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玄幻 > 我在水滸捡尸成圣 > 第42章 峰迴路转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42章 峰迴路转

“魔怔了,还是癲了?好好官饭不吃,守个城门有多累?有我们种地辛苦?端好你的饭碗!”

“可我做得没意思,想去孟州寻武都头”

“能活著就好,要多有意思?”杨德听得吹鬍子拍桌子,跟著厉声质问:“武松杀人成了流配,你老惦记他作甚?”

“可没有武都头,就没有侄儿现在.”

卢氏见状也来劝说:“三郎,人情是还不完的,但凡能吃官饭,就千万別当百姓,你可知那新知县才刚上任,就学汝州大搞公田』,贫地、荒地也得平白交租,我们都快活不下去了,还指望伱能帮衬一二.”

“可我即便继续做弓手,也养活不了”

“与他说这些作甚?”

杨德瞪了卢氏一眼,怒气冲冲的说並威胁杨长:“我杨德有手有脚,我家不要你来养,你能养活自己就够了,毛头小子不知天高地厚,要是辞了弓手挨了饿,那你就不是我侄儿,更不要求我收留,自己想好再做决定!”

好好一场离別,闹得不欢而散。.零`点-看′书/ ·已?发?布*最^新~章\节*

本身与杨德没多少亲情,这威胁对杨长根本不管用,他弓手是不会再做了。

杨长回到县里,想起婶子卢氏诉苦,特意向县衙相熟的税吏,打听了所谓的公田法』。

公田法,来源政和初年,朝廷新设的稻田务。-卡?卡_小,说·网* *免^费`阅.读_

起初仅在汝州试点,即將选定可种稻的田土,然后核查百姓手中田契,且层层辗转追寻,直至无契可证田属,超出原始田契的土地则称为公田,种该地即为佃户,须按量交纳公田钱。

北宋禁止土地买卖,但土地作为农耕生產工具,有余钱的百姓都愿置田买地,就像后世对买房那样执著,这就造成大多田地买卖不合法,但约定熟成也没人当回事。

赵佶在位时生活奢靡,宫廷用度常常超过税收限度,逢迎的官员为了討得皇帝欢心,便想了这些新法子盘剥百姓。

而此时阳穀县的公田法,更在之前做了升级』补充,天荒、逃田、废堤、弃堰、退滩、淤地、湖泊等,都被列为公田摊在百姓身上,不管收成皆按美田標准强征田租。

听完那税吏介绍,杨长一股怒气直衝脑门,心说这特么跟明抢没区別,难怪北宋末年到处都在造反,难怪金人可以一路平推,这王八蛋法令一出来,谁还会拥护赵宋王朝?

真要说,也有。

朝中那些贪官污吏,朝外祝家庄这种豪强,他们作为利益所得者,自然希望大宋万万年。

杨长黑著脸往班房走,准备收拾自己行囊衣物,然后向衙门请辞去孟州。

结果刚入大舍,就看见徐济与严槿在內,其余舍友都不在。′k?a·n?s?h`u/b`o_y,.,c~o-m·

什么情况?

领导下基层?

徐济看到杨长,连忙打起招呼:“三郎回来了?严都头正找你呢。”

“呵呵,三郎真是孝顺,时不时去省亲.”

满脸笑容的严槿,看得杨长十分诧异,心说我们没这么熟吧?难道嫌我频繁请假,要拿老子立威?

哼哼,既然你找过来,省的我上门请辞。

“严都头,我”

“欸,有话迟些说,恩相要见你。”

严槿说话间站起来,抓住杨长的手往外走,临行前还不忘与徐济客气,“我们回头再聊。”

“嗯?”

杨长忙与徐济交换眼神,好像在说这什么情况?我请个假就惊动了知县?徐济则迷茫地摊开手心。

去见知县路上,杨长忍不住好奇。

“严都头,这究竟”

“你別紧张,恩相很好说话,是好事。”

严槿和蔼得像个老大哥,这让杨长更是云里雾里,心说我与新知县都不熟,能有什么好事?

杨长脑中装满疑惑,一时间也忘了请辞的事。

晕乎乎来到县衙二堂,乾瘦的张知县已等在那里,杨长与严槿入內见礼,对方遂令两人坐下说话。

“恩相让你坐,你就大方坐下。”

“哦”

“杨长,家中排行第三,现年十九岁,去年被前都头武松引荐,到本县出任弓手,没错吧?”

“没错,知县相公您这是.”

杨长情不自禁站了起来,张知县急忙对他摆手示意。

“別拘著,放宽心坐著,本官来阳穀时间不长,到听了不少关於你的事,是个可以培养的好苗子,严都头,你说呢?”

“恩相所言甚是,我观察三郎已经很久,吃苦耐劳、武艺不错、办事干练,完全符合晋升条件,我正需要个好帮手。”

“呵呵,既是严都头极力举荐,升队头这件事就定下了,杨队头,你得请都头喝酒啊.”

“啊这.”

杨长本以为要拿自己立威,万没想到竟是升职前考察谈话,难不成真是方绅做了交接?

看见杨长愣在原地,严槿起身笑著来打圆场。

“三郎升任队头,都里要为他庆贺一番,这个酒还是我先请,后面再礼尚往来。”

“还是严大都头讲究,我今天可把小杨交给你了,要是他在你手下受了委屈,本官可拿你是问啊!”

“哪能呢?恩相儘管放心,以后三郎就是我亲兄弟,三郎,你也快谢恩相。”

“哦多谢恩相”

本来准备辞职,结果反而升职。

反转来得太突然,也来得太不真实。

杨长不知如何走回住处,直到在徐济处问到些情况。

原来这两日严槿正在熟悉部下,杨长由於请假省亲不在县里,他就向徐济侧面了解了情况,这廝讲了不少杨长的事跡,其中还包括认识京中贵人这事。

“四哥的意思.”

“张知县与方知县一样,阳穀县不是他们的终点,交好你搭上蔡京或杨戩,对他们仕途有百利而无一害,你小子真是运气好得出奇,以后四哥还得靠你照拂。”

“四哥休要打趣,我与那人根本不熟,你就不怕引人误会?”

“不熟才要去混熟,別人想要这种机会都没有,我相信你再请假去东京,严都头必欣然应允。”

徐济越说越来劲,杨长却蹙眉提醒道:“会不会是方知县”

“绝无可能,所谓人走茶凉,方绅当初若真举荐,不会让你等到现在,对了,你什么时候去京城?也带四哥去长长见识?”

“嗯?我去京城作甚?即便真能攀关係,人住哪儿都不知”

“以前在哪里遇到,就再去守著好了,或者去蔡京、杨戩府外守?”

“去去去,越说越没边”

杨长原本想请辞去孟州,却突然被升职打断计划,便寻思再帮衬杨德一段时间,等到武松上了梁山再去投奔,此时去孟州没准要被斥责。

也许是徐济虎皮扯得够大,杨长在被提拔为队头第二天,严槿就把他从班房的大舍,安顿到一个单间居住。

虽然没和武松那样抵足而眠,但严槿表现出的亲近不输武松,他让都里兄弟轮番请酒庆祝,杨长再也不用风吹日晒。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