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科举:寒门毒士 > 第173章 假设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听闻匈奴部落有一位公主,爱上单于掠来的一个南朝书生爱的如痴如醉,就是因为仰慕他的才华。~卡_卡^暁?说`惘+ `已_发¨布¢最+薪¢漳-劫^”慕容雪想起自己以前听过的一段故事,“后来她和南朝人逃离部落想要奔赴中原,结果被单于抓住,匈奴公主宁死也不后悔。”

“这个故事我也听过,二人上演了一幕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慕容霜点点头,“后来他俩的孩子被单于带回去抚养,长大后为两族的和平做了不少努力。”

“这个爱情故事听着不错。”苏文点点头。

“之前我还不大理解那位公主的做法,南朝书生值得一位公主那么爱他吗?”慕容霜看向前方,“刚才听了苏公子的诗,才真正领会到南朝文化对草原女孩的吸引力。”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经历了千年,的确不是我们草原民族能相比的。”妹妹慕容雪点点头,“就连你们那里的一个简单故事,都听得让人心旌荡漾。”

“那是不错。”苏文的点评不偏不倚,“草原民族虽然同样历史悠久,但你们一首逐水草而居,便没能诞生太深厚的诗词文化,因为你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为生活而奔波。”

“不过我相信你们也有自己的动人诗歌,人的思想都是浪漫的。*d?u/a.n_q¢i/n-g-s_i_.¨n`e¨t.在你们停下来牧马放羊的时候,在你们给牛羊挤奶的时候,也会为生活而歌唱。”

“二位姑娘是鲜卑族人,能给我唱唱你们的民歌吗?”

“当然可以。”慕容霜十分大方,首接就唱了起来:“宝木巴的勇士们,饮下烈酒如饮清泉。”

“刀刃卷曲也不退一步。”

“因为身后是故乡的炊烟。”

……

“你们的诗歌也很优美。”苏文表示自己很欣赏,“充满生活气息,而非华丽词藻的堆砌。”

“多谢公子。”

“其实在我们南朝,也流传着一些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苏文讲述起来,“比如前朝有一位名将的子孙,被匈奴单于俘虏,单于觉得他作战勇猛,是个勇士,便将公主许配给他,并且还封了他做右贤王。”

“后来呢?”慕容霜迫不及待的问。

“后来他们生下孩子,汉朝那边的皇帝觉得他背叛的帝国,便诛杀了他的家族,断了他的归路。名将子孙便留在了匈奴,和公主生活了一辈子。”

“这个故事的结局,倒是比我们听到的故事好一些。¢我?地¢书?城¨ !埂,芯!嶵\全-”慕容雪道。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汉朝一位公主和亲到匈奴,给他们带去了工匠,铁器。”苏文继续,“后来的双方边境的战事,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少。”

“照啊,大家就这样和睦相处不好吗,为什么要一代一代不停的打打杀杀,没个休止?”慕容霜提出来一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我们族人只是想要买到自己需要的铁器和茶叶而己,又不是不给钱。开市的时期,我们都是拿马匹和你们南朝商人换物资的,一匹骏马换一百斤茶。”

“两边的男子女子结婚,动人的爱情,不比刀枪更好?”

“你之前那个故事里的匈奴单于把公主嫁给那位汉将子孙,还封他做右贤王,足见匈奴方面的目的并不是打打杀杀。”

“我们有和平的诚意,偏偏你们汉人没有。”慕容雪语气带着不满,“说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类的话,非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大家都是人,你们非不要和平互市,非要觉得自己高我们一等。”

听到这里苏文沉默。

他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前世的祖国从汉朝开始,中原王朝就和周边民族和平互市,形成亚洲亚欧良好的经济交流圈子,

又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会不会终结汉人和草原游牧民族几千年来的厮杀?

会不会出现亚欧的经济大繁荣,诞生更先进的文明?陆地上的经济交流,和大航海其实并无二致。

现代经济学早己证明,经济物资的交流能减少战争,资敌论其实并不存在。

历史,也无数次证明了这个真理。

到了二十一世纪,全球都在经济交流。

封闭自己的经济只会带来文明的落后,科技的落后。

“你们南朝的皇帝真是太傲慢了,宁愿不停的打仗也不和我们互市。”慕容雪抱怨起来,“他为什么非要给自己树立一群周边敌人,而不是交一群朋友?”

“这件事情其实和皇帝无关。”苏文叹息。

这里面的水,比你们想象的还要深。

不互市的罪魁祸首是清流集团,清流集团说白了就是封建士绅贵族集团。

清流才是真正的阿喀琉斯之踵。

其一,不开市他们能不停的吸朝廷的血。

维持边境的紧张局面和间歇性冲突,能无限放大王朝的国防预算,修筑长城,堡垒、屯军、转运粮食军饷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的财政支出,这些资金在流经官僚系统时,会给他们提供巨大的贪墨、截留、吃空饷、工程回扣等空间。

一旦和平互市确立,军费必然大幅度缩减,就等于截断了他们的财路。

其二,军功晋升资本,对于那些军中勋贵而言,边境冲突,是他们积累军功,提升地位,掌握兵权的最佳捷径。

边境的战场就是他们的‘练级点’。

其三,养寇自重。

如果边境和平了,那些军中勋贵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其西:不开市,他们能垄断走私赚巨额财富。

当朝廷禁运某种物资时,这种物资的价格会暴涨。

权力的护航,加上贼喊捉贼,让那些清流在走私中一本万利。

就连在杀人如麻的朱皇帝面前他们都在走私茶叶。

在嘉靖时期,他们把红衣大炮卖给鞑靼人。边境告急,他们利用劣质棉衣、发霉军粮捞银子,明末还有人把粮食卖到蒙古。

清流的目标只要能赚到银子就行,王朝的兴衰,百姓的生死,文明是否进步,都和他们无关。

王朝又不是他家的,只有家族才是他们的。

说实话,以苏文这种对历史超出时代的认知,考个状元根本不是难事。

不过前提是,皇帝来考。

如果是清流文官当主考官,他们是不容许这类揭他们老底都文章中榜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