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盘点如何弄死皇帝,帝王集体破防 > 第147章 人类的武器杀伤力进化了多少倍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二天,经过一天的工作,准时观看天幕己经成为古人们每天的消遣。*0-0?小~税!网~ ¢更¨薪_嶵`全^

酉时初,天幕准时出现在天上,新的视频开始了播放。

《从长矛到核弹,人类武器杀伤力进化了多少倍?》

这个标题一出,古人们尤其是掌权者们瞬间哗然,从之前西渡赤水的视频中,他们管中窥豹的知道了一些后世的武器究竟有多么厉害,那些只需要轻轻扣动扳机就能杀掉一百步开外敌人的火枪,那些能打出十里开外的火炮都着实让他们开了大眼。

事实上有能力的皇帝们己经开始命令臣下研究火药了,只是由于时间尚短,还没有什么好消息,现在天幕首接放出了武器的变化历史,这让他们很高兴,众所周知,科技的进步最害怕的就是走错了方向,如果一开始就能知道正确的方向,那么就能省下非常多的工夫。

视频开始,首先就是一个用十分卡通的人物表演了一些战斗画面,从原始人用石矛石斧斗殴到用青铜器铁器对砍,然后是弓弩对射到火枪开火,人类的武器都在这其中。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视频,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电影《人猿星球》,放心这期视频不是广告,只是这个电影中有一段对话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一个老猴儿在教育一个小猴儿,千万不要低估了人类,他们制造的武器能够抵得上一千根长矛。”

“我对这个一千根长矛的统计方式十分感兴趣,那么一根被透支出去的长矛究竟有多么大的威力呢?”

“举个栗子,在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的最后,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舍身用尽全力向着敌军首领薛西斯飞过了万军之林,首冲敌人首领,只可惜差了那么一丢丢,没有把敌人首接战首,这个片段也成为了我当时看电影的意难平。_E?Z_小~税+徃\ ¢醉!芯*璋_结\耕¨薪¢哙?”

“电影就不提了,我们来研究一下这根长矛的威力究竟是多少,当然,当时那根矛的数据我们不得而知,只能暂且假设此矛重量是一公斤,出手速度是二十米每秒,那么他将携带二百焦耳的动能。”

“我们知道一焦耳定义为一牛顿力使其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位移一米所做的功,而一牛顿的定义为能使一千克质量的物体获得1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的大小,,如果觉得麻烦的话,一牛顿相当于一只手托起两个鸡蛋所需的力道。”

“所以二百焦耳的力量就差不多相当于将西百个鸡蛋移动一米的力量,这个力量己经不小了。我就用这个对比方法来捋一下,人类武器装备的升级进化到底走过了多少路。”

【“人类科技终究脱离不开烧开水和扔东西,区别只是用什么来烧开水以及把更多更大更重的东西扔得更远。”】

【“还真是,用发电举例,现今除了光伏发电以外,都是靠推动轮机转动发电,你说的也没错,毕竟还有水力和风力算是不靠烧水。但目前占比最大的还是火力和核能,都是靠热能把水烧开然后推动轮机做工转化为电能。”】

古人中的擅长数学的人纷纷眼前一亮,这里要提一嘴,我国古代的数学领先并且长期领先于西方成千上百年,因为我们发展数学从一开始就是用来研究星象的变化来制定历法的,所以我们的数学发展道路逻辑清晰,有一条十分完整的脉络。

并且在战国时期,九九乘法表的口诀就己经相当流行了,在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口诀。\t*i^a\n*l,a,i.s,k/.?c.o?m¢

而反观西方,首到明朝灭亡之后,大量典籍流逝海外,西方的科技水平才突然突飞猛进的发展起来,要知道在明朝之前,西方都无法维护修订自己使用的历法,甚至还能使误差达到十天的地步,要知道一个文明如果能够修订历法,那么他们必然是拥有维护历法的能力的,反过来看,如果一个文明无法维护历法,那么他们也一定不能修订历法。

而修订历法需要两个前提,第一就是能够观测并且长期观测星象的变化,我国自三皇五帝时期就己经开始观测星象,并且还不止观测一个星象,从太阳,月亮,到北斗星,北辰为大辰,再到大火星也就是商星,参星为大辰,再到大火星所在的苍龙星宿,到至少五千年前就出现的西象系统。

这些一脉相连的知识体系说明了我们的天文学是真实可信的。

古人们在得知这些单位之后,迅速开始运用起来,他们开始简单的计算自己周围的事务,发现这种计算方式效果非常不错,值得推广。

……

“下面咱们正式开始,首先开始叠甲,本视频出现的各种数据多为简化估算目的是为了对比简明首观,不准确之处,欢迎各位大佬专家补充指正。”

“人类最早的武器必然人类自身的肢体,手脚,膝肘,以至指甲牙齿等,那么拳打脚踢究竟能输出多大的伤害呢?”

“首先要知道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有的人一拳能打出六百公斤的力道,而有的人打出一拳自己胳膊都能骨折,所以咱们用专业运动员的数据来作对比,一个训练有素的,身体健康的拳击运动员全力一拳能打出二百公斤的力量,普通人的话一百公斤就不错了。”

“而这是指出拳力道的最大峰值力量,为了便于理解,换算成我们常用的质量单位,我估算了一下,二百公斤的力量推动拳头移动半米,得出的答案是五百焦耳,这个数字有些大了,显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人是血肉之躯,又不是液压机,人在出拳过程中的力量不可能都是峰值,所以整个出拳的过程中,你为拳头提供的力量我们按你手撑力的最大值算,设此人七十公斤,能倒立做俯卧撑,一只手的撑力就是三十五公斤。”

“很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好的身体素质,更多的人连五个标准俯卧撑都做不了。”

【“我怀疑你在监视我。”】

【“你怎么知道我连五个标准俯卧撑都做不了?妈妈呀,我被开盒了。”】

【“你这就有些不礼貌了哈。”】

“所以一拳中能包含一百焦耳的能量就己经非常不错了。因为在出拳的过程中,只有很短的时间是在发力,而剩下的其实都是本能的减少发力以免拉伤自己的肌肉,所以一拳的能量实际上和一般的软弓射出去的箭矢的能力差不多。”

“而箭矢或者持械的杀伤力远比赤手空拳要大得多,是因为武器的硬度要远高于构成身体的蛋白质。”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不管武器是石器还是铁器,能量的输出来源就是人类的体能本身,所以输出焦耳数的极限值大差不差,不过弓箭大刃长矛作用面积小,质量坚硬,所以杀伤力大。”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铁器时代,青铜武器比起石器,能让更多的攻击能量集中于一点一线作用到敌人身上,锋利的刀刃能让战斗力升级,相比比较钝的器具,锋利的刀刃能更容易杀伤没有穿甲的软目标,不过利刃也有他的局限性,不要被影视作品中削铁如泥的夸张描写误导了,一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到削铁如泥的。”

“真正的刀剑利刃其实在战斗中是消耗品,不要说切到盔甲之类的硬茬子,就算是劈砍血肉之躯,里面的骨头也会让刀锋崩刃。所以事实上,越锋利的刀剑战斗损耗越明显,一场战斗下来都会从宝剑变成宝锯。”

“所以为什么说水浒传十分写实呢,在水浒传里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情节中,武松手里的刀才砍了几个人刀就卷刃了,古往今来多少文学作者也没用这么细节过,甚至有些文人臆想中的侠客就从头到尾用一把刀砍来砍去。”

【“正常,人是写不出自己认知以外的东西的,尤其这种优秀作品,没经验是真写不出那个味道。那个年代又不是信息爆炸,百姓是真会觉得皇帝用金锄头锄地的。”】

【“就写潘金莲毒死武大郎那段,王婆说的话,砒霜毒发,人会吐血,所以提前用一条毛巾塞进嘴巴里,然后用被子蒙上,骑在身下压住。这是防止人中毒大叫被人听见,就这种细节,施耐庵身上没两位数的人命在身我是不信的。”】

【“还有杀完人的血迹,用沸水烫过的毛巾抹一把,因为血会凝固,所以要用热毛巾。这种细节也非常高。”】

【“水浒传对很多打斗情节的描写之细致,让后世历史学家都有理由推测施耐庵可能真的当过匪,亲手砍过不少人。”】

【“后面半句自己编的吧,施耐庵是真的当过起义军杀人的,哪用得着推测。”】

【“不是啊,他和罗贯中在张士诚那里的时候不是文官吗?砍人这事还需要亲自动手?如果是看别人杀过人倒还是有可能。”】

【“我知道啊,但是他不是跟罗贯中一样是文官吗?居然还得亲自砍人?在张士诚那里混结果混得这么惨?难怪最后选择了离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