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白马寺外的茶楼里。/咸¢鱼\看+书¨惘. ¢更-薪.最^全_
说书先生王老六正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着一个全新的故事。
台下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
"话说那神农谷,表面上是救世之地,实则是魔窟一座!"
王老六手持折扇,在台上来回踱步。
"那李存义,号称什么谷主,实际上是域外邪魔转世!"
"他用妖法蛊惑人心,让南唐的皇帝都成了他的傀儡!"
台下听众听得入神,不时发出惊呼声。
"先生,那南唐皇帝为什么要听他的?"
一个年轻人忍不住问道。
王老六神秘一笑:"因为李存义给他下了蛊毒!"
"这蛊毒不是普通的毒,而是心毒!"
"中了这种毒的人,会对神农谷言听计从,失去自己的灵魂!"
听众们倒吸一口凉气,面露恐惧之色。
"那...那些新技术呢?钢笔、算盘什么的?"
有人颤声问道。
王老六冷笑:"那些都是魔器!"
"用了这些东西的人,灵魂就会被魔器吸走!"
"你们看,南唐的官员现在还像人吗?"
"一个个木然呆滞,没有了血性和节气!"
"这就是魔器的威力!"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许多人开始担心起来。
因为最近洛阳也有商贩开始使用类似的"新式"工具。
如果真如说书先生所言,那岂不是很危险?
王老六趁热打铁,继续渲染恐怖气氛。
"更可怕的是,神农谷还要推行什么新式教育!"
"让孩子们学习奇怪的符号,念诵邪恶的咒语!"
"这分明是要从娃娃抓起,彻底摧毁我华夏文明的根基!"
许多家长听了,脸色大变。
他们刚准备送孩子去神农谷开办的新学校。
现在听起来,简首就是送羊入虎口!
"那我们该怎么办?"
有人急切地问道。
王老六正色道:"唯有坚持传统,方能保全性命!"
"读圣贤书,习礼仪,敬天地,孝父母!"
"只有这样,才能抵御魔物的侵蚀!"
台下掌声雷动,许多人深受感动。?l?a,x!s^w¢.*c¨o,m^
王老六满意地收起折扇,向台下深深一躬。
"今日就讲到这里,明日同一时间,咱们继续听《神农谷魔窟记》!"
茶楼老板数着今天的收入,乐得合不拢嘴。
自从王老六开始讲这个新故事,茶楼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每天都是爆满,茶水点心卖得飞快。
而王老六拿到的润笔费,也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这让他更加卖力地宣传反神农谷的思想。
...
与此同时,城中最大的戏园子里,正在上演一出新戏。
戏名叫《忠臣血》,讲的是一个忠臣抵抗外族入侵的故事。
虽然背景设定在前朝,但观众都能听出其中的影射。
台上,扮演忠臣的演员正在慷慨陈词:
"宁可血溅白绫,不愿屈膝投降!"
"华夏文明千年传承,岂能断在我辈手中!"
"纵死无悔,不负祖宗!"
台下观众热泪盈眶,叫好声此起彼伏。
而扮演"奸臣"的演员,脸上涂着白粉,说话口音怪异。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影射某些"投靠外族"的人。
戏演到高潮时,忠臣慷慨就义,观众们更是感动得一塌糊涂。
许多人哭着离开戏园子,心中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大大增强。
戏班班主暗自得意。
自从改演这类戏目,不仅票房大增,还有神秘人士提供赞助。
真是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
城南的一座道观里,道长正在为香客们"解惑"。
"道长,听说那神农谷很厉害,是真的吗?"
一个富商模样的人问道。
道长捋着胡须,故作高深:"施主有所不知啊。"
"那神农谷表面上神通广大,实则是魔道中人。"
"他们用的那些奇技淫巧,都是从域外邪魔那里学来的。"
"暂时看起来很厉害,但最终必定反噬自身。"
富商皱眉:"可是南唐现在确实富裕了很多啊。"
道长冷笑:"那是饮鸩止渴!"
"短期的富裕,是以出卖灵魂为代价的。`二_八_看-书^网¨ .无+错/内_容¢"
"等到灵魂被彻底污染,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到那时,就算再富裕又有何用?"
另一个香客担心地问:"那我们洛阳会不会也被神农谷控制?"
道长摇头:"不必担心。"
"洛阳是文化古都,正气浓厚,邪魔不敢轻易侵犯。"
"只要我们坚持正道,邪不胜正。"
"不过大家也要警惕,千万不要被神农谷的花言巧语迷惑。"
香客们纷纷点头,对道长的话深信不疑。
道长看着香炉里缭绕的青烟,心中暗爽。
这些天来香火钱大增,都是因为反神农谷的宣传效果。
看来这条路走对了。
...
书院里,夫子们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诸位同仁,神农谷的威胁己经迫在眉睫!"
白发苍苍的院长严肃地说道。
"他们的新式教育,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我们的地位将不保!"
一个年轻的夫子担忧地说:"可是他们的教学效果确实很好啊。"
"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家长们都很满意。"
院长怒道:"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表面!"
"教育的根本,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德行!"
"神农谷只教技能,不教做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还能算是真正的读书人吗?"
另一个夫子附和:"院长说得对!"
"他们那套什么阿拉伯数字、汉语拼音,简首是胡言乱语!"
"我华夏文字博大精深,岂是那些蛮夷符号能够替代的?"
年轻夫子还想争辩,但被其他人的目光压制住了。
院长继续说道:"我决定,从明日起,书院全面抵制神农谷的影响。"
"任何学生如果接触过神农谷的教育,必须先进行思想改造,方可入学。"
"同时,我们要编写新的教材,批判神农谷的错误思想。"
"让学生们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道路。"
夫子们纷纷表示赞同,只有那个年轻夫子默不作声。
散会后,院长把年轻夫子叫到一边。
"小李,你对书院的决定有什么看法?"
年轻夫子犹豫了一下:"院长,学生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客观地看待神农谷?"
"毕竟他们确实带来了一些进步..."
院长脸色一沉:"小李!你是不是被神农谷的邪说迷惑了?"
"作为读书人,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年轻夫子吓了一跳,连忙解释:"学生不是那个意思..."
院长打断他的话:"回去好好反思!"
"如果思想不能端正,你就不要在书院待了!"
年轻夫子灰溜溜地离开,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在这种氛围下,任何为神农谷说话的人都会被孤立。
但是,真理就能被这样压制吗?
...
深夜,洛阳城的各个角落都在暗中行动。
神秘的传单出现在大街小巷,内容都是批判神农谷的文章。
《华夏正统论》、《神农谷异端辨》、《现代化亡国论》...
这些文章文采飞扬,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
许多文化人看了之后,都被深深震撼。
原来神农谷的威胁如此巨大!
原来现代化隐藏着如此险恶的用心!
一时间,整个洛阳的舆论风向完全变了。
从最初的好奇和向往,变成了警惕和抵制。
神农谷的商品销量大幅下降。
新式学校的报名人数锐减。
连那些准备采用新技术的商家,也开始犹豫不决。
萧半绝在太行山上收到这些反馈,满意地点点头。
第一波攻势效果显著,洛阳己经被成功"免疫"。
接下来,就要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地方。
黑鹰兴奋地汇报:"先生,各地的反应都很好!"
"开封、汴梁、太原...很多城市都开始出现类似的声音。"
"我们的文章传播速度超出预期,影响力越来越大。"
萧半绝捋着胡须:"很好。但还不够。"
"我们需要制造更大的舆论风暴。"
"单纯的文章还不够,要让民众真正行动起来。"
"你去联系各地的书院、道观、寺庙。"
"让他们组织民众,进行公开的抗议活动。"
黑鹰有些担心:"先生,这样会不会太激进了?"
"万一引起神农谷的注意..."
萧半绝冷笑:"引起注意才好!"
"我就是要让李存义知道,民心不可违!"
"他可以用武力征服土地,但征服不了人心。"
"当全天下的人都站起来反对他时,看他还能嚣张到几时!"
第二天,洛阳城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
数千名学生和市民自发走上街头,高举横幅,高喊口号。
"抵制神农谷!捍卫传统!"
"华夏文明不容玷污!"
"李存义滚出中原!"
游行队伍从书院出发,沿着主要街道前进。
沿途不断有民众加入,队伍越来越庞大。
当地官府完全没有准备,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种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在洛阳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而且抗议的理由冠冕堂皇,官府也不好强行镇压。
游行队伍最终聚集在城中心的广场上。
领头的书院院长登上临时搭建的台子,慷慨陈词。
"父老乡亲们!"
"今日我们聚集在此,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捍卫我们的文化!"
"神农谷打着进步的旗号,实际上要毁灭我们的传统!"
"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站起来反抗!"
台下群情激昂,掌声雷动。
"我们华夏文明传承千年,经历过无数风雨!"
"外族入侵我们不怕,天灾人祸我们不怕!"
"但是文化的入侵,精神的腐蚀,我们绝不允许!"
"今天,让我们用行动告诉天下人!"
"华夏文明永不屈服!"
整个广场沸腾了,民众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刻,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力量。
仿佛整个民族的尊严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捍卫。
消息很快传遍了洛阳城,然后传向西面八方。
各地的文化人和有识之士纷纷响应,类似的抗议活动在多个城市出现。
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神农谷运动,正式拉开序幕。
而在神农谷,李存义还在温泉中搂着美女享乐,对这一切浑然不知。
他的帝国看似强大,实际上己经暗流涌动。
萧半绝的这把文化之剑,己经刺向了他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