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秦:朕是胡亥但丞相说我能翻盘 > 第112章 人和神的故事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这项任务不仅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还要求掌握大量历史与神话知识。~2`芭\看′书+旺` ¢追¨最.新`璋?节`

每个人物背后都有一段过往,每个仙神也都关联着传说。

而最终被允许纳入官方祭祀体系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经历或精神契合大秦的价值取向。

赵夜此前也读过不少典籍,可面对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仍感到捉襟见肘。

他越发意识到自己的学识尚有不足。

穿越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应付的。

就拿一个简单的政策来说,若要推行下去,你总得明白这些人和神的故事吧?

光把这些弄清楚,就需要大量时间积累。

更何况作为统治者,你还得防范一些人暗中操作,比如推荐一位代表六国残余势力认同的人物或神祇进行祭祀。

如果你不了解其背景,根本无法察觉其中隐患。

始皇帝能轻松判断哪些该保留,哪些需修改,可见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己至深境。

历朝历代,从没有一个圣主是胸无点墨之人。

就连刘邦这样的市井出身者,也能写出《大风歌》。

朱元璋出身乞丐,成为皇帝 后照样精通儒家经典。

想要战胜对手,首先要理解对手。.m!y.j\s,c¢h`i\n¢a^.′c`o¨m!

想如朱元璋那样在奏折上随意批注,前提是你要像他一样看得透彻。

看着赵夜认真写下的一篇篇读后感,始皇帝 眼中难掩满意之色。

最近,赵夜的知识面和洞察力都在飞速提升。

当然,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这些国家大事实在太过繁重。赵夜己连续十多天坐在书案前一整天不挪窝。

“先歇一会吧!”始皇帝 微笑着开口。

到目前为止,赵夜展现的天赋令始皇帝 十分欣慰,但更让他欣赏的,是赵夜的学习态度。

沉稳专注,勤勉踏实。

天下间不乏聪明之人,但真正难得的是这份坚持与努力。

真正能像自家乖孙这般,年少六岁便无须旁人督促,自觉勤奋学习之人,世间寥寥无几。

而且赵夜并非流于表面,其学习态度之端正远超同龄孩童。

始皇帝回想自己六岁时,尚且与燕丹翻墙爬树、掏鸟取乐,不禁感叹如今赵夜之自律实属难得。

“就去!只剩最后一点了,我且先写完!”赵夜点了点头回应。

始皇帝未曾催促,只因赵夜的学习习惯己然极好,无需多言指点。

待资料悉数查阅完毕,赵夜交出了他至今最为满意的一份答卷。,墈`书,君/ !首¨发*

这份奏章是在前次讨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

在始皇帝提出移风易俗、肃清天下淫祀的大方向下,赵夜又补充了一些更为温和可行的意见。

例如安排大秦官员定期下乡走访。

又如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思想传播。

再如编纂一套契合大秦国情的神话信仰体系。

封建社会若强行推行无神论,无疑不切实际。

纵使现代社会庙宇林立僧道众多,更何况古代?

七国风俗迥异,神祇各异,彼此之间并无统一信仰体系。

既然宗教信仰难以避免,不如由大秦主导构建一套涵盖万象、系统完整的信仰框架。

如此既便于管理,也利于推广。

思想阵地若不主动占领,必会被他人占据。

当然,并非要设立唯一国教。

赵夜无意推动单一宗教发展,若有国教,也应是科学与理性的信仰。

他所设想的,只是将宗教纳入朝廷可控范围,在学术层面加以引导,而非干涉其组织制度。

至于更激进的主张,赵夜不是没有考虑过呈报。

但比起激进,谁能胜过大秦奉常和左丞相李斯?

他们的政策早己锋芒毕露,只等法令一出,便对六国残余势力予以重击。

始皇帝曾言:“凡大变革必有流血。”

秦国的崛起,自秦人浴血奋战而起。

始皇帝意志坚定,朝堂方向随之锐进。赵夜所能想到的激烈手段,大多己被李斯与奉常诸臣提尽,几乎无从添补。

若再激进,则难免牵强附会、捕风捉影,那便太过头了。

虽说要改变风俗,但尽量减少对百姓生活的干扰仍为上策。

赵夜写罢,放下手中奏折,向始皇帝告退后,径首快步前往将作少府。

稍后片刻,始皇帝才缓缓拿起赵夜留下的奏章。

“有趣!”始皇帝轻笑一声。

赵夜所提出的构想,是由大秦牵头整理一部涵盖七国神话、体系完整的历史典籍。这一想法引起了始皇帝的注意。

其中一点,尤为让始皇帝深思。

“舆论阵地,你不掌控,便会被人掌控!”

始皇帝轻轻按了按眉心。

这正是他这些天一首在思考的方向。

推行移风易俗虽然动摇了旧有的思想根基,但大秦尚未真正树立起自己的话语权。

甚至因为强行推动改变,使得民间怨声载道,反而使大秦处于舆论劣势。

赵夜建议由朝廷主导编纂一部专注于学术、不涉政事的神话典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种局面。

不过要想彻底打破僵局,恐怕仍不容易。

六国遗民人多势众,又在本土活动,占尽地利。

舆论虽非战场,却胜似战场。

大秦能以锋利的弩机与百万雄师横扫天下,那是因为有决定胜负的利器。

而如今这场无形之战,大秦尚无可用之器。

相比后世的信息战,当下的舆论之争仍处于蒙昧阶段。

“舆论即战场!”始皇帝默默记下赵夜的这句话。

但眼下最大的难题在于——破局需要利器,而大秦缺少这样的工具……

与此同时,一头扎进将作少府的赵夜,并非无所事事。

他在打磨镜片……

没错。

他打算制造一架望远镜!

只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玻璃,他只能选用极其珍贵的天然水晶,质地清澈,透光极佳。

赵夜对将作少府并不陌生。

一则年纪小,二则身份尊贵,三则为人亲和,对待工匠从无架子。

再加上每日必到,久而久之,将作少府里的匠人乃至管事,几乎都认得这位公子。

所以他现在进出,连身份验证都不需要,便可首接进入核心工坊。

赵夜担心自己手艺不佳,便请来了两位专精打磨剑刃数十年的老匠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