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昀把桌上的瓜子盘挪到他面前, 动手给他剥壳, “看出这家店有什么不寻常了吗?”
姜宁故作不解地“嗯”了声, 打量一圈, 慢悠悠道:“暂时还看不出什么,不过我发现了一件事。*x~z?h+a-i!s+h,u!.~c¨o_m-”
卫长昀好奇看他,等着他往下说。
“刚才伙计报了不少菜名, 但我看了下,大堂客人桌上点的却大多还是本地菜, 要么是那些菜专门给二楼雅座尝鲜的,要么就是经过本地改良,所以看着大差不差。”
姜宁心想,美食想要横跨南北东西, 通常来说都得改良一番,不然大多会失败。
连火锅都能变成鸳鸯,研究出番茄、菌汤、酸汤的搭配,不就是为了开拓市场。
那东北菜和淮扬菜、川菜、湘菜,出了本地去其他地方,多多少少也是改良了的。
“一方水土一方人。”卫长昀摊开手掌放到他面前,“饮食习惯大抵都不一样。”
姜宁若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心想话是没错,但穷则变、变则通。^狐^恋+文~学! .更_新¢最`全¢
办法是想出来的。
约摸一炷香时间,点的三个菜上齐。
神仙粥、龙井虾还有爆炒回锅肉,外加两碗米饭和店里送的小菜。
姜宁看着面前的神仙粥,面露困惑,喃喃道:“这粥看起来,不大像江南一带的,反而像……”
“粤语区的。”
卫长昀疑惑,“粤语区?”
“就是海边,方位的应该是在华南。”姜宁解释了下,发现没地图,说华南也很难理解,“就是一个地方。”
“海边多以打渔为生,习性与中原相差甚远,倒是说得通。”卫长昀虽未离开过家乡,但从书中能窥知一二。
“你尝尝。”姜宁把粥盛到碗里,递给卫长昀,“这些时日吃清淡、滋补一点,免得影响你考试。”
考前不宜吃太油、太辣的东西,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卫长昀接过碗,看着姜宁端着饭,边说边把筷子伸到回锅肉的盘子里,不由笑了。\e^x?i·a?o`s,.-c-o!m?
两个人正吃着东西,忽地听到旁边有人闲聊。
“今年的秋闱可真热闹,听说好几个县的第一名都年纪不大,最大的才二十五岁。”
“竟是这么小的年纪,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这算什么,最小的那位可是今年才参加科考,尚不足十八。”
“年纪太小也不好,不够稳重,而且少年得志,难免受不得挫折,万一失利,容易一蹶不振。”
“也有道理,小小年纪确实容易一蹶不振。”
姜宁吃着饭,越听越觉得像是在针对卫长昀。
年纪小怎么了?那年纪小还不缺重头再来的时间呢。
怎么就受不得挫折了?他家卫长昀受的挫折,可比那些只会读书,家里事向来不管,到了五六十岁也还是个秀才的强多了。
“别听了。”卫长昀看姜宁听得心不在焉,连饭都不吃,出声道:“无非是些茶余饭后的闲谈,作不得数。”
姜宁撇嘴,“听不惯他们说的。”
卫长昀知道姜宁是想维护自己,往那桌看去,想了想道:“那不是还夸我了么。”
“那叫夸吗?分明是为了说你年纪太小,不能成事的铺垫而已。”姜宁忿忿地扒了两口饭,“算了,不跟他们计较。”
“这道菜叫龙井虾,可是用龙井茶做的?”
“吃着是。”
“还要不要再点一点别的菜?”
“不了。”
姜宁答完,才发现卫长昀在转移话题,目光扫去,见他一脸笑意,遂生出几分不好意思。
拿筷子又夹了虾肉,“不理就不理。”
“不值得你放在心上。”卫长昀把火锅肉的盘子往他面前挪,“待会儿天正好黑了,再去城里逛逛?”
“你不回去看会儿书吗?”姜宁问完,低咳一声。
好像问得有点多余,本来就是他说要在城里逛的。
卫长昀失笑,“不差这一会儿的时间。”
“况且我不是少年心性么,自是该去见识见识。”
姜宁抿唇笑起来,“我还以为你真不记仇,原来还是听到了的。”
卫长昀把盘子里的龙井虾夹到他碗里,“我非圣人,自是有七情六欲。”
姜宁擦了擦嘴,道:“你觉得这家的菜怎么样?”
卫长昀正要开口,余光瞥见靠在栏杆的伙计正竖起耳朵,“色香味俱全。”
姜宁:“?”
什么意思?
卫长昀道:“趁着时辰还早,去外面逛逛,顺道买些东西回客栈。”
姜宁抬眼,对上伙计看来的眼神,瞬间明白卫长昀意思,不由笑起来。
“那我去柜台结账。”
卫长昀跟着起身,伙计立即迎了上来,关心道:“二位客官,吃得可还习惯?”
姜宁一边拿银子一边道:“很合口味,咸淡正好。”
收钱的伙计接过铜板,数了数,无误后道:“欢迎两位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