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仙侠 > 篡清:从康熙毕业论文开始 > 第四十一章 復立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过了下元节,日子就像是长了脚似的,一路狂奔。!k\u?a`i+d+u·x?s?./n·e′t~四九城里,先有娃子们燃了炮仗,后有姑娘小姐们闹元宵赏灯,永定河冻了又化,化了又冻,直到春水鸭碧,岸柳吐黄,紫禁城的砖缝里也抽出了细枝儿的何首乌青蔓,老天爷这才宣告了倒春寒就此停了,康熙四十八年的春天终到了。

趁著三月初九春耕大祭,康熙把废了半年之久的二阿哥又重新立为太子。还是老章法,皇帝坐镇乾清宫,张廷玉起草文书,马齐祭告天地社稷,胤礽又搬回了毓庆宫读书学政。规矩也都是老规矩,皇帝用过一次的御笔转给毓庆宫,曹寅贡的物件也按往常规制赏给太子,一件儿不多,一件儿不少。

为了场面好看,老皇帝也把老九老十从宗人府放了出来,老八想要告病也不允,老四依旧担著户部的担子,仿佛掀起了朝政轩然大波的百官保举太子的事儿,从没发生过。

要说一点儿影响也没有么,也不是。

太子原先在朝堂上的班底或废或黜,没几个老人在了;佟国维被闭门读书,也没个启用的音信儿;八阿哥手底下的那帮子人,也都被撵回家不少。

皇阿哥们在这场风波中受损颇大,唯二获利的,就只有老皇帝和林煒了。

老皇帝敲打了太子,清洗了朝堂,让百官们明白了,他常说的“天下大权,唯朕一人受之,一人操之,断无旁落之理!”到底是什么意思。

林煒则从正五品的礼部郎中,升任为从四品的內阁侍读学士,除了需要典领奏章,还领著给皇阿哥和大臣们讲马哲教的差事。?兰¨°{兰*¤文·|学+{\ #1?更`2新^&[最*′全°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皇帝在上书房那句“你的马哲教,朕很喜欢,朕对你期望大”的原因,来听他课的大臣阿哥们,是越来越多了,也有不少督抚给他写信,討论实际的政务问题。

就比如浙江巡防苏长风是八阿哥的奶公,原本是最保守的那个,和林煒笔谈几日后,开始在杭州试行丝织女工的“同工同酬”制度。

福建巡抚衙门算是老九的半拉门人,听闻浙江民变没用兵就平息下来,大为惊奇,也將一些废弃茶园收归国有,准备尝尝林煒说的“生產集中制”到底是咸是淡,有没有好处。

四川的年羹尧和李卫就更不必说了,年羹尧不敢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让李卫充当了急先锋,李卫听了林煒说的“超额累进税率”,自己琢磨出了拥有田地的人越多,缴纳的税越多的点子,还准备试行所谓的提高工人待遇,岗位分配製度。

这就是林煒想要的,改革也可以从上层开始。

康熙见著老八老四比赛似的推动朝廷改革,对他们两个人的观感大为改变。

先是撤了四阿哥“喜怒不定”的断语,后又对老八也好生宽慰,点他当了刑部的领部阿哥,完全看不出他曾说过八阿哥乃辛者库贱妃所出这样绝情之语,搞得八阿哥集团又燃起了夺嫡之心,总请林煒去讲课。?*天/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3

处理完这些事儿,老皇帝也觉得头大,想要鬆快鬆快,就把去承德避暑的时间提前,然后直接由承德南巡,去见见遗老,看看民情。

这日,林煒和往常一样,由隆宗门进入大內,前往內阁大堂东厢的签票房。

他这个侍读学士本就是一个虚职,按月领俸禄就成,真正的活儿,手底下的笔帖式和留在京城待补缺儿的进士就都替他干了。

但老十四在外整顿军务,经常给他写信求指导,阿哥又不像封疆大吏有门人坐京接收信笺,只能將信统统邮寄到內阁。

还有一个经常给林煒写信的,便是狗儿了,只不过他用的是邸报,得到雍亲王府去取。

林煒进了衙堂,只见原本应该乾净敞亮的大堂乌烟瘴气的,內阁一把手张廷玉跟著老皇帝南巡去了,这群人就是彻底放飞自我了。

有点菸锅的,有摸纸牌儿的,有唱崑曲名篇《西厢记》的,有比赛涂《九九消寒图》的,反正就是没一个人正经干活儿的……

也难怪,老皇帝一南巡,太子坐镇京城监国后,所有举荐过八阿哥的大臣上的摺子看都不看,一概驳回,负责上传下达的內阁也没啥事儿可做。

马齐原是对下属管的最严的一个人,最见不得这群人胡闹,但他一见太子这幅模样,生怕伺候不明白这位復立的太子爷,直接告病回家抱孙子去了。

“林大人,整一口不”

“这是安徽臬司衙门新贡上来的菸叶,香,有劲儿!”一名吏部的老郎中,笑著將手中的白玉菸嘴递到林煒面前。

“王大人,我消受不了这个,您自己来!”林煒从公信袋里取出老十四写给他的信,笑著回绝道。

康熙独爱葡萄酒,厌恶菸草,但奈何三月时值吏部“大计”考核外官,各地衙门都知道京爷好这一口儿,生怕这些爷狼毫一抖,自己考核从二等的“才长”变成三等的“政平”,纷纷上贡特色菸丝,供他们享受。

这老郎中吸了一大口,眯著眼睛感慨道:“林大人亏大发了!”

“人间乐事,唯在烟火之妙啊!”

他边走边摇头晃脑道:“徽州的红方印果真一绝!”

因为安徽上贡的菸丝会盖一个红色的方戳,这群人中间就对徽州菸丝有了一个“红方印”的別称。

林煒挤过正咿咿呀呀唱曲儿的侍读学士版崔鶯鶯,来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展开信件。

康熙也明白老十四出京是为了避祸,也就给了他一个整顿军务的虚头差事,具体没说做啥。

换个角度来看,老十四啥都可以管。

老十四为了展示能力,先治了榆林的沙患,后又用林煒教他的“调查研究”的法子,从陕西到北京一路上的八旗绿营驻地都要去“调查研究”一番,最近又到京城附近的古北口观兵去了。

这封信,大意就是他觉得古北口八旗的战斗力下降的太厉害,变著儿的不听使唤,但又找不出原因,希望林煒能过去帮帮他。

看完了信,林煒大致明白了为什么。

这群八旗兵原先是豪格的手下,他们跟著肃亲王从山海关打到了成都府,原以为到北京就可以封妻荫子回家养著了,谁成想多尔袞得势,直接把豪格下狱搞死了。

领头的没了,手下的人能有什么封赏

这群大头兵的先祖没吃上铁桿庄稼,心里本就有气,再加上不断有高层往里掺沙子,下级军官动不动就体罚士兵,大头兵们不服上级,上级也只想著喝兵血,吃空餉,久而久之,士兵们也就没了动力。

林煒想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应该从军官入手。

这群低级军官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又都是靠著恩荫或者买官上去的,没有军功,根本无法让这群跟著康熙西征过的士兵信服。

林煒抬笔,写下了提醒自己讲课时的要点:“如果想改变兵卒们这种不服管的状態,首先要有严格的纪律,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让士兵觉得自己是一个人。”

“可以先从伙食灶入手,士兵们的军餉一定要落实到位,坚决杜绝吃空餉,喝兵血,倒卖军需这种事!”

“其次要重视士兵们的思想建设工作。可以將阶级分析法和矛盾分析法教给他们……”

他已经决定,明日便动身前往古北口。

也许,这群兵就会是大清朝的星星之火,未来是可以燎原的。

正写著,林煒只觉得刚才还十分吵闹的內阁官房,突然安静了下来。

再抬眼一看,只见毓庆宫的掌宫太监何三儿,拎著一筐春杏儿,笑呵呵的站在林煒面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