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草木新生,一切都在向着蓬勃的方向发展。¨k`e/n`k′a*n*s+h·u′.¢c¢o^m/
卫家搬家那天,村子里不少人都碰到了,看见他们从村子里离开,车上放了许多东西。
“再检查一下,看看有什么东西落下了没。”
“那我再进屋里看看。”
住了一年的院子里,往常晾晒的架子、放东西的棚子都空荡荡的,连厨房里的东西也都收拾干净。
几间屋子里的东西几乎都空了,只剩下一些不用拿走的旧物件。
姜宁看朱红回到屋里,和正在绑绳子的卫长昀打了招呼,便也回了屋再看看。
进了屋,才发现往常不觉得空的屋子,这会儿空荡荡的。
之前他总觉得自己平时也没什么东西,可一搬家,才发现屋里东西还挺多。
算不上不舍,只是情绪上来是人之常情。
再检查了一遍屋里的东西,他关上门,上锁后回到院子里。·9¢5~k¢a\n′s^h-u^.\c!o`m′
小小和小宝乖乖站在一边,一脸茫然地看着三个大人,有点兴奋,还有些不知所措。
离开小河村,去镇上。
那里没有村里的玩伴,也没有熟悉的人,但听说很好。
“宁哥哥,以后我们在新家,还可以捉泥鳅那些吗?”
“我也想问,还能在院子里爬树、摘果子吗?”
小孩去了新地方,第一个想到的都是玩。
姜宁摸了摸他们的头,“可以,院子里给你们种果树,不过捉泥鳅不行了,那边没有田地,但能给你们养小鸭子。”
毛绒绒的小鸭,小孩都喜欢。
朱红锁了门也走过来,“不是说了想养一只狗和一只猫吗?”
“小猫小狗?!”
“那可以和小狗一起玩了!”
一提到小动物,小小和小宝又高兴起来,迫不及待爬上车板,等着去新家。\d¨a?s_h,e+n^k?s′.*c^o_m+
卫长昀把他们俩一起扶好,等姜宁和朱红上了车板,才牵着驴往院子外走。
看着这几间屋子,他住了近二十年,如今要离开,虽有不舍,但知道屋子还在这,他们就还能回来。
拿出锁,上前把院子给锁了。
过了下坡这一段路,卫长昀才坐上车板,牵着绳子,驾车往村口走。
特地选了一个农忙的时候,但还是不可避免地遇上了村里其他人。
大家看着他们,有的打着招呼问他们往后也要回来看看,有的小声议论着什么。
一家人全当看不见,反正日后除了那几家亲近的,其实多半也少往来了。
到村口时,姜宁看了一眼身边驾车的卫长昀,“老房子锁起来,田地也交给了值得托付的人,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应当没什么了。”
卫长昀转头看他一眼,“住到镇上是我提的,我不会后悔。”
“谁担心你后悔,是怕你什么时候想家了,觉得家不在了。”姜宁知道卫长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老房子在呢,等你高中时,我一定到村里放十饼炮仗。”
卫长昀失笑,“新房子也是家。”
姜宁被他几句话哄得忍不住笑,连后面的朱红都跟着笑起来。
从村口到镇上,一路上说着话,到不觉得无聊。
比起姜宁和卫长昀这一阵两头跑,对新宅子已经过了新鲜劲儿,朱红和小小、小宝可还没去过新家。
想到新宅子,一会儿问院子里什么样,一会儿又问街上什么样,姜宁耐心回答完,立即喝了点水润嗓子。
快到镇口时,姜宁凑到卫长昀旁边,低声道:“逢年过节,还有清明重阳,我们带上小小、小宝一起回来扫墓。”
卫长昀一怔,而后笑着点头。
进了镇上,他们得去西街,选了一条和往常不一样的路,从另一头进的镇上,近一些。
卫长昀跳下车板,牵着驴往新宅子走。
不过一会儿,便到了宅子外,姜宁也跟着下了驴车,等在门口停下时,才把朱红他们扶下来。
门上贴了喜字,姜宁拿出钥匙走上前,把门锁打开,“这宅子朝向好,而且大门宽敞又平坦,驴车可以直接牵到宅子旁的马棚里拴着。”
朱红牵着小小、小宝跨过门槛,进了院子,四处打量后,面上欣喜,“这一个月,你们就把宅子整理成这样了?”
姜宁和卫长昀把驴车上的东西往下卸,“嗯,每天收拾一点,挪一挪位置,就差不多好了,主要是周叔这宅子本身也好打理。”
“哇!这是什么树,好高啊!”
“我知道,是槐树!二哥,我说的对不对?”
卫长昀和姜宁对视一眼,“是,老槐树,过一阵子就会结槐花、槐米。”
家里东西之前都搬得差不多,这次拿的大多都是些细软。
姜宁抱起几床被子往屋里走,“阿娘,你和小小睡这屋,跟以前差不多,挨着中堂。”
“长昀,你给小宝收拾一下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