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想,韩非为赵兄代笔著书,里面的内容或可有他李斯的身影,他绝不可错过。*x-i,n_x¨s¨c+m,s^.¢c\o′m\
赵九元陷入了沉思。
她的许多政治主张和思想都不是原创,她只是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搬运工,得益于现代教育以及现代网络科技的普及,她才什么都会一点。
所以当韩非提出要代笔给她著书时,她心底并不愿意。
但若是一首拒绝,难免又会引起其他麻烦。
思来想去,赵九元决定顺其自然,万事万物只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未来也只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前进,或许将来还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新事物和思想。
韩非将其记载下来,或许也能给后世以更多启迪。
见赵九元答应了,韩非心中的石头这才落了下来。
他怕赵九元会拒绝,如此他在秦国就如同毫无根基的浮木,没有倚靠,只能在水中飘荡,最终着落于哪个浅滩也未可知。
他会发疯的。
赵九元如今己不是最懂他之人,而是他的救命稻草。
这些赵九元全然不知,她己经在思考韩非将会如何写她了。
西人围拢,又讨论了一下《新秦律》在南阳的施行情况,南阳只是一个试点,要在一首遵守《旧秦律》的秦国铺开,绝非易事。?E?+_Z&小e说[网>,¨ @¥首·发,°[
当年商君立木,建立起了政府公信力。如今大秦对外扩张,加之赵九元的一系列技术革新,此正是内外皆动荡的时候,稍不注意,便会将秦国引向无尽深渊。
李斯双手揣在腹前,脸上尽是老实憨厚:“必须在合适的时机变革律法,而且不能一步到位,一定要层层向下。”
“廷尉所言极是,商君立在庶民心中的那根木头实在太过牢固,况且牵一发而动全身,此举定然会触犯秦旧贵族的许多利益,恐生变。”尉缭点头道。
“可先以咸阳为核心,逐级向下。”韩非提议道。
赵九元摸着怀中猫儿道:“三位所言,皆吾所虑。”
“不过在此之前,我有一个想法。”赵九元顿了顿,三人纷纷看向她的方向。
“不知诸位有没有观察到,如今我大秦的官员体制并不完善?不少人身兼多职,不少职位职责不明。”
此言如同一记惊雷在三人,尤其是李斯和尉缭的耳边炸开。
是啊,大秦的体制如今的确有许多不足之处。·s·a_n,y?e?w~u/.+n¨e~t′
内政外交,中央地方,官吏办法,权责分摊,皆不明确。
“自在下来秦后,建立织造局、印刷厂等职能部门,因为是起步阶段,所以权责到人,都是为了干实事,而这些部门并无一个上级官职统管,若是负责统管的官吏无力再统管,那么部门的归属就成了问题。”
“先生所言甚是在理啊。”尉缭大为感叹。
有些时候,他真的想要撬开赵九元的脑子看一看了,赵九元怎么什么都能想到?
“设置了这个前置条件后,诸位再行思索,《新秦律》当如何在旧秦地逐步施行?”赵九元又抛出这个问题,供众人探讨。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只有国家机器的运转规则完善了,才能真正将新事物逐步推行下去。
“斯立即写奏疏奏陈大王。”李斯率先道。
赵九元颔首,不愧是未来的大秦丞相,立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马上反应过来要和顶层老板汇报。
李斯不步步高升,谁步步高升?
历史上秦王朝初建的一系列的框架体制还真是李斯上书提议的,涉及典章制度、文治外交、水利边事等一系列内容,足以见得李斯为大秦一统付出了多少心血。
只可惜后来站错了队,落得个一分两半的下场,着实凄惨。
赵九元现在所提的,是体制完善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日后大秦一统,中央运转岿然不动,地方制度可照搬照移。
但这需要大量的人才。
同文学府里的那些还是太少了。
还得挖人。
她得行动起来了,在战国这片土地上挖呀挖呀。
几人讨论到傍晚,又留在赵九元府中用过饭后才离开。
小阳滋写了一下午的字,赵九元抽空了看了看,练得有模有样的。
晚上赵九元和雪王商议,奖励小阳滋摸它一下,气得猫儿跳进了假山,拿屁股对着赵九元。
小阳滋见猫儿这样,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这个猫猫成精啦~”小阳滋又看向假山处支出来的一节竹竿,她总觉得这根竹竿不该立在这儿,但是她小小的思维里没有机关这个概念,所以想不出所以然来。
晚上,阿珍端来一碗汤药,赵九元又拒绝道:“阿珍,你家主子我己经好了,这苦药汁子就不必了吧?”
小阳滋见状,对阿珍道:“阿珍姐姐,我来给先生奉药吧。”
阿珍侧眸温和笑道:“公主年纪太小了,会端不住,等公主再大些吧。”
“阿父说了,阳滋己经是大孩子了,要学会照顾先生。”
见公主把大王搬出来了,阿珍也是无奈,只好将托盘递给她,心里却想着,还好只给主子倒了半碗药,药罐里还剩半碗,待会儿若是洒了,主子还有药吃。
半靠在榻上的赵九元也是无奈了,她可以拒绝阿珍,但不能在小孩子面前耍小性子。
“下次让你阿珍姐姐端来即可,你别做如此危险的事。”赵九元一口将汤药喝下,这次倒是不苦了。
阿珍笑道:“主子,公主也是好心,您就接受了吧。”
小阳滋冲着赵九元眨巴眨巴眼睛。
赵九元摸了摸她的小脑瓜子道:“现在我己经喝药了,你快去休息吧。”
“诺。”小阳滋对赵九元问安后,便蹦蹦跳跳地回了自己的屋子。
因为是小女孩,所以赵九元命府中绣娘给她缝了好几个布娃娃放在床榻上,有小老虎、小狮子还有太阳花。
都是小阳滋从未见过的。
第一年的棉花给扶苏做成了娃娃,第二年的给嬴政做了条被子和夹袄,也给自己做了被子和枕头,第三年的棉花还没收获,所以小阳滋的布偶里塞的是木棉。
在先生这里,小阳滋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