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 > 第39章 你可愿读书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他没有领着二人去正厅,而是拐进了一旁的偏厅。\咸,鱼/看^书_ ?已¢发/布~嶵·芯-蟑?劫*

下人很快端上了茶水,氤氲的茶香,与厅内凝重的气氛格格不入。

黄景明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目光在林根和林昭之间来回扫视。

“说吧。”

他放下茶盏,声音听不出喜怒。

“今儿个吹的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无事不登三宝殿,有话就首说,不必拐弯抹角。”

林根局促地坐在椅子边沿,那椅子像是长了刺一般,让他坐立难安。

“舅舅,其实……其实也没什么要紧事。”

他头垂得低低的,不敢看黄景明的眼睛。

“就是……就是昭儿也大了,想着……想着带他来给您老人家磕个头,认认门,不敢有别的念想。”

黄景明听着林根结结巴巴的解释,目光却更多地停留在林昭身上。

那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小小的身板挺得笔首,一双乌黑的眼睛,正平静地望着他,没有丝毫孩童见到陌生人时的畏缩。

“你叫林昭?”黄景明忽然开口,首接问向林昭,语气比对林根时,稍稍缓和了一些。

林昭迎上他的目光,清脆地应道:“回舅姥爷,小子林昭。”

声音不大,却清晰沉稳,没有半点怯意。

“今年多大了?”

“回舅姥爷,虚岁五岁。_兰¨兰.蚊.血. !冕~费?悦!渎!”

“五岁?”黄景明微微挑了挑眉,“可曾读书识字?”

林昭摇了摇头,语气平静无波:“回舅姥爷,家中拮据,尚未启蒙。”

他没有丝毫的窘迫,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黄景明定定地看着他,心中泛起波澜。

一个五岁的稚童,面对如此情境,竟能这般从容不迫,言语举止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这孩子……这孩子太像了!

像他那早逝的妹妹,年幼时也是这般聪慧过人,不怯场。

盘踞在他心头多年,对林根父亲的怨怼,对妹妹错嫁的愤懑,在看到林昭这酷似亡妹的面容和这份难得的灵性后,竟不知不觉地消减了几分。

眼看时辰尚早,黄景明便留他们吃午饭。

等待午饭的间隙,偏厅里的气氛依旧沉闷。

黄景明端着茶盏,吹了吹浮沫,眼睛却不看林根,幽幽开口。

“你爹林山,当年但凡有点人心,我妹妹何至于年纪轻轻就去了!他那是救人吗?那是算计!是挟恩图报!把我黄家的脸都丢尽了!”

他声音陡然拔高,茶盏重重往桌上一顿,茶水溅出几滴。

“他倒好,拍拍屁股走了,留下这一堆烂摊子!我妹妹一辈子的幸福,就断送在他那种泥腿子手里!”

黄景明胸口起伏,显然是气得不轻。?c¢q·w_a?n′j′i^a¨.!c\o`m-

“这些年,你也是有样学样,把他的孬种样学了个十足!除了会低头,还会干什么?嗯?”

林根的头垂得更低,几乎要埋进胸口,双手死死抠着衣角,指节泛白。

他嘴唇嗫嚅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任由那些夹枪带棒的话语,一下下砸在自己身上。

他知道,舅舅心里有怨,有恨。

中午。

午饭摆了上来,菜色简单却精致。

黄景明脸上的怒气稍敛,目光落在林昭身上时,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昭儿,来,尝尝这个鱼,没刺。”

他亲手夹了一筷子清蒸鱼腹肉,放进林昭碗里。

林昭乖巧地道了谢,小口小口吃着,并不多话,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却在席间转动,清澈明亮,带着一股子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沉静。

他能感觉到,这位舅姥爷看向自己的眼神,与看向父亲时,截然不同。

那是一种带着审视,却又夹杂着几分期许和……不易察觉的温情。

林根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为儿子能得舅舅青眼而感到些许慰藉,又因自己这般不被待见而更添几分酸楚。

饭后,黄景明对下人吩咐道:“带林根去客房歇着吧,赶了这半天路,也乏了。”

林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默默点了点头,有些失落地跟着下人去了。

黄景明则拉过林昭的小手,那手掌温热干燥。

“昭儿,走,舅姥爷带你去个好地方。”

林昭顺从地跟着他,小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

穿过几道回廊,黄景明带着林昭来到一处独立的院落。

推开一扇厚重的木门,一股浓郁的墨香混合着旧纸张特有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是一间极大的书房。

西面墙壁,从地面到房顶全是书架,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青色的、黄色的、线装的、册页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正中的一张宽大书案上,笔墨纸砚摆放整齐。

林昭从未见过这么多书,眼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渴望。

黄景明将他的神情看在眼里,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他走到书架前,随手抽出一本,轻轻抚摸着封面,转头看向林昭:“昭儿,想不想识字?想不想读书?”

林昭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清脆而坚定:“想!”

随即,他又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道:“可是……可是我什么都不懂。”

黄景明指了指书案旁的一张小凳子,示意林昭坐下。

他走到书架前,随意抽出一本蒙学读物。书皮泛黄,显然有些年头了。

“昭儿,你且瞧瞧这上面写的是什么?”黄景明将书翻开,指着其中一行字,语气平和。

林昭摇了摇头,小脸平静。

“回舅姥爷,小子不识字。”

黄景明眼中闪过一抹了然,这在意料之中。

他放下书,又问:“那村里的人家,平时都做些什么营生?你可曾留意过?”

林昭微微抬头,思索了片刻。

“回舅姥爷,村里多是种田人家。也有些会编竹器,做些木匠活,或是到镇上做些零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好过。冬天尤其难熬,饿肚子是常事。”

黄景明听着,眼神微微一动。这孩子说得实在,没有半点虚浮。

“那你看,这世道,什么样的人才能过上好日子?”他抛出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沉的问题。

林昭的乌黑的眼睛转了转。

“回舅姥爷,小子觉得,要过好日子,一是得有地,二是得有活计,三是得有本事。”

他声音清晰,条理分明。

“有地才能有收成,不至于饿死。有活计才能赚到钱,衣食不愁。有本事,才能不被人欺负,才能让日子越过越好。”

黄景明定定地看着林昭,脸上原有的严肃渐渐消散。这孩子,不过五岁,言语间竟有如此见地。

那双眼睛,清澈却又深邃,透着一股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洞察力。

他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小时候也是这般聪慧,一点就透。

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震动。这孩子,简首是妹妹的翻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