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 > 第74章 林根腰板挺直了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不过,玉石一道,水深得很。-微¨趣.小.税?惘/ ,嶵.欣~章,劫*哽\辛\哙′”

“市面上多的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东西。更有甚者,用劣石、料器冒充美玉,寻常人根本无从分辨。”

“若非浸淫此道多年的老师傅,或是经验老到的掌柜,轻易就会看走了眼,倾家荡产的也不在少数。”

他看着林昭,语重心长。

“你小小年纪,有此好学之心是好事。但切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些奇巧之物,了解便可,莫要沉迷。”

林昭躬身行礼。

“多谢先生教诲,学生明白了。”

他缓缓坐下,垂下眼帘,让人看不清他眼底的情绪。

温润通透。

经验老到的掌柜。

他将这几个字,在心里翻来覆去地咀嚼。

就在黄景山说出掌柜二字时。

林昭的“鉴微”捕捉到了一股转瞬即逝的情绪波动。

那不是单纯的讲述,而是一种带着熟悉感的回忆。

当他说到以假乱真时,那股情绪里又掺杂了些许陈年的恼火与不屑。

林昭心中瞬间了然。

这位黄景山先生,绝不仅仅是照本宣科。

他或许自己就懂一些,又或者,他认识那个经验老到的掌柜。

这位先生,是一条线索。

晚上,林根从聚源斋做活回来,脸上带着难得的轻松。?鑫_顽~夲-榊?颤¨ ^更¨辛?嶵.全^

“王掌柜今天又夸我了。”

林根一边把脚上的泥土磕掉,一边对正在灯下看书的林昭说。

“他说我手脚勤快,人也老实,还指点了我几句。”

李氏端来热水给他洗脸,笑着问:“指点你什么了?”

“王掌柜说,这做生意,看货在其次,看人才是真本事。”

“他说有些人,穿得再光鲜,开口说话就露了底;有些人,衣衫褴褛,但一伸手,就知道是行家。”

林根说得兴致勃勃,把王掌柜的话当成了至理名言。

林昭放下手中的书卷,抬起头,用一种恰到好处的天真语气问道。

“爹,那聚源斋里的玉石有没有那种……碎掉的,没人要的边角料??”

林根闻言,被热水熏得通红的脸笑开了花。

“傻孩子。”

他用湿布擦了把脸,笑道。

“那可是玉石,金贵得很。这些碎料,都能卖钱呢。”

“再说了,真正的好东西,哪有边角料?就算是有点瑕疵,老师傅也能变着法子雕琢,物尽其用,怎么会有人不要。”

林昭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心,却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彻底明白了。

想通过正常的路子,用低价弄到玉石,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这个世界的商人,一个个都精明得跟猴儿一样。-躌?4¨看¨书\ /免+废`跃′黩*

夜里,林昭躺在冰冷的土炕上,睁着眼,毫无睡意。

靠母亲卖腌菜和荷包,猴年马月才能攒够买玉的钱?

他脑中飞速盘算。

德盛当铺后院的能量源,是他目前知道的唯一一个高品质目标。

但他连门都进不去。

镇上的古玩摊子,全是垃圾。

父亲做活的聚源斋,没有门路。

教书的黄先生是一条线索,但如何利用,还需要从长计议。

条条大路,似乎都堵死了。

林昭的目光,不自觉地透过破旧的窗户,望向镇子外那片沉沉的黑暗。

黑暗中,是连绵起伏的山影。

翌日,林根揣着家里的户籍和地契,天不亮就孤身一人回了村。

他没有丝毫犹豫。

每一步都踩得结结实实,心里反复念叨着儿子的话。

地没了,可以再挣。

昭儿的前程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村里的里正听闻他要卖地,颇为惊讶,捻着山羊胡打量了他半天。

“林根啊,你可想好了?这地是你爹留下的,卖了,以后你们一家的根可就断了。”

“想好了。”

林根的回答,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孩子要在镇上念书,我们两口子也都在镇上做活,这地种不了,与其荒着,不如卖了换钱,给孩子一个前程。”

里正见他主意己定,也不再多劝,伸出西根手指头。

“西两银子一亩,这是年前就跟你讲过的价,也是咱村里最好的价了。”

林根不卑不亢地看着他。

“里正叔,这地虽然是薄田,但位置不差,离水源也近。二十五两,一口价。”

里正的眼睛眯了起来。

这还是那个唯唯诺诺的林根吗?

他盯着林根看了半晌。

这攀上了黄家就是不一样了!

最后,里正一拍桌子。

“成!二十五两就二十五两!”

当两锭十两的银元宝和一串沉甸甸的五两碎银子放到林根手上时,他的手剧烈地抖了一下。

好重。

这辈子,他都没一次性拿过这么多钱。

他用破布将银子一层层包好,紧紧揣进怀里,贴着胸口,这才感觉到了一丝滚烫的真实感。

家里突然有了这笔巨款,李氏晚上睡觉都不踏实,翻来覆去地摸着枕头下的钱匣子。

林根看着妻子的小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每天都能带回来几十文钱,他的心也跟着活泛了起来。

他不能光靠着聚源斋那三百文的死工钱。

下午,林根接完林昭回家。

“昭儿他娘,我想趁着明天休息,等会回村里一趟。”

“回去干啥?”

“我寻思着,村里人采的那些山货,干蘑菇、山鸡蛋,他们自己卖不上价。我收一些过来,拿到镇上卖,也能多挣几个钱。”

李氏的眼睛亮了。

“这法子好!”

说干就干。

林根利用自己人熟地熟的优势,回到村里,用比镇上低两成的价格,收了一大筐土产。

第二天,他没敢走远,就在聚源斋不远处的墙根下,铺了块布,把东西摆开。

他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王福山掌柜看见了会生气,把他赶走。

辰时,聚源斋开了门。

王福山踱着步子走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了墙角缩头缩脑的林根和他面前的小摊子。

林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脸上火辣辣的。

王福山却什么都没说。

他走到摊子前,蹲下身,拿起一个沾着泥点的山鸡蛋看了看。

又捏起一朵干蘑菇闻了闻。

林根紧张得连呼吸都停住了。

王福山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看着林根,语气平淡。

“东西不错,挺实在。”

他顿了顿,指了指聚源斋门口的台阶。

“别在墙根底下,那儿人少。挪到铺子门口来,别挡着正门就行。”

林根猛地抬起头,满脸的不可置信。

王福山没有再多说一个字,背着手,慢悠悠地回了店里。

林根愣了半晌,巨大的狂喜涌上心头。

他手脚麻利地把摊子挪到了聚源斋的屋檐下。

这里人来人往,位置绝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