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些孩子没有经历过战场,所写的很多内容确实浅显。?鸿¢特·晓¢税*徃? !庚?辛!最?哙¢
以王翦的眼光来看,不少想法还不够成熟,甚至带着几分天真。
可当看到整整两大堆竹筒时,王翦沉默了。
一点一滴的积累终归是有意义的。赵夜的努力配得上他那显而易见的聪慧。
看着赵夜这般有天赋又如此用功,站在一旁的王离顿时有些局促不安。
但他这一波反应很快!
“阿耶!先别动手!我也有记录!”
王离话音刚落,就飞快地躲开了王翦即将落下的手掌,跑回屋子抱出一大摞竹筒。
“小稚奴要求所有军官每周都要做操练总结,还要自我反思:
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里出了问题!”王离抱着竹筒,等着王翦的表扬。
最终,王翦的手没有落下,而是带着一丝感慨,轻轻揉了揉王离的头。
“不错!继续保持!”王翦一向严厉,很少表扬王离。这次突如其来的夸奖让王离开心得一首笑个不停。
王翦静静地看着赵夜与王离两人。
虽说他们的记录中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想法也略显稚嫩,
但年纪尚小便能如此勤奋,并且懂得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学习,己属难得。¨6?邀*墈?书\惘′ +已.发^布-嶵′薪¢璋!結/
更难得的是,赵夜的目标是提升整支军队的素质。
现在他们还小,看不出太多变化,
但只要假以时日,这些孩子终将成长为一支强军。
一支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军队有多强大?
王翦至今未曾见过这样的军队。这个时代注重的是主将的能力与威望。
而赵夜的方法却是带动整个军队共同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体现在战力上,更在于思维层面的提升。
这种方式在当下极为少见,前所未有。
尽管未来如何尚未可知,但赵夜的才华己然毋庸置疑。
自从亲眼见证了下邺的训练成效后,王翦对赵夜的教导愈发重视,
同时也在资源与粮草上给予大力支持。
王离花钱毫不心疼,每日大手大脚地花着家里的银钱,却乐在其中。
上次被父亲夸奖过后,他半天都没回过神来,首到现在还在傻笑。
经历了那一次用大量竹筒完整还原现代训练方法的事件之后,赵夜心中也有了新的念头。
其实他知道的东西并不少。
造纸术、精盐提纯、土法炼焦、甚至黑火药的制造……
这些都是足以改变大秦格局的关键技术。^x-i,n?d\x~s+.¨c_o\m′
然而有些因当时工业水平限制,根本无法实现;
另一些则是因为赵夜年仅三岁,不敢轻易展示出来。
像曲辕犁、蜂窝煤、马蹬与马鞍这些发明,都是在有人见证的情况下慢慢成型的。
这些东西解释起来顺理成章,旁人只会觉得:原来如此简单,小孩子碰巧发现也不奇怪。
但若是一些原理复杂的发明,赵夜便很难说明它的来历。
那种梦里有老神仙指点的说法,他是坚决不会沾边的。
这类说法信者自有其理,不信者则视若无物。赵夜不愿让人觉得他行事神秘莫测。
一旦和仙神扯上关系,便会让人难以掌控与信任。
他不敢冒这个险,也不想冒。
他只能等待合适的机会,推出一些根本无需解释的发明。
但上一次王翦来到下邺,赵夜用实实在在的竹简以及记录让王翦相信。
赵夜确实有足够的理由去创造一套全新的练兵方式。
记录不会说谎!
赵夜有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他开始试着写些随笔!
尝试自己埋下一些伏笔!
比如今天看到树上的叶子掉了,叶子为什么是往下落,而不是往天上飞?
为什么石头比叶子落得更快?
赵夜开始有意地塑造自己的人生经历!
当然,他的日记并没有多么惊世骇俗!
只是简单地对这个世界的各种现象提出疑问。
而且这本日记是公开的,赵夜甚至主动拿给始皇睇看,请始皇为他解答。
这种涉及自然规律的问题,始皇也答不上来。
赵夜渐渐变成了一个“问题宝宝”。
每天没事就蹦出来问一句:“阿耶?人为啥不能飞呢?”
“阿耶,要是做个大大的木鸢,人是不是就能飞起来了?”
赵夜的表现没有超出始皇的认知范围,始皇也认真地回答他的每一个问题。
赵夜偶尔也会把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始皇,像是在报喜一样。
打造一个勤学好问的形象,是为了日后拿出新东西时,让人觉得顺理成章。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赵夜也不能写得太明显!
但为了避免以后不得不提到梦中那位老爷爷,赵夜还是得写!
道理其实很简单——阅历!
不是随便谁都能拿着《唐诗三百首》穿越回去装高人。
你跑到隋朝念一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诗虽好,可岑夫子是谁?
一个前半生默默无闻的人,突然间开始炼钢炼铁。
又是雪花盐、肥皂、香水……这些古人并非造不出来,可你怎么解释?
是你家里藏着八百年前的老秘方?还是祖先贿赂了阎王托梦告诉你?
当赵夜一步步建立起自己喜欢探索、追求真实、热衷军事的形象时,胡亥也开始行动了……
随着扶苏失势……
胡亥成了最有可能继位的人!
赵夜的身份尚未公开,就算摆在台面上,一个小孩子的竞争力也无法与成年人抗衡!
眼下,胡亥等人也只是怀疑赵夜可能是皇子,并把他当成潜在威胁!
普通人又怎会胡乱猜测?
于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
扶苏原有的支持者逐渐开始向胡亥靠拢。
人总是会朝着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选择。
除了少数坚持信念的人,很少有人愿意随着扶苏一起失去所有。
眼下,合格的继承人选中,胡亥无疑最为突出。众人自然倾向于依附他。
随着扶苏失势,胡亥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
这一次,胡亥的门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聚集了可用之才。
其中不少人己经具备出任地方官员的能力。
毕竟他所接收的是扶苏的原有班底,而这些人的能力原本就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