。
对於李建国来说,在普罗大眾里算是相当不错的条件了,只差一个干部家庭。
王媒婆早將手中年龄相符的几个姑娘的照片带上。
从挎包里拿出照片递给李建国。
李建接过开始挑选的同时,那位热心的大妈也搬了个凳子靠过来一同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