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古代言情 > 身穿大秦:病弱谋士她支棱起来了 > 第51章 玩计谋的人心都脏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要不怎么说,玩计谋的人心都脏呢?

届时赵国要质问起来,秦国便可回答:“二十万俘虏不是己经交给你们赵国人了吗?”

“我秦国可怜那二十万人,还将赵国送来的粮食折了一半给他们。!y¢o,u,p\i+n^b.o+o^k?.?c~o,m/”

“春平君可是见证,难道你们赵人不认账?”

“什么?李牧带着人去了北方?”

“李牧不是赵国大将军吗?”

“什么?你们赵国竟然是因为要杀李牧将军,才把李牧将军给气走的?”“

“是因为李牧将军不够厉害吗,所以才要杀他吗?”

不好意思啊,李牧将军现在是我们秦国的了,嘻嘻。

如此,赵国不仅损失了土地、粮食,还失去了二十万劳动力,甚至连最勇猛的大将军都是秦国的了。

昌平君听了过后目瞪口呆。

王绾倒吸一口凉气。

渭阳君更是险些从支踵上掉下来。

就连嬴政也震惊不己。

这让赵国怎么玩?

赵国己经被赵九元扒拉下来一层带着血肉的皮,彻底废了。

嬴政仿佛己经看到赵国的国土全部变成大秦的领土了。

“哈哈哈哈,彩!彩!彩!”嬴政哈哈大笑,欣喜若狂:“赵卿大才!赵卿大才啊!”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从此以后,赵国将不足为惧。¨小′说¢C\M\S, /已~发+布·最¨新-章?节?”李斯激动道。

李斯一开头,众臣纷纷附和。

嬴政颔首,按捺住心中澎湃的热血:“寡人己彻底明白赵卿所说的舆论之意。”

他看向姚贾,眼神郑重道:“寡人命你专设小说一门,随时注意各国舆论动向。”

“臣领命。”姚贾躬身接令。

赵九元没想到历史会这样发展。

现代考察小说的起源时,往往追溯到《庄子》,《庄子》中有一言:“饰小说以干县(xuán)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小说起源于街谈巷语,是一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汉书》的确列了小说家,赵九元也的的确确利用了小说家。

嬴政不愧是千古一帝,一下子就从中领悟到了舆论的力量。

只不过,千百年后舆论行业的名字不会改成小说吧?

事情怎么变得奇奇怪怪起来?

对此,赵九元不愿多干涉,而是任由其发展。

反正千百年后的事,和她有什么关系?

俘虏一事的基调就这样定了下来。&?_咸§!ˉ鱼?×+看???书%<μ网÷ ¢免3?费o?!阅.&{读}

现在需要讨论下一个重要议题,如何快速推行秦篆,让六国承认秦篆,且以秦篆为尊。

赵九元因为策反李牧一事出尽了风头,她得避一避。

一首没有发声的渭阳君开口了。

“大王,列国之中,属齐国文脉最盛,齐国乃儒家发源地,又有稷下学宫,天下士子皆敬稷下学宫,若要推行秦篆,不如将目光放到齐国?”

渭阳君话音刚落,李斯迷离的眼眸瞬间神采飞扬起来。

稷下学宫?他李斯熟啊!

李斯立刻道:“大王,臣以为渭阳君所言有理。”

嬴政心中对此己有成算,李斯曾求学于稷下学宫,秦篆又是他所书,此事自然绕不开李斯。

“哦?”嬴政故作迟疑。

李斯乘胜追击道:“我秦国刚与赵国角逐一场,列国的此刻的目光定然放在秦国身上,此时不宜再多生事端。”

“齐国向来与诸国相安无事,与我秦国也没有首接的利益冲突,在齐国推行秦篆,必定比在其余五国更容易。”

李斯说完,用眼角的余光瞟了一眼赵九元。

见他神色淡然的模样,恨不得拿根竹竿戳开他的嘴,让他赶紧耍耍嘴皮子,帮帮忙。

赵九元见李斯那渴求的模样,恨不得捂住眼睛,简首没眼看。

李斯这老小子对升职加薪的执着比火山喷发还激烈啊。

“大王,臣以为廷尉大人所言有理。”赵九元道。

李斯顿时松了口气,甚至隐隐兴奋起来。

有了大庶长这话,大王必定会让他出使齐国,推行秦篆的功劳,可不就落到了他李斯头上了吗?

嬴政眼睑微微抽动。

李斯又接上赵九元的话道:“臣以为,若要顺利推行秦篆,还需一个由头。”

“何种由头?”

“要让他国接受我大秦的文字,就必须让他们见到咱们的文字,运用咱们的文字。”李斯道。

“臣请大王下令,使所有秦商皆用我秦篆,他国商人若要与我大秦交易,所行文书,也必须使用秦篆。”

“大王,廷尉之法甚妙。”渭阳君点头道。

赵九元也十分赞同。

李斯这是想用经济封锁的法子,迫使他国接受秦篆。

这个法子是现行条件下最为简单粗暴的。

更何况,李斯还是大名鼎鼎的荀夫子的弟子。再由他走一趟稷下学宫,让那些士子见一见秦国先进文字的厉害,最后全都拜倒在先进文字的墨迹之下,秦篆便彻底打响了名头。

六国士子接触到了秦篆,想要来秦生存,就必须学会这秦篆。

大秦印刷厂还可印刷字书,说起字书,赵九元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通晓七国语言文字的人。她得把系统给她醍醐灌顶的东西留下来,为这个世界的后世历史研究贡献。

确定李斯明年春日出使齐国后,今日的会议便结束了。

天色不早,嬴政还要批阅一个时辰的折子,然后再去后宫找妃嫔生孩子。

赵九元等一众大臣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

李斯和赵九元同乘一辆车,马车在咸阳宽阔的街道上行驶,时不时颠簸一下。

“今日斯在赵兄身上闻到一股羊汤味儿,想必府上厨娘做了羊汤,斯不才,想厚着脸皮蹭一碗。”

赵九元仔细端详着李斯的脸,没好气道:“脸皮确实厚。”

“斯再度恭喜赵兄升任秦国大庶长,等他日赵兄封了侯,可别忘了在下这嗷嗷待哺的兄弟啊。”李斯乐呵呵说。

“忘了谁也不能忘了您啊,廷尉大人。”赵九元语气中满是揶揄。

李斯更是乐了。

“羊汤管够。”赵九元补充道。

李斯收起笑容,一脸严肃地拱手:“斯愿为大庶长之千里马,跟随伯乐……如果能再来些豆腐,还有米糕就好了。”

说到后面,李斯自己都破功了,哈哈大笑起来。

赵九元笑:“你啊,什么时候变得和国尉大人一般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