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之前出身寒门,家中没钱让他练字也很正常。\b_a!i`m¢a-s/y+.+c·o`m¢”旁边的副主考不以为意,“只要文章写的好,就不用太在意字迹了。”
“锦绣的字虽不算出类拔萃,但胜在工整。”主考张坤点点头,“俗话说字如其人,锦绣的字正如他的人品一样,方方正正。”
“张大人,李大人,又有一名考生交卷了。”此时,另外一名巡查考官捧着一张试卷走了进来。
“竟然还有第二个提前交卷的?”
“本以为苏文是独一份,没想到还有一个另外一个考生才华横溢,仅仅两个多时辰就写完了。”
“这名考生的才华,恐怕只比苏公子差那么一丢丢。”副主考面露喜色,“没想到江南这一届的考生,真是人才辈出啊!”
巡查考官把卷子平铺在桌上,人群都凑过来看。
“好字!这名考生的字有右军之风!难得,难得。”当看到字迹之后人群就不由自主的称赞起来,“而且卷面工整没有一丝瑕疵,这样的考卷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接着人群开始看内容。
很快,三人就皱起眉头。
只见考卷上写着:臣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新乃天命也。~珊_叶?屋_ +醉_欣!蟑/节·更`鑫?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天下计,为人君者当乾纲独断坚守革新之道……
这一段话的意思简单明了,这名考生是坚定支持革新的。
而且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皇帝不应该听从那些臣子的劝阻,要坚定的变革。
接下来,这名考生又结合了前朝的具体变法例子,用详尽的数据证明了革新的好处,民间粮价降了,朝廷的税收增加,国库充盈。
这名考生还是比较聪明的,他举的例子是前朝的,而非本朝。
虽然聪明但是不多。
接下来,他有又大谈自己的平衡之策,策略颇有见地。
甚至他还在后面说,要以雷霆手段惩治那些阻扰变法的清流。
“蠢货一个!”主考看完之后,立刻给出来自己的定论,“这样的文章,狗屁不如。”
他们就是清流集团,这名考生却在文章中讲述了该如何对付清流。
甚至还说要将阻扰革新者罢官夺职,抄家或者流放几千里。革新会触犯清流的利益,在场所有考官都是革新的阻扰者。
这样的考生让他中举,以后就是皇帝的忠实拥趸,清流们的大敌。?白\马′书.院~ ^追^蕞^歆_蟑/截\
这群考官脑子里没有进水。
啪!
张坤拿起笔来往考卷上一扔,考卷立刻花了,淡淡的道:“扔了吧。”
“本以为他提前交卷会有不错的才华,没想到却是个蠢货。”副主考道,“还说什么此人的才华只比苏文差一点点,本官看他拍马也赶不上苏文。”
“不错,不错。”人群纷纷点头。
……
又在建康府逗留两天之后,迎来了最后一场考试。
这种考试方式让苏文一度很郁闷,秋闱加起来总共考九天六夜,而自己加起来的考试时间连半天都不到,实在是有点浪费生命。
然而九天六夜又是古代的惯例,自己只能入乡随俗。
进入考场的隔间之后,巡查考官向考生们宣布第三道考题:“文帝倭患,或主海禁,或主开市,何策可弭东南之祸?”
这是一道策论题。
苏文一看就明白了。
对于古代倭患很难彻底消除的真相,说白了就是养寇自重,地方官吏利用倭寇捞钱。
如果自己把真相阐述出来,试卷会被扔进垃圾篓。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这道题的最佳答案是开市,开市就打通了交易市场,对双方的经济发展都有利。
他前世生活的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世界经济体之外。
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国家都在积极谋求和全世界的贸易往来,封闭只会带来落后。
开市利国利民,己经被全世界客观证明。
但如果要是在科举考试中这么写,又会名落孙山。
苏文前世也看过很多历史穿越小说,主角穿越到古代碰到类似的考题比如如何避免匈奴南下劫掠,很多主角都说要开市,以利双方。
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
苏文敢肯定,如果现实中这么写绝对考不上。
你以为那些文武百官都是蠢货,不知道开市的好处?
大家都知道开市的好处,然而历朝历代都实行不下去,其原因是什么?
原因很简单。
开始利国利民,却不利于当时的既得利益者——士绅阶层。
倭患和匈奴南下都没了,那些地方官吏从哪里捞好处?
没有倭患和匈奴,朝廷还会继续给他们抗倭银,和用于抵御匈奴的军饷?
所谓养寇自重,寇都没了他们拿什么捞钱。
所以,关于这最后一道考题的策论,苏文写下来三条建议。
第一:朝廷加大投入给抗倭银(方便当地官员捞)
第二:让民间自发组织乡勇抗倭(省去了地方官的操心,同时让百姓更加憎恨倭寇,百姓越恨倭寇,方便官府收取抗倭税。)
这一招很黑暗但却符合历史,比如说明朝,皇帝下旨让百姓拿刀抵御倭寇,允许逐渐民间团练。
这些都是历史事实,历史的真相!
第三:设立抗倭御史专门用来抵抗倭寇(多建立一个部门,方便地方官安插自己的亲戚入编)
很快,第三篇策论他就写好了。
并且又又又提前交卷,离开了考场。
此次秋闱他写的三张试卷都在为士绅的利益考虑,暗示自己中榜之后为官,是和清流、士绅们一边的。
自己想要在这个世界混的不错,甚至顺便为百姓做点好事,首先得进入权力阶层,以身入局。不这么做根本接触不到权力。
如果只知道夸夸其谈喊口号,天天骂文官清流祸国殃民,爽快倒是爽快了。
但后果就是,不但干不成任何事情,甚至会死的很惨。
“苏才子又提前交卷了?果然不愧是天才,天才两个时辰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而庸碌之辈憋了三天憋出来的都是狗屎。”主考张坤面露喜色,“快把试卷拿过来给本官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