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科举:寒门毒士 > 第38章 月绣坊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这哪里是什么商贾之道,明明是投机取巧。·s·a_n,y?e?w~u/.+n¨e~t′上不得台面,为君子所不齿。”冯疏影反驳起来。

“人的颜值很重要,属于第一印象,难道你不喜欢英俊潇洒的?”苏文道,“工坊也一样,能招好看的工人,就尽量别招丑的。”

“如果绣坊的女工全是年轻漂亮的,那么绣坊的名气会很快打响。”

“与此同时,绣坊的绣女们也会因此提高自己的身价。模样好,加上工钱高,给她们说媒的媒婆会踏破门槛,让她们有更大机会嫁如意郎君。”

“以后,能在绣坊做事,都会成为青荷县女人们的骄傲。”

“听你这么说倒是一件好事了?”冯疏影道。

“当然是好事了。”苏文语气一转,“不过,虽然告示上写着绣工的年龄要在15到38岁之间,品貌端正者优先,但很快他们就会放宽招工条件。”

“因为初期投入五万两银子的规模必定很大,如此大的生产规模,招工条件太严必定招不够人。”

“之后甚至还会考虑去招收乡村的妇女,或者周边州县的。”

“招收乡村妇女做工,普通百姓是不是就能赚到银子了?那些以前吃不起饭的百姓家庭,是不是就吃得起饭了?那些本该饿死的百姓,是不是就不用饿死了?”冯疏影的思维活络,很快就想到了这个很明显且关键的点。.g¨u`g_e?b.o?o·k?.,c_o?m.

“岂止。”苏文道,“县府有个大的工坊,会带动整个县府的商业。工人需要吃饭吧,包子铺饭庄会因此而生意好起来,她们要穿衣吧,成衣铺生意也会更加兴隆。总之一句话,整个青荷县,都会因工坊的存在而繁荣。”

“此外官府要收税,县府的税收也会增加。”

“既然开工坊有这么多好处,为何大家都说商贾不事生产,都看不起商贾呢?”冯疏影问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因为大家都看不到商贾的作用,更是把商业和工业混为一谈。”苏文给她解释,“所谓商业就是专门买卖东西的,而工业则是生产东西的。工业事生产,商业主买卖。二者相互依存,如果没有商业,工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会积压卖不出去。”

“生产月事巾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关,就属于轻工业。而采矿、炼铁等属于重工业。”

“你说的这些,好深奥。”冯疏影瞪大眼睛,看着苏文,道。¨第+一′看,书_枉\ +冕\废?悦-读-

“你以后就会慢慢明白的。”苏文道,“总之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情就行,冯家将生意做大,间接在为民谋福。”

“既赚到了银子,还为百姓谋福了?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冯疏影内心震撼。

“当然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发展工业利国利民。”苏文道,“冯家能投入五万两做成这笔大生意是你促成的,所以百姓们应该感谢你。”

“他们应该感谢你猜对,毕竟那物事是你发明的。”

“要不是你那么大方借我一箱子的金银,我也没本钱发明那物事。”

冯疏影不再说话,没想到自己的无意之举竟然帮到了这么多百姓,顿时觉得内心一阵满足,觉得自己把银子借给苏文真是明智之举。

当然起到最关键作用的还是苏文,自己只能算是他的辅佐。

……

果然,就在此时,裁缝铺里走出一个小厮。

将原来的告示撕下,贴上新的告示。

上面写着招收绣工,年龄不限,长相不限,只要会点针线的都招。当小厮念出来之后,妇女们一阵欢呼雀跃。

甚至感动的流下眼泪:

她们有机会当绣工了,就意味着马上有收入了。

原来窘迫的家庭会很快得到改善。

甚至一些原本应该饿死的人,不用再饿死了。以前有的家庭穷的连裤子都没得穿,闺女值得每天窝在家里,现在每个月有一两银子的工钱,还怕买不起裤子吗。

苏文理解她们的激动。

古代工商业不发达,招工的机会太少了,几年几十年没有招工的地方都很常见。

此时,裁缝铺老板黄西娘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二人之后,立刻满面春光,向二人恭敬行礼,“苏公子,冯……大小姐。”

盯着冯疏影看了一会儿之后,立刻认出来她就是那日跟着苏文来的冯家大公子。

立刻明白了二人前日为何没有来赴宴,冯公子为什么反感绣女陪酒。

“黄掌柜,你这个招牌应该换了吧?”苏文指着门上挂着的‘西娘裁缝铺’说道,“以后你这个裁缝铺就是绣坊,而非裁缝铺了。”

“己经准备换了,正在让木匠定做。”黄西娘道。

“名字想好了吗?”

“早就想好了,就叫‘月绣坊’”老板娘的志向很大,“等月绣坊壮大以后,奴家还想和江南的雀金绣滚绣坊一较高低呢。”

“月绣坊将来一定能超过它们!”苏文给她加油打气。

这个老板娘不但是先天营商圣体,志向还大。

“多谢苏公子夸奖。”黄西娘给苏文抛过来一个媚眼。

“对了,冯家的银子到位了吗?派谁和你接洽的?”苏文问道。

“冯家派的是一位姓柳的老爷,叫柳承业。”黄西娘道,“那是我亲娘舅。”冯疏影插嘴道,冯老爷有西房姨太太,明德书坊的老板何如海是其中一位姨太太的弟弟,因此她也把他叫舅,“柳老爷一次就给了奴家两万两,让奴家尽快招工、尽快投入生产。”

“疏影兄,你回去之后告诉你母亲,让她给你舅定下规矩,不能插手绣坊内部的事务。绣坊的事情由黄老板全权处理,他只负责出资和收钱即可。”苏文认真的道。

古人是分不清投资方和生产厂商的,很多投资人仗着自己出银子,会干涉厂商的生产和管理。

结果因为自己是个门外汉,外行指点内行,导致生产运营一团糟。

“好。”冯疏影点点头。

“苏公子真是精通商贾之道,解决了奴家眼面前最大的……心事。”黄西娘发自内心的向他墩身行了一礼千恩万谢,“奴家谢过苏公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