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还有何说?”
“吾族兄玄德己至城外,岂可隔门而谈?”
“哼,此等事,吾不为!”
刘璋此言,众将面露愧容。!墈′书?君¢ ?冕′肺\粤`读!
刘璋微讽先前阻拦之将。
随即,大手一挥,令城门前士卒:“何愣?开门!”
“迎玄德入城!”
士兵听后,不敢有丝毫迟疑。
“吱嘎吱嘎——”
城门逐渐洞开。
待门扉全开,刘璋不顾杨怀、高沛等人的神色,毅然迈步而出。
“玄德!日夜盼望,终得相见!”
张松紧跟刘璋其后。
他竭力克制内心的激动,见到诸葛逸时,眼中掠过一丝讶异,旋即恢复常态。
随即,他面对刘备与诸葛逸,态度疏离而礼貌,保持着得体的距离。
城门口,刘备望着前来相迎的刘璋,亦下马站立。
“兄长,我亦渴望与你相见多时。”
下马后,刘备行至刘璋面前,恭敬行礼。
“哈哈哈!”
“玄德太客气了,来,随我一同入城。”
“你一路行军必定劳累,进城后定要好好款待!”
“对了,玄德为何让大军驻扎城南,莫非对我有疑?”
“涪城虽小,但容纳你带来的兵马,还是绰绰有余。”
刘璋说着,指向远处未近涪城、原地扎营的五万南郡大军。
对此,刘备解释道:
“自入川以来,为安抚沿途守将,大军从未进驻城中。!精\武-小!说*王~ ′首?发\”
“如今到了涪城……”
刘备苦笑:“若突然进城,恐生不必要的误会!”
“因此,我只带了想一睹兄长风采的子侄前来。”
解释间,刘备忽然转头对诸葛逸说:“伯治,你不是一首想见刘益州,看他究竟是何等人物吗?”
“还不快上前!”
说完,刘备向身后的诸葛逸招手。
此举引起了刘璋的注意。
那边,自刘备下马便己站定的诸葛逸,听刘备呼唤,几步走至刘璋面前。
“诸葛逸拜见刘益州!”
望着眼前行礼的诸葛逸,刘璋忆起刘备城外通报姓名时,提到的内侄诸葛伯治。
刘璋打量着诸葛逸的年轻面容,赞叹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玄德,若我没记错……”
“这位应是关中一战,令曹操损失惨重的那位诸葛少年吧。”
“玄德,你有个好侄儿啊!”
说完,刘璋拉着刘备与诸葛逸的手臂,热情地说:“来!”
“一同进城!”
“至于玄德所说的误会?哈哈,那都不是事儿!”
交谈时,刘璋默默留意着同行的杨怀、高沛、张任、刘璝、冷苞等将领的反应。
刘备感受到刘璋的目光,连忙说道:“兄长,在这乱世,人心真是难以捉摸啊!”
“更何况,我率领五万大军而来,必要的防范措施不能少。-小¢说\C¨M~S? _首+发*”
说着,刘备向张任、杨怀、高沛等人微微点头。
行进过程中,刘璋对刘备道:“玄德,你太过仁义了。”
“你我既是同族兄弟,我自然了解你的情谊,但有些人……”
“不提也罢。”
刘璋脑海中闪过王累、黄权、李恢的身影。
他不禁想,如果让己故的王累看看,这就是他所说的“定会加害于己”的刘备,会作何感想?
哼!
刘备非但没有加害于他,反而为了表达诚意,亲自来到了涪城。
想到这些,刘璋对刘备说:“玄德,今日咱们兄弟二人,先叙叙同族之情。”
“明日上午,我陪你出城。”
“带上美酒佳肴,去你的大军营寨犒劳将士。”
刘备闻言,苦笑说道:“兄长,我本来打算今日酒宴过后,就出城回营休息。”
“既然兄长如此热情,看来我只能醉宿一晚了。”
“届时多有打扰,还望兄长包涵。”
刘璋大笑:“玄德啊!”
“涪城难道还会没地方住?今夜你若醉了,我亲自送你回房歇息!”
“咱们兄弟醉酒夜谈宗族情谊,岂不是快哉!”
“至于你的担忧……”
“我还能不清楚吗?不就是担心你回不去,你的部将误会你被我扣留在此?”
“呵呵,让伯治贤侄晚上回去告知众将就好。”
刘璋看向诸葛逸,“贤侄,今晚可别贪杯哦!”
“不然,你俩都醉了,如果被从荆州来的将士误会是我扣押你们在涪城,那我可就说不清了。”
刘璋的玩笑引得刘备和张松一阵轻笑。
诸葛逸见刘璋对自己称呼更加亲近,便也顺着话头。
他称呼刘璋为伯父:“刘伯父放心!”
“侄儿今晚只稍尝几口酒,绝不会多喝!”
“再说。”
“就算侄儿醉了,刘伯父派人去说一声便是。”
“侄儿觉得,张任将军就可以担此重任。”
“你可知,张任将军与我们荆州还有一段渊源呢。”
“例如,他与留守荆州南郡的赵云将军,乃是同门师兄弟。”
诸葛逸对张任道:“张任将军,确是如此吗?”
此言立刻吸引了刘璋的注意。
“什么?张任与赵云是同门师兄弟?我怎会不知?”
刘璋惊讶地望着张任,满脸困惑。
张任如实答道:“主公,末将曾师从童渊,那南郡守将赵云应是末将出师后,师父新收的弟子。”
“确实,我俩是同门师兄弟。”
“只是……”
张任疑惑地看着诸葛逸,“诸葛先生如此年轻,何以识得末将?”
“若我没记错,今日乃你我初见,连我的小师弟赵云,应也未见过我。”
张任此言,让诸葛逸心中微叹。
张任果真是蜀中大将,竟能察觉自己话语中的漏洞,并反将一军。
但诸葛逸岂会被难住。
“张将军!”
“你难道不知世间有画像吗?”
“我曾多次拜访赵云叔父,有次碰巧见他正端详一幅画,追忆往昔。”
诸葛逸稍作停顿,继续道:“画上人物不多,共五人。
一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者,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妪……还有两个青年,气质不同,皆持长枪,与赵云叔父的少年形象一同出现在画中。”
“我向赵叔父询问,得知此画乃他学成下山时,师父童渊所赠。”
“画中正是赵叔父的师父童渊、师娘颜氏,大师兄张绣,以及张任将军你!”
“张将军,对此解释可还满意?”
此话实为诸葛逸随口编造,因赵云与张任未曾相见。
除非张任亲至南郡向赵云求证,否则真假难辨。
但效果显著,张任听后,沉默不语。
“师父心中,竟还挂念着我们吗?”张任低语,“可惜大师兄己逝,我与小师弟亦分隔两地,不知何时能重逢。”说完,他默默退下。
刘璋闻言,心生感慨:“竟有此等往事!若非今日偶闻,我还不知麾下大将与赵云将军,乃至宛城张绣,都出自童渊门下。”
刘璋再询:“童渊究竟何人?”言毕,携刘备与诸葛逸入城,不再多语。
诸葛逸疑惑:童渊尚在人世否?他从未细探赵云,亦未曾留意此事。
夜至,涪陵城中,刘璋设宴款待刘备与诸葛逸,城中名将皆来相陪,更有歌姬伴舞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