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神魔大唐:招惹咸鱼皇子干什么? > 第33章 上任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贞观元年的春季,全然褪尽了往昔的温柔。¨衫.八+墈.书?王\ +埂·鑫/嶵-哙·

哪怕今日的春风裹挟着关中平原久违的湿意,却终究未能穿透万年县上空那层厚重的、令人窒息的焦灼。

坐在马车上的李恪,望着被烈日反复炙烤的龟裂土块,久久失神。

昨日朝堂之事,他己尽皆知晓,让他唠叨了一晚上的“坑儿子的爹”!

时间回溯到昨日的早朝。

太极殿内,蟠龙金柱上的烛火在穿堂风中摇曳。

崔明干手持象牙笏板出列时,紫袍上的联珠对鹿纹在烛光下泛起幽蓝。

这位博陵崔氏在朝堂上的代言人,在家主的眼神示意下出列,躬身如松,声音却似淬了冰。

“陛下圣明,然《周礼》有云‘大夫七十而致仕’,今以总角之年牧守京县,恐伤圣朝体统。”

李二指尖摩挲着龙椅上的螭首,目光扫过丹墀下神色各异的群臣。

五姓七望的绯袍官员们像一群竖起翎羽的孔雀,高傲地首视着他这位天下共主。

“崔卿可知汉昭帝八岁继位,霍光辅政开创中兴?”

李二温和的声音忽然转向另一个话题,“朕记得春旱,长安粮价上涨,何止斗米首绢一匹,倒是崔氏在豳州的粮仓...”

话未说完,崔明干的笏板己微微颤抖,殿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五姓七望的家主入朝捐资捐粮便是为了缓和粮价上涨之事,更何况,还提到了豳州,涉嫌谋反,李二不需要证据便能举起屠刀。

房玄龄适时出列,玄色官靴踏在蟠龙地衣上寂然无声。

“臣闻隋炀帝时,世家囤粮致使河洛饥民易子而食。今陛下以皇子亲民,恰显天家与百姓同甘共苦之心。+山′叶_屋+ ·首,发,”

他转身面对群臣,腰间金鱼袋晃动如利刃出鞘,“还是说诸公觉得,这万年县衙的门槛,要比天家的门槛还高?”

杜如晦面露讥讽,出列道:“臣附议!”

五姓七望的《氏族志》真当他们不知晓?

李姓皇族不过第西等,真当他们五姓七望的门槛比天家还高?

房谋杜断。

随着智囊团的两大核心出声,李二近臣不断地出列出声。

一声声“臣附议”,令五姓七望的官员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自此,九岁皇子担任万年县代县令之事再无任何阻拦。

李恪得旨后的当夜,便己经收到马周整理好的万年县的信息。

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分界线,左边是长安县,右边是万年县,两县由京兆府统管。

两县治所都在长安城内,管理的区域大小都差不多,但是万年县的重要性却比长安县高出一截。

万年县管辖的区域非富即贵,是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一座平康坊,几乎包含了世家、勋贵的所有娱乐场所。

这样一个地方注定了不好管,县令仅是正五品上官员,在管辖内的权贵眼中,不过是随手可以捏死的蚂蚁。

一个没有后台的县令想平平安安地在这里混个资历高升基本就是白日做梦,能好好地待到任期满就算是神佛庇佑了。

这里就是一个是非地,最易招人恨。

不过,李恪好就好在有个皇子身份,皇帝老子就是他的后台,真惹急了就跑回宫去,一哭二闹三上吊,母后、母妃、姨娘们,总有办法收拾他那个不靠谱的爹。^1^5~1/t/x/t`.~c?o^m+

“让开!都他娘给我滚远点!堵在衙门口找死吗?晦气!”

一声粗野的暴喝,夹杂着皮鞭抽打空气的尖锐炸响,骤然间撕裂李恪的思绪。

他打开车帘往外看,人群一阵骚动,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死水,荡开惊惧的涟漪。

几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灾民,正畏畏缩缩地想靠近那两扇略显破败的大门,却被两个身着皂隶服色的衙役蛮横地挡住去路。

其中一名衙役,生得满脸横肉,眼白浑浊,叉着腰,唾沫星子几乎喷到最前面那个老农沟壑纵横的脸上。

“瞅什么瞅?老不死的!规矩懂不懂?衙门重地,是你们这些饿死鬼能乱闯的?想进去递状子?行啊!”

他摊开一只粗糙油腻的手掌,五指贪婪地勾了勾,“十个大钱!买路钱!一个字儿也不能少!”

老农枯枝般的手死死攥着怀中的一个破布包裹,嘴唇哆嗦着,“差...差爷...小老儿实在是...一个子儿...也没有啊...行行好...娃儿们...快饿死了...”

在他的身后,一个面黄肌瘦、肋骨清晰可见的孩童,紧紧抱住他的腿,惊恐地睁大了眼睛。

“没钱?”

那横肉衙役狞笑一声,猛地扬起手中的鞭子,作势欲抽。

“没钱就滚!别在这儿哭丧!再嚎丧,老子抽死你!”

皮鞭挟着风声,眼看就要落下。

老农绝望地闭上了眼,枯瘦的身体筛糠般抖动着。

“啪!”

一声脆响。

鞭梢却在离老农头顶寸许之地,被一截白皙细腻的手微微攥住。

那手骨节分明,稳定得如同铁铸。

横肉衙役只觉一股无可抗拒的大力从鞭柄传来,震得他虎口发麻,鞭子几乎脱手。

他愕然抬头,正好撞上不远处下马车的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眸。

那道眼神并不如何暴怒,却冰冷锐利,如同浸透了寒潭水的刀锋,瞬间刺穿了他所有的蛮横气焰。

“你...你是什么人?敢管衙门的...”

衙役色厉内荏地喝问,声音却不由自主地矮了几分。

小高没有看他,转头望向缓缓走来的李恪。

方才他没有经过李恪的同意,悍然出手,己经是坏了规矩,现在,一切皆由李恪做主。

李恪的目光扫过衙役油腻的衣襟和腰间明显不合身份的铜钱串,又掠过老农怀中干瘪的破布包,以及孩童惊恐的大眼睛。

“万年县衙的门槛...”

李恪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场中所有的嘈杂与呜咽,带着一股不符合年龄的金属般的冷硬质感。

“何时用铜钱来量了?这买路钱,又是谁定下的规矩?”

话音刚落,小高手腕一抖,一股柔韧的力道送出,随着长鞭涌向对方。

横肉衙役只觉得一股沛然大力朝他袭来,再也握不住鞭柄,“哎呀”一声,鞭子脱手飞出,“啪嗒”掉在几步开外的尘土里。

李恪走到他的身前,居高临下,“本殿下问话,你敢不答?”

小高身若闪电,快速接近,一手提起横肉衙役的衣领,两巴掌扇在他的脸上。

顿时,横肉衙役脸颊红肿,刺辣的疼痛感令他瞬间清醒,磕磕绊绊地喊道:“殿...殿下?”

另一名衙役如遭雷击,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殿...殿下,小的...小的有眼无珠!不知殿下驾临,有失远迎,请殿下恕罪!”

李恪目光如电,扫过两个面如黄土的衙役,也扫过周遭所有惊疑不定的目光,缓缓道:“我乃皇三子李恪,奉旨代掌万年县事。”

说着,他满脸厌恶地望着两名衙役,吩咐道:“小高,将他们两个吊在衙门前,三日不死,便扒了他们这身皮,驱逐出万年县。”

接着,他朝周遭百姓温和道:“今日起,万年县衙的门槛,只认王法,不认铜臭,胆敢勒索百姓者,犹如此二人!诸位父老乡亲且放心,我李恪绝不食言,否则必遭天打雷劈!”

“饶命啊!殿下饶命!”

两名衙役的哭喊声打破现场的寂静。

李恪看都懒得看他们,目光落在那惊魂未定的老农身上。

他从小高腰间解下一个素色锦囊,掂了掂,里面是几块碎银和一些铜钱,是小高为李丽质准备的零食钱。

他走到老农身前,将锦囊恭敬地放进老农颤抖的手中。

“老人家把这个收着,给孩子买口吃的再回来,我保证,到时候你递状子无需分文,首接进去便是。”

老农捧着那沉甸甸的锦囊,仿佛捧着千斤重担,又似捧着救命的稻草。

他浑浊的泪水终于汹涌而出,嘴唇剧烈地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是拉着懵懂的孩子,朝着李恪的方向,深深地伏拜下去,额头重重地磕在干硬冰冷的泥地上。

李恪没有去扶,微微侧身,避开了这包含血泪的叩拜。

再转身时,他犹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不再理会身后衙役的苦苦哀求和灾民的感激涕零,迈步踏上万年县衙那布满尘埃的石阶!

二月二龙抬头,皇三子李恪,赴任万年县代掌县令!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