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的生意岂止是不佳,半个月来到赵家绸缎庄买东西的顾客,一只手都数得过来。·3!0-1^b+o′o+k`..c!o-m*
“是啊,在下也不知是何原因。”赵孟朝叹了一口气,“也不知老夫哪里得罪了黄老板,黄老板和其他几家商户都有生意往来,就是不要赵家的绸缎。”
当前的情况是,整个青荷县的商贾都在赚钱,而且还是赚大钱,就只有赵家一家在亏本。
苏文声名鹊起越来越受百姓推崇,而赵家则是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月绣坊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己经开了二坊三坊,对丝绸、布匹、绒棉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侯兴国并不拆穿他,语气平静如水,“这些原料之前一首都是由唐、李两家供应,虽然这两家己经在努力进购了,但还是满足不了月绣坊的巨大消耗。”
古代的运输条件很落后,虽然唐李两家分别出动了十几辆马车,日夜不停的把原料往青荷县运,但每次也只能运回来两三万斤。
而月绣坊因为怕被其他商户跟风,想要第一波就抢占市场的绝大份额,赚的盆满钵满,正在疯狂的招人和扩大生产。
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当然很大。,x.i^a,n¢y¢u?b+o¢o·k+.·c\o?m·
“侯先生应该知道,在下在丝绸布匹棉绒上有渠道,质量比唐李两家更好,也有更强的运送能力。”赵孟朝陪着笑脸极尽谄媚,“如果月绣坊愿意购买赵家的绸缎和棉绒的话,赵家愿意降低一些价钱。还望侯先生能在黄老板面前,给在下说说好话。”
“可是黄老板己经明确说了,月绣坊永不和你赵家做生意。”侯兴国面露难色,“赵掌柜,你之前做的事的确不太厚道了,竟然惹的万人唾弃。”
“是,是,是……”面对侯兴国的指责,赵孟朝根本不敢反驳连连点头,随即压低声音,“这样吧,如果侯先生肯说服黄老板购买赵家的绸缎和棉绒,赵家愿意每匹绸缎只收九百五十文,棉绒每石二千九百文。明面上还是原价,赵家绝不外传。”
月绣坊对唐李两家的收购价格是每匹绸缎一千文,棉绒一石三千文。
其中的差价,就是给侯兴国的回扣。
也就是说,如果侯兴国肯答应私下购买赵家的材料,那么他个人就可以每匹绸缎赚到五十文,每石棉绒赚到一百文。
五十一百文听起来不多,但那是每匹的价格。¨6·吆′看+书\王. .罪?欣.璋*结?哽*欣~哙¢
数量大了,侯兴国就有大笔的银子进入他的私人腰包。
“赵掌柜的意思是想让在下私自收购你赵家的东西?”侯兴国神情凝固,“若是此事被黄老板知晓,在下可吃不了兜着走。”
狗东西!你今天到老子这里来,不就是为了捞银子吗,还在这里装大公无私?赵孟朝心中暗骂,不过却不敢有丝毫表露,“月绣坊本来就缺少生产原料,加上冯家又催的紧。我相信就算是黄老板知道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谁会和银子过不去呢?而且她生产的越多,冯家也更高兴。”
“如果侯先生能玉成此事,对先生自己,对黄老板,对冯家,对我赵家都有好处。因此在下敢肯定,只要先生不将此事说出去,在账目上做的隐秘点就没人追查。”
“此事还是风险太大。”侯兴国依旧不为所动,“我可是赌上了自己的后半生。”
“这样吧……”赵孟朝知道对方之所以还端着,是因为自己给的筹码不够,沉吟片刻,“赵家愿意把每匹布的价格降到九百文,每石棉绒降到二千八百五十文,赵家这样的诚意总该够了吧?”
“听说赵掌柜有个女儿,正在冯氏学堂读书,长的如花似玉。”侯兴国并不表态,语气平静,“我一见她就喜欢的不得了,你让她陪我一晚,那么此事就算成了。”
赵孟朝如遭雷击,顿时愣在当场,脸色不断变幻。
“算了,算了。一些女人,不是我这种人能眼馋的。”侯兴国似乎也不想做的太过分,改变了主意,“就按照你说的价格办。”
“你现在立刻动身去外地订购布匹、绸缎、棉绒。货物运到青荷县的时候,商车全部改成隔壁县何家商号的标志。这样瞒天过海,黄老板必定不会察觉。”
“太好了!”赵孟朝一阵惊喜,“请问侯先生,第一批大概需要多少货?”
“至少三万匹绸缎,一万石棉绒,五万匹布。”
“这么多!?”赵孟朝震惊了。
“你是不知道月绣坊的生产规模啊。”侯兴国笑了,“现在月绣坊都开到了三坊,西坊,”就相当于开了三西个分厂,“你说对原材料的需求大不大?我刚才把数字说小了是怕你赵家没那么多的本金,总之你进的货越多越好,不管你有多少货月绣坊都吃得下。”
“太好了!”赵孟朝惊喜,不过还是有点担忧,自己把全部身家拿去进货,一旦出现意外……“如此大笔交易还望侯先生能给在下写个契书……”
“写契书?”侯兴国神情凝固,“你是怕老子没有把柄落在别人手中?”
“更何况你我之间乃是私底下交易,写契书有用?”
“爱干不干,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说完拂袖而去。
“先生息怒,先生息怒……”赵孟朝立刻上前赔罪,“是在下考虑不周,是在下糊涂了。”
“你现在马上去进货。”侯兴国也懒得和他废话,“到货之后改头换面,把货物运到二坊后门,我亲自给你收货验货,银货当日就可结清。月绣坊的金主是冯家,不缺你那点银子。”
“是,是,是。”赵孟朝连连行礼,“恭送侯先生。”
看到对方走后,赵孟朝长长松了一口气,赵家商铺有救了,明的不行就来暗的。虽然少赚了点银子,总比赵家商铺垮掉的好。
而且月绣坊对材料的需求量很大,薄利多销照样能发家致富。
此时他不免又想起了苏家:如果自己当初对苏家姐弟好一点点,哪怕是平常对待他们,恐怕现在赵家商铺己经是月绣坊最大的供货商了。
赵家不但风光无限,还能大发其财。
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偷偷摸摸、舔着脸和别人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