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玄幻 > 家族千年,从开发台湾开始 > 第19章 盛世的华章与暗涌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贞观五年的寒冬,被一场席卷长安的、近乎狂热的胜利之火点燃。,天~禧′暁?税¨徃- !最-欣′漳`结.埂?鑫-快`

生擒颉利、覆灭东突厥王庭的捷报,如同九天惊雷,彻底洗刷了渭水之盟的耻辱,将大唐的赫赫武功推向了开国以来的巅峰!

长安城万人空巷,朱雀大街被欢呼的人潮淹没,“万胜”之声震天动地,昼夜不息。

当朔风稍歇,冬阳难得地洒下一片金辉时,太极宫两仪殿迎来了帝国最盛大的夜宴。

此宴,专为凯旋的将士,尤其是那位立下不世之功的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而设!

夜幕低垂,两仪殿内却亮如白昼。巨大的蟠龙金柱上缠绕着明烛。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龙涎香、珍馐佳肴的香气,以及一种名为“权力巅峰”的、令人微醺的兴奋气息。

李玄身着永兴县公的紫袍玉带,与盛装的九江长公主李姝并肩而坐。

他的位置在宗室勋贵前列,紧邻着几位年长的亲王,足见恩宠。

九江长公主身着繁复华美的翟衣,头戴九翚西凤冠,气度高华,只是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稷儿作为长子,亦被特许出席这等盛典,穿着小小的亲王常服(特赐),安静地坐在母亲身侧,小脸绷得紧紧的,努力模仿着大人的沉稳,一双眼睛却好奇地打量着这从未见过的辉煌景象。

殿内,文武重臣、宗室勋贵、诸蕃使节济济一堂。人人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笑容,觥筹交错,笑语喧阗。

他清晰地“感知”到:

大殿核心处,龙椅上的李世民,气息如渊似海,磅礴的帝王之气中,除了胜利的狂喜,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一切的冷静。

以及对功高震主者本能的警惕与掌控欲!那目光扫过李靖时,虽满是赞誉,深处却如冰锥。.如!雯′惘` !耕!鑫-醉·全!

李靖本人,身着戎装未卸的紫袍,端坐于武将首位。他面容清癯,神色平静,甚至带着几分刻意的恭谨与低调。

勋贵席中,尉迟恭、秦琼等秦王府旧将,豪气干云,举杯痛饮,笑声震得殿梁嗡嗡作响。

他们的气息炽热如火,是纯粹的胜利喜悦与对李靖的由衷敬佩。

文臣一列,房玄龄、杜如晦等老成谋国者,笑容得体,眼神深处却带着对战后安置、权力平衡的深深思虑。

魏征则眉头微锁,似乎在酝酿着什么谏言。

世家门阀的代表们,如清河崔琰,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恭贺笑容,举杯向李靖致意,眼神却如同冰冷的毒蛇,在李靖身上、也在李玄身上扫过。

充满了审视、嫉妒与一丝幸灾乐祸的寒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更远处,那些来自西域、漠北的诸蕃使节,震惊、敬畏、谄媚、恐惧……种种情绪混杂,如同浑浊的溪流,汇入这喧闹的殿堂。

“诸位爱卿!”李世民的声音响起,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喧嚣。

他端着金樽,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李靖身上,带着无与伦比的帝王威仪与激赏:“今夕之宴,为我大唐横扫漠北、生擒颉利的旷世奇功而设!

为我大唐浴血奋战、扬威域外的忠勇将士而设!更为朕之股肱,代国公李靖——此役首功之臣而设!”

殿内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陛下圣明!代国公威武!”

李世民走下丹墀,亲自来到李靖席前。李靖慌忙起身,躬身行礼。

李世民亲手扶起他,将手中的金樽递到李靖面前,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药师!卿以三千轻骑,蹈不测之地,涉万里之险,首捣虏庭,擒其名王!

此功,虽古之卫、霍,亦不能及也!此酒,朕敬卿!敬我大唐所有浴血边关的将士!饮胜!

“饮胜——!”殿内群情激昂,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

李靖双手接过金樽,一饮而尽,随即深深拜下:“臣惶恐!此乃陛下天威所至,三军用命之功!臣何敢贪天之功!

唯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他的姿态谦卑到了极致,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w_e*n_x^u-e,b~o·o?k′.,c.o¢m¢

李世民满意地大笑,亲手扶起李靖,环视群臣:

“传朕旨意!擢升李靖为尚书右仆射,赐绢万匹,金五千斤,实封五百户!其麾下有功将士,着兵部、吏部论功行赏,不得有误!”

又是一片震天的谢恩与颂圣之声。

丝竹管弦适时奏响,身着霓裳羽衣的宫廷舞姬鱼贯而入,身姿曼妙,翩跹起舞。

珍馐美味流水般呈上,琼浆玉液斟满金杯。大殿内气氛愈加热烈,仿佛一派君臣相得、西海升平的盛世画卷。

然而,李玄端坐席中,紫袍下的手却微微握紧。

李靖被封右仆射,看似位极人臣,实则是明升暗降!兵权被收,调离了最核心的军事决策层!

李世民那看似恩宠的笑容下,是帝王对军权不容置疑的掌控!

世家门阀投向李靖的目光,嫉妒之外,更添了几分“兔死狗烹”的冰冷嘲讽。

投向李玄的目光,则带着更深的审视——这位同样功高、同样位尊的驸马爷,会是下一个吗?

魏征几次欲言又止,显然对如此厚赏一位手握重兵、新立盖世奇功的武将有所忧虑,但最终在房玄龄的眼神示意下按捺住了。

九江长公主轻轻握住了李玄桌下的手,她的手心微凉,传递着无声的担忧。稷儿似乎也感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往母亲身边靠了靠。

酒过三巡,李世民似乎兴致极高,他端着酒杯,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李玄身上。那目光深邃,带着一丝玩味,更有一份不容抗拒的意志。

“永兴公,”李世民的声音带着几分醉意,却字字清晰,“朕记得,当年渭水河畔,你于万军之中,一槊刺穿突厥悍将咽喉,救朕于箭下!

其勇烈,犹在眼前!今日李卿荡平漠北,永绝北患,亦是壮举!

你二人,一为朕之股肱,一为朕之妹婿,皆是我大唐擎天之柱!”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豪迈:

“李玄听旨!今北疆己定,然百废待兴!你司农寺卿之职,关乎社稷根本!朕命你,即日起,统筹北疆新附之地屯田、安置流民事宜!

务使新土归心,流民得所!所需钱粮、人手,六部诸司,皆需全力配合!

朕要看到,明年此时,阴山之下,亦有我大唐‘贞观犁’翻开的沃土,亦有金黄的麦浪!

轰!

这道旨意,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殿内瞬间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压抑的议论声。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李玄身上!

北疆屯田!安置流民!这绝非易事!那是刚刚经历战火、胡汉杂处、天寒地冻的广袤之地!

牵扯到复杂的民族矛盾、物资调配、军队协调,稍有不慎,便是劳民伤财,甚至激起民变!

这哪里是恩典,分明是一个烫手山芋,一个巨大的泥潭!成功了,功劳未必显赫;失败了,便是现成的替罪羊!

更微妙的是,皇帝在盛赞李靖灭国之功后,立刻将这块难啃的骨头丢给了李玄这位“妹婿”,其用意耐人寻味。

—既是在平衡朝堂,也是在考验这位同样位高权重的驸马爷,更是在无声地提醒所有人:

开疆拓土固然荣耀,但稳固根基、安抚生民,才是真正的“固本”之道!而“固本”,正是李玄的职责,也是其子“李稷”名字的寓意所在!

李玄心中瞬间闪过万般念头。

他清晰地感受到李世民目光中那深沉的期许与冰冷的审视,感受到殿内勋贵们的愕然、世家门阀的幸灾乐祸如崔琰嘴角那抹转瞬即逝的冷笑,也感受到妻子骤然收紧的手指传递的担忧。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股纷乱的情绪压下。他离席,行至御前,深深拜下,声音沉稳有力,如同磐石:

臣李玄,领旨谢恩!陛下以新附之地、流离之民相托,乃臣司农之责,亦臣分内之事!

臣定当竭尽驽钝,效仿贞观犁深耕之志,使我大唐之犁,深植于北疆沃土!

使流离之民,得享太平之暖!不负陛下重托,亦不负‘永兴’之名!

他的回答,没有豪言壮语,却字字千钧,将皇帝的“烫手山芋”巧妙地接住。

并再次点出了“贞观犁”与“永兴的核心价值,表明自己会以务实耕耘的态度去完成这艰难使命。

“好!”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似乎对李玄的沉稳与表态十分满意,大笑道,“朕信你!永兴公,满饮此杯!”

李玄接过内侍递来的金樽,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入喉,如同北疆凛冽的风。

丝竹再起,舞袖翻飞。宴会的气氛似乎重新热烈起来。

但李玄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己从长安这看似安逸的“永兴”之地,被推向了北疆那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土”。

他坐回席位,轻轻拍了拍妻子冰凉的手背以示安抚,目光扫过身边懵懂却努力挺首脊背的儿子李稷。

帝国的盛宴仍在继续,华章之下,新的棋局己然展开。而他李玄,将带着“贞观犁”的意志与“永兴”的责任,再次踏入那片需要他用智慧和力量去“固”守的疆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