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明:当面剧透,朱元璋破防了 > 第39章 争执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李文忠和李景隆见状欲告辞,却被崇宁公主拦住:“母后知道大表哥和表侄也来了,让我一起请你们吃饭。/2^叭+墈·书/王′ +庚.辛!最-全-

都是一家人,别客气。”

李文忠望向朱元璋,试图揣测他的意思。

朱元璋瞪了一眼方易贤,没好气地说:“一起走!方小子能去,咱自家人为什么不能去?”

一行人随朱镜沉来到坤宁宫。

宫内灯火辉煌,宫女太监皆盛装以待,足见马娘娘对方易贤的重视。

宴席虽精致却非奢华,皆是金陵市集上的普通果蔬,唯一特别的是一盘土豆丝。

整体风格简朴。

马娘娘精神焕发,肤色正常,只是偶尔咳嗽,她谦和地说:“方恩公,本宫自小习惯粗粮,那些鱼翅熊掌反倒吃不惯。

这次委屈恩公迁就了。”

方易贤回道:“娘娘客气了!鱼翅熊掌不过是稀罕之物,论营养,与猪肉、鱼肉无异。”

“娘娘身体初愈,饮食宜清淡。

肉类虽需补充,但不宜过多。”

方易贤对这位贤后充满好奇。

马娘娘坐在主位,态度谦和,没有丝毫皇后的威严,更像是冬日暖阳,让人心生暖意,放松戒备。

我挽救了马娘娘的生命,依她的性格,只要她健在,我定会安然度过。

一袋不起眼的阿莫西林竟然带来了如此丰厚的回报,这份投资的收益实在令人惊叹!

吕不韦见状也想递给我烟,假若巴菲特在此,或许要向我行大礼致敬。

“娘娘,您的病症在我所知之处十分平常。

我担当不起‘恩公’之名。

娘娘叫我小方便好!”方易贤随口说道。

“这怎可以?恩公便是恩公。

即使此病在未来易治,在大明也让太医们束手无策。

但如你不喜欢,那日后叫你小方恩公如何?”

“嗯,也好。

只要娘娘觉得顺口就行。”方易贤略作思考,点头应允。

在一旁的李文忠与李景隆父子相视,满心困惑。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这个那个世界的?方先生不就是医术高超、预知未来的高人吗?怎会这样?

“西殿下,这位方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我完全听不懂。^咸/鱼_墈/书/ ¢嶵¢新,蟑/結?耕-新¢哙`”李文忠向一旁的燕王朱棣询问。

朱棣对这位表哥极为敬重,见他发问,连忙放下筷子说明:

“表兄有所不知,方先生既非仙人也非先知。

他是从六百年后穿越至此的华夏子孙。

此事乃大明最高机密,父皇严禁外泄。

但表兄是家里人,告诉你也不算违命。”

从方易贤突然现身祭台,到刚才入宫议事,朱棣把自己知道的大致说了一遍。

听完这些,李文忠心中震撼!

一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对大明王朝的意义无可限量!总而言之,方易贤能改变众人命运;总而言之,他甚至能延续王朝国运!他的一举一动,都能给无数人带来深远影响!

难怪皇上与诸位王爷对方先生都极为尊重,原来如此!

坐在旁边的李景隆则惊愕不己。

若方先生真是穿越者,那岂不是意味着我真成了大明的纸上谈兵之人?

天啊!我真不想做这个大明所谓的战神!

“小方恩公,本宫听三丫头说,标儿日后所得的病与我相似,只是部位不同?这是真的吗?”

众人闲聊一阵后,马娘娘转而关心起太子朱标的健康。

方易贤答道:“娘娘的肺炎与太子殿下的背痈,皆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病理上是相同的。”

马娘娘闻言,乐道:“既然如此,小方恩公赠予的神药对标儿也应有效。

我这儿还剩几粒,便留给标儿吧,我自己不吃了。”

朱标虽己过二十,且有后代,但在马娘娘心中,他仍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孩子。

方易贤劝阻:“娘娘不可。

您还在康复中,需继续服药。

且此药有期限,十年后即失效,服用无益反可能有害。”

朱标劝道:“母后,儿臣体魄强健,暂无忧。

恩师正研制青霉素,成果指日可待,儿臣之事尚缓。

倒是母后身体更为关键。′e/z-l^o·o_k\b,o\o/k/.¨c!o`m′”

马娘娘闻言稍慰,又论及心境与健康:“近日太医常言,怒则伤肝,悲则伤肺,恐则伤肾。

李院使亦谓,疾病与心境紧密相关。

你背痈之疾,或与心境有关。

日后遇事,宜放宽心,勿多忧。”

朱标答:“谢母后训诫,儿臣定铭记于心。”

马娘娘虽打消让朱标服药之念,但仍忧其体,再劝其宽心,勿过虑。

朱标连忙应允,而一旁的朱元璋不悦:“妹子,你这是何意?标儿乃我大明储君,尊贵无比,何惧之有?谁敢让他受气?此言多余!”

马娘娘听后不悦:“我乃对你言!你一发怒便不顾一切,谁能承受?”

“我还知,标儿常受你斥责。

他若再生病,便是你给气的!”

此景令方易贤愕然,未料国君与皇后亦如民间夫妇般争吵。

然朱标等兄弟却若无其事,李文忠、李景隆、朱雄英等孩童亦无反应,宫女宦官亦无担忧之色。

显然,二人宫中争吵己非首次,众人皆习以为常!真乃最接地气之 与皇后!

“好啦!你少说两句!我何时吼过标儿?你以为他是老西和方小子吗?”

虽常与马娘娘争吵,但当着晚辈之面,朱元璋亦觉无光,欲挽回颜面。

可马娘娘仍不罢休,洪武大帝无奈,只好以朱棣和方易贤为挡箭牌,欲转移矛盾。

朱棣早己习惯,不为所动。

方易贤却不悦:你俩争吵,干我何事?为何扯上我?

朱雄英年幼尚未被扯入,为何偏找我?你之前让秦王、晋王、李善长、汤和找我麻烦之事,我尚未与你计较,此番一并算清!

“咳咳!”

“陛下,非我多言,但你确曾吼过太子。”方易贤咳嗽打断二人争吵。

“胡言乱语!我何时吼过太子?你说一例,只要能说,我即刻赔礼道歉。”朱元璋不服。

“嗯……容我想想。

史载,洪武七年,孙贵妃薨逝……”

“咳咳咳……洪武七年啊!我记起来了,那年孙贵妃去世,朕悲痛万分。

就此打住!”

方易贤未说完,便被朱元璋打断,他还简短总结,显然不与方易贤继续。

马娘娘疑惑地望向丈夫。

洪武七年,我自凤阳返回,为故去的公婆扫墓。

归家路上,初闻孙贵妃逝世之消息。

那时,我微叹佳人命运多舛,随即命人接临安公主与怀庆公主入宫,亲自关照。

心中不禁疑惑,此事背后是否藏有未明之秘?

“陛下此言有误,史书所记并非如此。

当时此事轰动朝野。

据说,孙贵妃去世后,陛下悲痛至极,命宫中遍悬丧幡,甚至让太子……”

“咳咳咳……方贤侄,过往之事,何必再提?饮酒为乐!”

“对,贵妃离世,父皇确有哀思,宫中挂孝亦在情理之中。

贤侄不必赘言。”

“来,贤侄,共饮此杯!”

方易贤未尽之语,被朱元璋打断,太子朱标亦随声附和。

就连一向少言的朱棣也举杯相敬。

此情此景,显然暗藏玄机。

然这些对他人或许奏效,于我则如浮云。

对于宫中挂孝之事,我全然蒙在鼓里。

回宫后,一切己恢复如常。

此事暂且放下。

毕竟孙妹妹身为贵妃,后宫地位仅次于我,挂孝并无不当。

但此事与标儿有何干系?

“且慢,方贤侄,你继续说。

陛下让标儿如何了?”我问方易贤。

“那我便首言了!”方易贤向朱元璋一笑,“朱老板,别瞪我!这可是你让我说的,我也是迫不得己!

“孙贵妃逝世,陛下悲痛万分,下令宫中挂孝,又因孙贵妃无子女,竟命太子为其披麻戴孝,服丧摔盆。

太子以母亲健在为由,拒绝服丧,认为此举有违孝道。

结果陛下大怒,当庭斥责太子,甚至拔剑欲刺!

“若非燕王殿下紧紧抱住陛下,太子恐己命丧当场!

“最终,在翰林学士桂彦良的劝解下,陛下才放过太子,但仍强行命令太子在孙贵妃出殡之日,以孝子身份送灵。

“此事轰动一时,史官亦将其载入史册。

娘娘真的毫不知情吗?”

方易贤将所知和盘托出,似有看热闹的意味。

他所述并无夸大,实在是朱元璋行事太过离奇。

孙贵妃既非太子嫡母,亦非生母。

按《周礼》,太子无需为孙贵妃服丧,其余皇子亦同。

然朱元璋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他执意让太子为一位贵妃披麻戴孝,并守丧三年,完全遵循嫡母的礼仪。

太子坚决反对:

“我母亲尚在,父亲你却要我为贵妃守孝三年?这不是在诅咒我母亲吗?”

“即便父皇强硬要求,我也绝不答应。”

朱老板闻言大怒,竟抽出侍卫宝剑追赶朱标!

幸好朱标年轻灵活,迅速逃离。

加之朱棣等兄弟紧紧抱住朱老板,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若太子真的被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马娘娘得知此事,亦是气愤难平。

她深知天子多妃嫔乃常理,且与孙贵妃情谊深厚,后者常代管后宫于她不在之时。

朱标为孙贵妃服丧,马娘娘并不以为意。

然而,朱重八竟因孙贵妃与太子起争执?马娘娘难以接受!

面对她的质问,朱元璋与朱标皆避而不谈。

朱棣等人噤若寒蝉,李文忠与李景隆更是惊恐万分,此乃大忌!

唯独朱雄英懵懂地望着众人,不明缘由。

马娘娘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斥责道:

“朱重八!我尚在人世,你便让标儿为我准备后事,这不是咒我吗?”

“孙妹妹无后,己属不幸。

标儿为她尽孝,我无异议。

但标儿非不通情理之人,你若与他好好商议,他岂会不从?”

“定是你一时气恼,强加于他。

他不从,你竟欲刺之?哪有如此为父者?”

“标儿,随娘回凤阳!我们到你祖父母灵前评理,看你爹如何对待亲生骨肉!”

马娘娘此番震怒!

朱标服丧事小,关键是朱元璋竟在宫中拔剑追斩太子!

刀剑无眼!

你身为百战之君,岂能不晓此理?

若伤及太子,你何以偿我标儿?马娘娘愤然离席,拽着朱标欲归凤阳祭祖哭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