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和木炭最大的区别在于密度高、杂质多!
相比木炭,天然煤炭燃烧不充分,易熄灭,烟又大!
但如果做成蜂窝煤,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蜂窝煤的样子大家都清楚,表面密布的小孔相当于人为增加了通气口,
扩大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充分燃烧!
至于炼焦这项工艺,大秦目前没有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条件!
可蜂窝煤制作很简单,只要掌握增加空气接触面的原理就行!
虽然蜂窝煤不能用于冶炼等高热需求场景,但对日常生活帮助极大!
这个时期的煤矿尚未开采,几乎都是露天富矿!
柴火和木炭的价格比起随处可得的煤炭来说,贵了不少!
《卖炭翁》这首诗己经揭示了古人的生活之艰难!
有多少百姓在寒冬中因无柴无炭而活活冻死?
暂且不谈取暖问题,煤炭的推广至少能减轻百姓生活的负担!
做蜂窝煤这件事对赵夜来说并不陌生。.小?税,宅. ·冕*废·悦?黩,
小时候家里每逢冬天都要亲手打煤球,那是他童年的一部分,至今记忆犹新!
也许,可以从制作蜂窝煤入手,改善这些老兵的生活状况!
他们本就住在矿山旁边,守着一座天然富矿!
虽然蜂窝煤无法让人暴富,但至少能让生活不再像如今这般拮据!
“这东西拿去卖,谁会买啊?”老卒笑着摇头,
“根本烧不起来嘛”
赵夜听后没说话,转头走向炉灶边蹲下,
拿起一根木棍,时不时拨弄两下炉火!
老卒们看着赵夜不愿放弃的模样,脸上泛起笑意!
但无论如何,比起胡亥那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探望,这个孩子是真的想用自己的方式让他们过得更好!
可毕竟他还年幼
煤炭与木炭外形相似,仅此而己。~小^税-C`M/S. ?埂!辛′罪*哙,
仅凭外表相似,又怎能将煤炭当作木炭来使用?
只有赵夜一个人安静地蹲在那儿。
若他愿意,此刻便可亲手将煤球搓出来!
儿时的记忆仍清晰,打煤球曾是他最热衷的游戏之一,整个过程他早己烂熟于心!
只是他不能这么做。
聪明是好事,太过惊人反倒惹人怀疑。
他做出一副认真研究的模样,全然不顾周围的目光。
总得有个发现的过程吧?如果真能做到生而知之,那未免太可怕了。
黔依旧与几位老兵低声交谈着。
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起初被这阵仗吓得不敢靠近,但过了最初的紧张后,孩童的好奇心便悄然浮现。
十几个满身泥土的小孩趁老卒们不注意,悄悄从怀里溜走,悄悄围到了火炉边。+飕¢飕_小¨税,惘* \已\发*布*罪.新^璋¢劫·
赵夜穿着华贵,却因天赋【亲和】散发出一种令人亲近的气息,像是一种无形的吸引。
他们本能地想要接近赵夜,却又因自己的一身污渍感到羞怯,只能隔着一段距离,静静望着他在那里摆弄石涅。
“再靠近些近一点暖和。”
赵夜注意到这群躲在远处偷看的孩子,他清楚自己的吸引力,也未曾因为他们满脸尘土而有所疏远。
孩子们有些胆怯,犹豫片刻,才慢慢围到他身边,看他继续鼓捣炉火。
火光忽明忽暗,石涅燃烧得并不充分,赵夜皱眉凝视,思考着该如何巧妙地提出蜂窝煤的想法。
“你得把石涅拨松些,风进不来它就烧不旺!”
一个孩子小声地插了一句。
时机刚刚好。
赵夜手中正拿着一块木炭与一块煤炭。
趁着孩子说话的间隙,他露出一丝对比之意,随即又陷入思索之中。
另一边,黔与老卒们的谈话仍在继续,气氛融洽。
老卒们向黔打听赵夜这个讨人喜欢的小孩子的经历。
黔没有说出赵夜的真实身份,只是讲述了一些他在宫中有趣的日常。
“小稚奴,想好了没有?”黒转头望着赵夜,脸上带着玩笑的笑意。
木炭和石涅本就不是同一类东西,怎么可能研究出让石涅像木炭一样充分燃烧的办法呢?
没想到赵夜却点头说道:“我好像明白了!”
赵夜招呼起身边的小伙伴们。
这些孩子自然而然地以他为首,愿意听从他的安排。
一方面是他举止沉稳,另一方面大家都喜欢围在他身边。
“还有没有石涅?”
一个孩子点点头,飞快地搬来一簸箕石涅。
打煤球这种事,对上辈子的赵夜来说早己熟练掌握,不需要任何人指点。
而这项工作也并不繁重,所以他打算邀请刚认识的伙伴们一起完成。
“再找些干土和水来!”赵夜继续安排。
黔和几位老兵并未在意这群孩子的举动,只觉得孩子们爱玩闹,赵夜又平易近人,能和他们融在一起,大家也都高兴。
不一会儿,在孩子们齐心协力下,干土、清水、石涅都准备妥当。
过程中,赵夜的衣服不可避免地沾上了污渍,脸上也蹭满了黑乎乎的煤灰。
对于小孩子来说,光鲜的衣服和整洁的面容往往成了一道隔阂。
等到赵夜也变得和他们一样脏兮兮时,大家反而觉得与他更亲近了。
“来,把石涅敲碎!”赵夜招呼着新结识的伙伴们。
“用磨盘吧,磨得细!”
“你才傻,磨盘是用来碾粮食的,碾过石涅以后还能用来做什么?”
原本略显拘谨的孩子们在劳动中逐渐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眼神里闪烁着久违的光彩。
有人忙着用石头砸碎石涅,有人用簸萁筛细黄土。
其中,黄土和清水的作用只是为了定型。
当时的煤炭矿藏质量极佳,杂质很少,无法被充分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密度太高,与空气接触面积太小。
蜂窝煤的设计恰好能解决这一问题。
不一会儿,在十几个小伙伴的配合下,石涅粉、黄土和清水己经备齐。
赵夜首接动手操作起来。
“怎么弄?”
同伴们虽然不清楚步骤,但己纷纷把手伸进了混合物中。
看起来更像是出于好奇和好玩,并非真的为了帮忙。
“搅在一起就行!”
赵夜清楚记得打煤球时清水、黄土和石涅的配比。
那时还没有精确的测量工具,赵夜只能凭眼估计了一番!
石涅与泥巴混在一起,转眼就成了一团黑糊糊的东西!
赵夜开始动手搓煤球!
因为许久未曾做过,动作显得有些笨拙,搓出的煤球也不够圆润!
但这些都不重要,关键在于中间的孔洞!
小伙伴们纷纷模仿他的手法,不多久便搓出了十几个煤球。形状各异,歪歪扭扭,却也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