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科举:寒门毒士 > 第142章 好诗,好诗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作为知名大商,齐止水的智商很高,精于算计。\餿-艘?暁*税!枉! ′冕/肺_岳?黩.他未虑胜先虑败,“苏文以此谎言欺瞒齐家,莫非是想给齐家下套?”

“他想整垮齐家?”

不过马上他就猛然摇头,齐家只是商贾之家,何德何能值得苏大才子亲自下套?他想对付齐家,利用他老丈人冯家的关系,一句话就能办到。

就连他自己,凭借才名都可以办到。

他的才名早就名动大梁,将来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

简单的说,以齐家的地位,还不配苏文费尽心机给他们下套。

再者,齐家和冯家也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苏文没有任何理由对齐家不利。

可他为什么要说谎呢?齐止水想不通。

齐家有什么值得他惦记的?把目光看向自己的儿子齐夏,看到儿子长相俊秀阴柔,不由得心中一紧,难道他看中不是妹妹而是哥哥?

读书人出门带书童是风土人情,他是想让我儿齐夏履行书童的职能?

这……

齐止水内心一阵纠结。

“夏儿,苏公子身边有没有带书童?”齐止水问道。

“爹你问这个干什么?”齐夏不解。

“这个问题很重要。\求-书¨帮+ `唔+错/内/容_”齐止水神情严肃。

“没有。”齐夏想了想道。

“呼!”齐止水长长出来一口气,“这我就放心了。”

不过他还是想不通苏文为什么如此看重齐家,又是和齐夏结为异姓兄弟,又是要娶她女儿做妾的。

想不通索性不想了,反正苏大才子这个高枝,齐家是不会错过攀附机会的。

而且人家还是主动示好,如果齐家因为疑神疑鬼,就拒绝了和苏大才子搭上关系,那也太蠢了。

“雨儿,为父打算把你许配给苏公子做妾,你意下如何?”齐止水问道。

“爹,您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镇江大富商,你女儿好歹也是花容月貌,二八年华的黄花大闺女,您让女儿给别人做妾?”齐雨嘟着嘴,很是不满,“女儿不愿意。”

“小妹,婚姻大事,不是你说不愿意就能行的。”齐夏劝说起来。

“虽说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但您也不能糟践自己女儿呀。给别人做妾,说出去您面子往哪儿搁?”齐雨一脸幽怨的看向自己父亲,“女儿要做,也必须要做正妻。”

“你不愿意,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们说的苏公子是谁。”齐止水并没有生气。

“管他是谁,女儿也不给他做妾,打死也不。~g,g.d!b`o`o`k\.¢n*e_t^”齐雨神情坚毅。

“你爹和你兄长说的苏公子,名苏文,字锦绣。”齐止水淡淡的道,“你整日看到《雷峰塔》,封面上写的就是他的名字。”

“还有,那首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的作者名,也是他。”

“爹你让女儿嫁的人是苏锦绣?”齐雨顿时呆在原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事实,随即低下头去,心中巨大的惊喜,如小鹿乱撞,“女儿……愿意。”

自己,竟然可以嫁给梦中情郎!?

“你不是不愿意给任何人做妾吗?”

“只有苏公子例外。”齐夏羞涩的道,“而且女儿听坊间传闻,苏公子连丫鬟都不糟践,做他的妾也必然不会受到折辱。”

“既然你同意,那这门亲事就定了。”对于女儿的反应,齐止水和齐夏父子二人都很满意。

“爹,齐家说如何和苏公子结交上的?”齐雨好奇的问,“他还答应……娶女儿,还真是……真是……做梦都想不到。”

“这个嘛,就不方便透露了。”齐止水自己都没想通原因,当然说不出来。

“那苏公子现在何处?”齐雨又问。

“他去参加魁星诗会了。”

“魁星诗会?说的好听,不就是青楼诗会吗?”齐雨一阵郁闷。自己只是做妾而不是妻己经美中不足了,而此时此刻他还去了青楼。

“女儿你也不用不高兴。魁星诗会是文人高雅的盛会,并非狎妓可相提并论。”齐止水解释道,“最关键的是文人才子能在这个盛会上切磋文学,结交人脉。人脉这东西你一个小女子是不会懂的。”

齐止水是懂人脉的,但懂的不多。

他首到现在都没有想到,苏文之所以看中了齐家,也是想要他这个人脉。

因为思想己经固化被灌输了商人地位低下的正确答案,导致他的眼界很低,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经营的冶铁生意矿产生意,对国计民生来说有多重要。

简单的说他不是笨,而是眼界还在井底。

……

楼船上。

“老规矩,即兴赋诗,不限题韵。诗作由三位评判和聂云裳姑娘共同品评。”主持人继续宣布规则,“夺魁者得云龙砚一方,湖笔一匣,纹银一百两,更可获得和云裳姑娘亲自奉茗的机会。”

如此彩头,顿时引起台下人群阵阵惊呼,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很快便有才子按捺不住,登台赋诗。

“河阳赵杨赋诗一首!小生率先上台作诗,并非自负,而是旨在抛砖引玉。”只见一位公子哥站上台来,向人群拱手鞠躬行礼,之后沉吟片刻打好腹稿,“小生这首诗题为《镇江夏夜》”

手摇折扇念道:“莺啼烟柳锁重楼,画舫笙歌逐水流。莫愁湖畔花如锦,朱雀桥头月似钩。”

“好!”

“不愧是赵公子!”

“赵公子才华横溢!”

念完,台下人群响起一片叫好声。

早有负责抄写的书手,将记录下来的诗,一份送到评判席,一份送到花魁聂云裳的闺房。

书手类似后世的速记员,书写非常快。

“嗯,不错,不错。”主评判的翰林学士一边摸着自己的山羊胡须,一边点头,“这首诗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而且契合当前盛会。”

“赵公子果然有才,今夜的第一首诗,就堪称佳作。”旁边的两名评判道。

而那聂云裳见了试作之后,也微微颔首。

“江阴程响作诗一首,还望诸位指正。”很快,又有一位公子上台,向人群拱手行礼,“小生献丑了。”

“十里秦淮金粉腻,六朝王气此间收。欲问风流谁占尽?且看吾辈竞鳌头。”

“好诗,好诗!”

“又是一首佳作!”

人群听了,又纷纷点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