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黛悄悄走进房内,问他应该如何的时候,他叹了一口说道“走吧,去县衙看看。?微_趣~暁-税′ /更.鑫′罪¨哙.”
“县衙?那岂不是要暴露身份了?”
“无妨,此去凉州还要经过几个县,刚才老先生说渭洲城的状况在西北几个县里还算是好的,而且渭洲在赈灾款刚拨下来时,还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的,直到一个月前才入不敷出的,想必渭洲县令并不是如此贪淫无度的人。我想先去会会他,也许他是个可用之人。”
薛梦松的一番分析深入浅出,童黛佩服不已,刚入城她就被这样的荒凉搅得毫无头绪,她从前只在电视剧里看过这样的情景。
想当初大学时代,为了减肥,她节食过几餐,每日就靠着水果艰难度日,一天下来毫无精神,一周过去整个人都萎靡不振。餐餐吃水果尚且如此,而渭洲城的百姓大多已有近一月靠着清水粥度日,身体情况可想而知。
方才在饭桌上,一碗热腾腾的热汤面,老人不顾烫口三五口就吞咽下肚,临走他们给了他几个烧饼,他千恩万谢后才收下。
薛梦松看她想事想得入神,一会皱眉,一会嘟嘴的样子十分可爱,所以不忍打扰,过了许久才刮刮童黛的鼻梁问道“想什么呢?如此入神。?兰^兰¨文`学` ?首*发~”
“没什么。”她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头道“只是觉得我平时太浪费粮食了。”
“这你大可放心,无论你如何挥霍,平淮侯府都招架得住。”
“不是……我知道侯府有钱,可是……”
“好了,别说了,我明白。”
他捏了捏她的脸颊,食指和拇指分别抵在她两边的嘴角,轻轻向上一提,才让童黛露出了个难看的笑容,然后柔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去完县衙,我会尽我所能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 地名皆为虚设,与三次元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第13章 13
渭洲县令陈茂见到高远送进县衙的令牌惊慌失措,他穿戴整齐带着随从走了几里到客栈亲自接他们到了府衙。~x+i_a.o^s¢h¢u^o/c,m-s?.*n.e¢t′
在县衙的后堂里,薛梦松很自然地坐在了高位,童黛一身男装打扮,所以她跟在薛梦松身后走进会客厅时,任青如抢先一步坐在了薛梦松身侧的位置。
童黛皱皱眉只得转向朝高远走去,两人一同站在了薛梦松身边。
陈茂拱手作揖说道“下官不知侯爷视察本县,有失远迎,还望侯爷和夫人宽恕则个。”
薛梦松一手把玩着腰间的翠玉,假装不经意地问道“你可知道我为何事而来?”
早在高远示出令牌时,他就猜到了他们是为赈灾款一事而来,此刻他仍佯装镇定地应答薛梦松的话,可背后早已被冷汗浸湿。
“下官不知。”
“不知?我问你,渭洲城为何随处可见难民?朝廷早在三月前就拨下一笔丰厚的赈灾款,西北各县衙按照上报的灾情各有拨款。我们进城后,私访过几户人家,听闻城中已有一月没有设棚施粥了,米店也关门一月之久,这些你该如何解释?”
听到薛梦松一一数出罪状,他豆大的汗珠从官帽里渗出,而他末尾提高音调的发问更让他吓得跪倒在地。
陈茂寒窗苦读二十余载终于考中进士,但由于家境贫寒,没有疏通吏部官员的钱财,所以被派到了偏远的西北小县当县令。
他也是贫苦出身,所以他走入仕途前,曾在夫子庙里起誓为官一日便为民一天。
在出任县令后,他也确实如此,县里的大事小情他都亲自过问,无论是城内的百姓还是县外的村庄他都烂熟于心。
不过五年的时间,渭洲由一个闭塞的西北小城成了西域来往通商的一个必经之地。
百姓为他签署了联名信,夸耀他的政绩,可他还是没能够等来升迁的文书。
就是这样的一个难得的清廉父母官在旱灾面前也犯了难,他在取得第一波拨款的那一日就买下了米店的所有储备,设立粥棚,分发给孤寡老人。
维持了不过一月,第一波赈灾银就用完了,他又上书给西北首府请求第二次拨款,可文书走了三日,不见回音,半月过去了,文书连发了五封还是毫无音讯。
无奈之下,他只得带着衙役亲自去讨要赈灾银,可在幽州的半月里,他连幽州县衙的大门都没进去过。他灰溜溜地回到管辖地,此刻渭洲的储粮和库银已全部耗尽。
在这期间,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奏请赈灾款的文书必须先送至幽州府,再由幽州府一并向上递交。面对灾情难民他无能为力,面对强硬的幽州府他更是有苦说不出。
临近县衙的同僚告诉他,他已找到了通路,可以一起投奔幽州知府。
迟迟不见的赈灾款和紧闭地知府大门,他已然猜出大概。他在家苦恼了多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思索了许久,狠下心决定和同僚一起投奔幽州知府。
就在临行的前一天,他整理书房无意翻到了寒窗苦读时写下的治国策,他走到祠堂面对圣人位,感慨万千,最终还是没能迈出这一步。可他徒有一腔热血,面对渭洲的每况愈下毫无办法,他只得学习幽州府紧闭他渭洲的府衙大门,如坐针毡地坐在后堂听着府门口的擂鼓声。
今日,薛梦松的到访他又惊又喜,他虽然在任五年,未取过朝廷、百姓一针一线,但此次赈灾款一事他人微言轻,不过是个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喜的是这每日尖刀磨心的日子总算到头了,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他不用每日为此担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书群小说网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