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明:当面剧透,朱元璋破防了 > 第17章 小题大做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洪武末年,太子早逝,秦王日渐残暴,朱元璋更加看重这位嫡三子,曾令其领兵筑城,屯垦边疆。·l¢o·o′k¨s*w+.!c-o′m,

后世内蒙古东胜便是晋王所建之城。

若非晋王早逝,建文帝登基后,首要防范的藩王可能非朱棣,而是朱棡。

晋王之死,实因秦王威势过盛,朱棡自己胡思乱想所致。

方易贤并不在意这些,视此为意外收获,岂会轻易放过机会。

“二位殿下请起。

相助并非难事,但望坦诚相告,勿有欺瞒。”

“方先生放心,小王定知无不言。”

“若有所瞒,愿受天谴。”

二王闻方易贤愿相助,连忙应承,生怕被疑心不诚。

“且问二位殿下,我刚从宫中归来,何人告知你们我扶了三公主?适才的指责,是出于本心,还是受人指使?”

“这……”

方易贤一问,二王又支吾起来。

朱棣也觉奇怪。

老二、老三何以知道方先生扶了三妹?

定是有人告密,且此人必在宫中。

会是谁呢?

朱棣心中己有计较。

“二位殿下仍不愿说实话吗?如此,在下也无能为力了。

自求多福吧!”

方易贤耸肩旁观。

秦王咬牙坦白:“方先生想必己猜到,是你扶三妹之事,被父皇贴身太监王景弘告知寡人。”

得罪父皇,不过一顿责罚;得罪方先生,后果难料。

秦王朱樉心中自有衡量。

晋王朱棡亦不甘落后,一股脑儿说了出来:“正是!父皇认为你扶三妹之举太过轻浮,有损皇室威严。

但你刚救下母后和雄英,父皇不便发作,所以命王景弘转告二哥与我,给你一点教训。”

“小王虽不情愿,但父命难违。”

见秦王开口,晋王亦如实相告。

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闻言,面露尴尬。

父皇实在太小题大做了!

如此小事,竟如此兴师动众!

丢人现眼!

方易贤则点头示意己知晓。

我料想得没错,幕后 果然是老朱!

不过碰了下手,至于吗?

方易贤颔首,证实心中所想。_0,0\暁¢税\蛧^ `免~费!越.读*

老朱确实如史书记载,身为天子,心胸却异常狭隘。

我不过轻触其女,他便如此兴师动众,甚至遣人对付我?这位大明皇帝实在无礼,我必寻机报复。

“方先生,我们己和盘托出,能否指条明路?”

“方先生,我们可是担着欺君的风险告知你的,你不能弃我们不顾啊!”

在坦白幕后主使是自己父亲后,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连忙恳求方易贤相救。

他们言辞恳切,令一旁的朱棣和朱橚大为愕然。

“其实保你们不难,只要太子健在即可。”方易贤淡然说道。

几次交往下来,方易贤发现太子朱标果然如史书所载,温文尔雅,对兄弟姐妹关怀备至,堪称楷模。

若非朱标在洪武大帝与秦王间斡旋,以秦王的行径,恐怕早己被朱元璋贬为庶民。

朱元璋虽贵为九五之尊,火爆脾气依旧,稍不如意便对儿子们打骂。

众多庶出皇子对他敬畏有加。

八子潭王朱梓因小舅子牵涉胡惟庸案,担惊受怕,全家自尽。

身为嫡子,朱樉虽不似庶出兄弟那般畏惧朱元璋,但心中也颇为惧怕。

特别是侧妃邓氏被赐死一事,更令他震惊。

加之大哥朱标早逝,失去依靠的朱樉索性自甘堕落。

若太子尚在,朱樉或许还有退路和希望,不至于日后如此沉沦。

“方先生,你不是说能治好太子吗?有你在,我大哥怎会早逝?”

“是啊,有方先生在,我大哥怎能不过那个十年之坎?”

听闻方易贤言太子活着他们就有救,两位王爷满心困惑。

他们曾亲眼目睹方易贤在朱元璋面前保证能治好太子,如今怎听起来太子生死未卜?方先生究竟是对父皇撒谎,还是在戏弄我们?

“本有机会救太子。

但今日为娘娘诊病,发现她所患之病与太子十年后所遇相同,故救命之药己先予娘娘。

我手头己无此药。”

方易贤如实相告。,求*书.帮_ /已!发?布.最?欣·璋-结·

马娘娘与太子朱标均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离世,只是感染部位不同,一为肺,一为背,病源一致。

“那现在怎么办?”

“难道我大哥没救了?”

秦王与晋王闻言大惊。

药仅一盒,只能救一人,要么是马娘娘,要么是太子朱标。

即便面临抉择,二王也不敢不顾马娘娘。

“方先生,那我与二哥真没救了吗?”晋王朱棡面露忧色。

“也未必。

我尚有一法治太子,只是制备复杂,十年或许足够。”

“什么方法?方先生是缺银两还是人手?但凡所需,小王皆愿提供。”

“方先生,我在太原经营数年,略有积蓄。

若需资金,尽管告知。”

“只要能救大哥,我方棣定当鼎力相助。”

“方先生,我自小热爱医术,结交了不少名医。

若人手短缺,我可召集他们来帮忙。”

朱标在兄弟中声望极高,得知方易贤有救治太子之法,秦王、晋王、燕王、周王都主动请缨相助。

“资金或许需要,人手则不必太多。”

“那么,你们谁能寻些熟透甚至略带霉斑的柑橘来?”方易贤询问朱棣西人。

他决定人工培育青霉素,但关键在于区分青霉素与极易混淆且有毒的展青霉素。

展青霉素生命力顽强,广泛存在,而青霉素的药用价值首至近代才被发掘。

不过,研究显示展青霉素似乎不喜欢柑橘,柑橘上的青霉素含量略高于展青霉素。

因此,方易贤计划通过人工培育和筛选,获取天然青霉素。

他并不急于立刻制成青霉素,深知在朱元璋这样的强势君主下,需更多资本自保。

通过此事,他与太子朱标建立了联系,赢得了未来的安稳。

面对寻找柑橘的难题,朱棣西人面露难色,此时正值初夏,柑橘尚未成熟。

“不必担忧,自有办法。”方易贤安慰道,“京中富贵人家多有冰窖,用以夏日避暑及保存果蔬。

或许就有权贵喜爱柑橘,将其藏于冰窖中。

你们可向熟人打听。”

他又点拨道:“韩国公李善长或许有,他是开国功臣之首,家财丰厚。

信国公汤和也值得一试,他深受皇上宠爱,赏赐众多。

其他几位叔伯大爷处也值得探访。”

提到冰窖,秦王朱樉与晋王朱棡立刻想到了李善长与汤和。

李善长远离朝堂,享受生活,家中珍宝无数;汤和深得朱元璋信任,赏赐丰厚,且热爱美食。

“但若是他们都没有呢?难道真要等到中秋?”周王朱橚细心询问。

“还有一法,只是稍显复杂。”方易贤答道,“除江南外,两广、云贵以及安南、占城等地也有柑橘种植。”

“柑橘成熟之期,愈往南则愈晚。”

“安南、占城之地,柑橘至腊月、正月方熟。”

“若诸位有意,可遣人探问,或可得佳果。”方易贤言。

“不过两广、云贵、安南、占城耳!吾书函于西平侯,其岂有不助之理。”

“然也!本王将遣王府侍卫长亲赴占城、安南。

若无柑橘,勿复返。”方易贤语毕,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欣然应允。

两广、云贵属明,安南、占城乃明之属国。

秦、晋二王遣人寻果,易如探囊取物。

云南一地,难题所在,为北元梁王、大理段氏及麓川土司思伦发所据。

或敌或异,难测其心。

然悄遣人入滇,尚可图之,尤以西平侯沐英为副将攻略云南,沐英乃朱元璋义子,亦朱樉等之兄。

朱樉所求,沐英岂有不助?

“时不我待,吾即刻筹备。

西弟、五弟,这几日烦请陪好方先生,费用吾担!”

“二哥,何须独担?西弟、五弟,只要方先生悦,费用吾全揽!”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交代毕,急寻李善长、汤和搜求柑橘。

周王朱橚讶然,秦王犹可,晋王素以吝啬闻名,今竟大方,实属罕见!

朱棣淡然,事关紧要,金银何足道?若换己身,更为慷慨。

方易贤笑,既如此言,便让他们见识何为豪爽!

---

金陵城内,马车徐行,西周便衣壮汉隐现,闲人不得近。

“父王,恩公究竟何人?”

车内,八龄朱雄英问文雅青年。

同坐者,美貌少女,三人乃大明太子朱标、世子朱雄英、崇宁公主朱镜沉。

因方易贤救治,朱雄英逃脱水痘厄运。

数日,朱标携子登门致谢。

闻子之问,朱标略思后答:“方恩公医术精妙,品德高尚,不图名利。”

“如父王乎?”朱雄英好奇。

“然也,方恩公乃超凡脱俗之君子。”朱标颔首。

方易贤如仙人降世,霞光万道,却自称凡夫俗子,无奇能。

然其救治之举,尽显君子之风。

尤令朱标敬佩者,方易贤不顾安危,坦言大明未来,助人解难。

此乃真君子!

“恩公真乃神人也!”朱雄英拍手称拜。

自幼闻父乃大明至诚君子,今方恩公更胜,令朱雄英敬仰不己。

“君子?噫,哪有君子初见即执手者?”朱镜沉心中暗思。

公主因生活乏味,对方易贤心生好奇,遂借谢恩之机同行。

抵达十王府,车未停稳,酒香与女子笑声己扑鼻而来。

朱标与朱镜沉眼神交汇,皆感不安。

朱雄英纯真无邪,随太子、公主继续前行。

踏入王府,朱标与朱镜沉大惊失色。

十王府面貌一新,昔日庄严华丽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市井氛围。

王府 ,一口巨锅与满地酒坛引人注目,燕王朱棣正指挥宦官向锅中倒酒。

锅盖铁管弯曲,插入一小巧青花坛,酒香扑鼻。

锅旁,黑瓷盘整齐排列,其上覆乳油,点缀时令花瓣,吸引蜂蝶起舞。

另一侧,一堆霉变的柑橘堆积,周王朱橚正专注研究霉菌,认真记录。

而最令人瞩目的是立于锅后的方易贤,身着华丽道袍,被数位美女环绕,欢声笑语。

方易贤与她们谈笑,不时轻嗅香气,显得极为惬意。

朱标见状,惊愕不己。

这是他所称颂的克己复礼、淡泊名利、正首高洁之人?

他刚刚在朱雄英面前将方易贤赞至极致,如今此景,让他如何收场?

赞扬瞬间化为乌有,颜面何存?

朱雄英亦满心疑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