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看向赵九元,赵九元微微颔首,而后开口道:“大王,纸的出现,无疑具有冲击性。`鸿*特¢小.说-网. ¢最,新?章_节+更′新+快`首当其冲的便是竹简匠人,大王可将其吸纳进造纸司,扩大造纸规模。”
“大良造所言有理,但却太过微小了。”尉缭想了想后说道。
赵九元缓缓道:“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新事物的出现,必定引起旧事物的抗争,要使新东西推行下去,少流血,就必须对旧有的进行妥善安排。”
细节决定成败?妥善安排旧物。
嬴政细细咀嚼这句话。
只听赵九元接下来说道:“方才姚贾大人说得好,纸乃暴利,它在我秦国被制造出来,就要为我秦国牟利。”
“所以接下来,臣以为,纸除了供给我秦国君臣和读书人使用之外,便可销往六国,价格自然是比竹简低,又不能太低,我们还可以生产一批制作精良,且珍贵的纸,用于贿赂各国官员,臣不信他们不会动心。”
说到这里,赵九元看到姚贾和李斯脸上均露出了奸诈的表情,就连尉缭也忍不住侧开脸笑了起来。
“彩!”嬴政深觉赵九元所言大有可为。`鸿,特¨小_说/网· ¢无*错/内^容/
旋即底下众人也纷纷喝彩。
嬴政将纸令颁发全国,召令那些制作竹简的散户可前往咸阳造纸司造纸。
咸阳城内繁华地带,一家纸铺正在悄悄装修。
目前造纸司所造之纸只能供给给秦国朝中之人,待招到更多工匠后,便可扩大制作,届时方能售往东方六国。
咸阳百姓注意到了造纸司,尤其是那些有学识的士子,在看到闹市处张贴的纸张,上面写着纸的功用后,顿时喧开了。
有不识字的百姓,兵士解释道:“大家莫要拥挤,此物名为纸,可做书写所用,比竹简轻便,是大王命廷尉李斯大人所造,大良造想出来的法子。”
“又是大良造想出来的妙物,还是廷尉大人督造,真是天佑我大秦啊!”
“大王英明,慧眼识珠,为我们秦国带来了大良造,是我秦国之福啊!”
“敢问大人,这纸价值几何?我等平民也能用吗?”一读书人装扮的男子问。
兵士回说:“自然,等纸多多造出来后,秦国百姓皆可于纸铺购买,至于价格,上头说了,比竹简便宜。”
“那可太好了!多谢。_微~趣-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读书人高兴地说。
掩盖在人群中的各国奸细眼珠子滴溜溜转着,不多时,悄悄隐匿了去。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正通过各种渠道传至六国。
短短一个月时间,各国高层便都知道秦国大良造赵九元造出了一种名为纸的东西。
先前,赵九元招募了大批农家之人,在秦国大肆推广肥田之策,以及新的粮种。
赵国细作通过各种手段,拿到了那粮种,就一大一小,不同颜色的两颗根茎,看不出特别之处。结果还没拿回赵国,就全都烂了一半,无奈只能囫囵种进了地里。
如今粮种的事还没搞定,赵九元又弄出了纸。由于造纸司西周守卫森严,纸又暂时没在市面上流通,故而细作暂时拿不到纸,也就无从探究纸究竟是如何造出来的。
只知道原材料是树皮和竹子等。
“叮咚,恭喜宿主名噪六国,您有新的福利抽奖机会哦,本次抽奖有一定机率开启系统商城。”
系统的声音自脑海里响起时,赵九元正在自家院子里看书。正是吕不韦那套《吕氏春秋》,她将其从秦国藏书处取了出来,嬴政知道了,也并未说什么。
吕不韦此人能从一介商人到一国相邦,其人格魅力和意志力绝非常人所有,她想借此了解此人的一些政治主张。
此时秦王政十一年,吕不韦还活着。
吕不韦的许多主张,奠定了嬴政一统六国的基础,他虽有私心,但他的功绩不可磨灭。
若是能见上一面,也不枉她拜读此人大作了。
何况,自己接下来的行动,还真能用到吕不韦。
想着这些,赵九元点开了系统界面。
界面还是一如既往的简洁,她看也不看有哪些奖励,首接点了两次转盘。
“恭喜宿主获《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历代冶铁技术要略》《历代纺织技术要略》。”
“恭喜宿主成功打开系统商城,开启系统积分,积分可兑换一次性道具,当前积分458。”
“系统,你似乎变更智能了。”赵九元发现系统的声音不再是机械音,而是少女音。
“是的呢宿主,本系统升级与宿主息息相关,宿主名声越大,系统功能越强,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宿主服务呢。”
赵九元点开系统商城,发现里面没有实际物体售卖,只有两个功能。
滴滴代打功能,一次250积分。
专业救援团队,一次300积分。
系统升级后,福利池还在,这两个功能,应该是为了保护她而设立的。
赵九元从不信系统无缘无故会出现这些功能,一定是有人盯上她了。
她仔细思索造纸术所带来的效应,会损害哪些人的利益。
纸只是她未来蓝图的第一步,下一步,她将推李斯所书秦篆,统一文字,开启印刷时代。
届时,她将得罪七国无数的商人、贵族、甚至是平民百姓。
赵九元想,得罪就得罪了,反正有系统在,她死不了。
统一文字,是统一文化的第一步。只有先在硬件条件上达成一致,才好在软件上进行修修补补。
这次又得了两本医书,赵九元想到先前的《伤寒杂病论》,自己己经全部抄写完毕,但没有全部拿出来使用。
主要原因是一些中医理论体系如今还没建立起来。
这次有了《神农本草经》便可建立起系统用药体系,接着拿出《伤寒杂病论》,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
《本经》是对东汉以前药学的总结,具有开创作用,往后的医药之书,均是对这一整套理论体系的开拓。但其为符合365这个天数,故而只记录了365种药物,之后还得寻个合适的时机,让医师继续著书补充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