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玄幻 > 四合院:不认圣父舅舅,我躺贏成首富 > 第24章 房山李家村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不过也是,因今朝饮了几杯酒,脑袋一时迷糊,这才径直与自己动起手来。*e*z.k,a!n?s`h/u-._n¨e·t\

至於日后傻柱对自己的態度如何,暂且先观望罢。

从今以后,李建国也不打算再管傻柱之事,仅仅把他当个普通邻居对待就好。

要说这场闹剧究竟谁的震撼最为剧烈,想必除去傻柱,便是数贾家了吧。

贾家的人回至家中后,贾张氏立刻安慰棒梗,哄他去睡觉。

待到棒梗离席,贾张氏迅疾转问秦淮茹,適才究竟是个什么情形。

秦淮茹便將易中海威胁自己的那番话语向贾张氏复述了一遍。

听罢,贾张氏面色阴鬱,瞬间怔在原地。

原本还只是猜测罢了,如今亲耳听见儿媳妇这般讲述,贾张氏方才彻彻底底理清事实——易中海已然断然放弃他们这一家子了。

贾张氏深嘆了一口气,带著几分內疚向秦淮茹说道:

“淮茹啊,往后易中海是不会偏向咱们的了。

从今而后,每个月的粮食援助看来也没有指望了。

今日这件事,实在是妈的错,是妈把易中海彻底得罪透了……我当时怎么就没反应过来,李建国竟是易中海的亲外甥,將来要给他养老送终,我怎么这般糊涂啊!”

秦淮茹听到婆婆这样自责,心中亦是不好受,便急忙宽慰道:

“妈,您別这么说了,就算是得罪也已经得罪了,无非就是往后少了大爷那边的接济而已。

咱们还有傻柱不是吗?以后我多想办法,请傻柱再多关照咱们一些,这日子总能过下去。”

婆媳二人在家里交谈些体己话,这些当然传不到李建国的耳里。

跟一大爷草草寒暄了几句后,李建国才发觉自己尚未方便。

遂急急地朝著院外的公厕奔去。+小~说^宅! +首`发!

住在四合院最不省心的就是没有室內厕所,想要解决生理需求只能跑外面的公共厕所。

说起这时代公共厕所的状態,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实在难以描述。

於是乎,李建国暗忖:等下个月工资下来以后,跟易中海商量下,徵用他那个厨房兼杂物间,辟出一个小房间改造为卫生间。

回到自己的屋子躺到床上,经过一番闹腾之后睡意全无。

索性失眠之时,李建国开始谋划起来。

首要之务是要弄到名正言顺的钱財。

后世许多人贪墨不少財富,可表面上还得维持艰苦朴素的形象,私下里才能偷偷挥霍。

若处於现代社会,即便关门闭户独自生活也得保证收入来源正当合法,哪怕捞了多少黑钱也不敢光明正大地使用,更何况是眼前这种环境——大伙挤在一个四合院內,每个人的月收入多少大家知根知底。

倘若销超过了应有的收入范围,必遭举报无疑。

虽说有易中海可以依靠,大件物品如收音机、手錶之类尚可指望他,日常销里的美食玩乐,李建国却不好意思开口討钱。

毕竟生於后世,即便决定依靠长辈生活,面子问题还是在意的。

这次钓鱼的经歷让李建国颇受启发:钓鱼完全可以作为收入来源!等自己转正之后,便能隔三差五请求科长批假,开著单位的车去钓鱼,再將钓上的鱼统统卖给厂里。

这样的收入自然堂堂正正、合情合理。

更重要的是,他还想通过宣传这件事,让全厂乃至邻里都知晓自己经常钓鱼並且把鱼卖给厂里。

如此一来,他的经济来源就无人质疑了,钱也理直气壮,別人无话可说。

看来得让三大爷帮忙出去宣扬一番自己的钓鱼技艺,把自己包装成一位高手形象,好让大家以为自己坐在岸边能轻鬆钓个上百斤鱼。/第\一_看_书`网~ .无~错,内¢容·

打定主意后,李建国对未来合法化收入的问题信心满满,遂高高兴兴地进入梦乡。

次日清晨依旧是大妈唤醒了他。

用过早餐,他便骑上自行车载著一大爷前往工厂。

一大爷稳稳坐在后座,双手各拎一个装满鱼的水桶——那是昨天他与三大爷共同钓获,今早受託帮带一同销售至轧钢厂的成果。

首先带著一大爷前往职工食堂找主管售卖鱼类,安顿妥当后,一大爷放下水桶返回车间上班去了。

李建国则將鱼移交给后勤工作人员准备过秤。

这位负责后勤的员工名叫刘大宝,只见他倒出鱼逐一观察后对李建国说道:

“建国兄弟,这其中有部分鱼不达我们食堂採购的標准,实在是小了点,今天看在咱们的情面上收下这批货,下次送小鱼我们就拒收了哦。”

听到这话,李建国迅速掏出一根香菸递给他,並待对方点火后回应道:

“好嘞,大宝哥,这些確实是我前一日所钓之鱼,以后绝对让您省心。”

此语引发刘大宝惊讶反问:

“这么多鱼都是你个人一手钓上来的?”

“我和另一个人了大约四个小时吧。”

见状,刘大宝投以羡慕的眼神但未多言,暗嘆这是李建国的特殊本领罢了。

等到过秤环节完成,李建国持刘大宝签署的凭证径直赶往財务室领取款项。

最终领到总计24元人民幣,其中归属三大爷那桶的款项为9.6元,暂时收起,回头再交还於他。

回到办公室,其他同事早已就位,不少同僚正整理行囊打算前往基层展开任务。

眼见李建国踏入门槛,眾人立刻调侃起来:

“哎哟建国,厉害了,还没正式定岗就敢迟到了啊!”

“哪里呀!我是提前到了,刚才是去財务处理了一下关於昨天钓鱼所得的事情呢。”

隨即將財务开具的拨款单递交至记录员董燕琴手上。

眾人留意到这张票据后,兴趣陡增齐声询问昨天究竟捕捞了多少鱼。

得知確切数目时大家都惊诧不已。

例如张大全他们则纷纷提出要求,盼望著下周再次钓鱼之际能带上他们一同前往分享乐趣。

在获得李建国的应允之后,大伙相继整理装备踏上行程。

月末將至,自本周起,办公室成员几乎全员投入下乡活动全力完成本周期內的物资採购指標。

李建国走向陈有福的办公室,轻轻敲了敲门,听到里面的回应后,推门而入。

“科长,我刚从財务回来。

今天早上我已经把昨天钓的鱼送去厂里的厨房了。”

“你钓了多少鱼啊?还专门送到了我们厂的后厨?”

“一共四十六斤。”

“什么?四十六斤!厉害啊,你小子真行!”

“凑合著吧。”

“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怎么就没那么好运呢?下次去钓鱼记得叫上我,咱开科里的车一起去吧。”

“好,没问题,下次我会告诉您的。

科长,我想今天去外面採购些东西。”

“可以呀,你来科室几天了,不如下去试一试。

你想去哪里?”

“房山,我老家。”

陈有福点点头,说道:

“那就下去吧,去支持你在老家的採购工作。”

李建国略显羞涩地补充道:

“科长,老家有点远,你看能不能让我把科里的车开走?”

陈有福笑了笑,给李建国开了出行许可,並递上了车钥匙让他离开。

拿到了钥匙后,李建国简单收拾了一下便驾车出发了。

山间的道路顛簸难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驾驶,才抵达他的家乡——房山李家村。

回乡的路上,李建国从自己的空间里拿出了一些大白兔奶,用油纸重新包装好,准备回村时分发给村里的孩子们一人一颗吃。

远远望去,一群小孩正在村口嬉戏玩耍。

看见李建国的汽车驶过来,他们停下游戏,目不转睛地注视著车辆。

这个地方是一个较为偏远且不富裕的山区,村里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到几辆车子进来。

他將车子停在村口的空地上后下了车,向周围围观的人们打招呼。

李建国今年刚毕业不久离开了村庄,村里人对他还算熟悉。

看到他下车,不管大人小孩都围了过来。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个不停,小孩子见是李建国,也不再怯生生,围著车又蹦又跳,有调皮的小男孩甚至探头探脑看向车內好奇地看著。

这是个不到百户人家的村子,叫李家村。

村子里大约六成的人姓李,大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亲属关係。

李建国与聚集在村口閒聊的几位邻居寒暄了一会儿。

根据他的记忆,他对这里的许多村民不算很熟络。

因为在母亲还在世的时候,由於易中海经常资助他们的家庭,虽然失去父亲,可他们日子还算过得去。

因此,当李建国发现易中海竟是原主舅舅之时,立刻毫不犹豫选择了照顾易中海的晚年生活。

从小到大,李建国没有参与过田间的劳动,专心致志於学业。

村里没有初中,他就读的地方离这里十几公里路远。

靠著易中海的经济援助以及自身努力念书的缘故,他一直是住校的。

这样,他跟大部分同龄人的关係並不算特別亲近。

初中毕业之后考进市区读中专,这更少有机会跟村里这些长辈和朋友接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