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哈欠收拾好后,走出屋子。.第^一^看-书?网` `追?最.新_章^节_
“我赢了!”
“哼!要不是二哥去叫,宁哥哥肯定睡到中午。”
“才不是,宁哥哥又不是小猪,只有小猪才睡到中午。”
……
姜宁尴尬地摸了摸鼻尖,走到屋檐下去洗漱。
等他洗漱完,朱红正好从地里回来。
地里的豆子长得好,第一茬已经可以吃了,所以去摘了些回来。
不止豇豆和棒豆,还有辣椒、南瓜。
南瓜没长大也能吃,切成块和棒豆一块清水煮,蘸辣椒水特别好,还下饭。
“阿娘,你还摘了苦蒜啊?”
“嗯,路上看到就挖了两丛,还有你爱吃的折耳根。”
姜宁还拿着帕子擦脸,只露出一双漂亮的眼睛,忽地想到什么,“中午我们吃点别的,不做饭了。”
朱红一点不惊讶,宠溺道:“你又想到什么好吃的了?”
“凉面和凉皮。-d_q~s?x.s`.`c`o!m!”姜宁不卖关子,“这不是昨天买了些碱水面回来,正好能做。”
凉面简单,稍微煮一下,不能煮透,然后放到锅里蒸熟,再倒一点菜油拌匀就行。
凉皮就复杂了,得先揉面,揉完了还得洗,洗出来的面浆得均匀倒在盘子里蒸。
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宁哥哥,什么是凉面和凉皮啊?”
“好吃吗?一定很好吃吧!”
姜宁拧干帕子,倒了水,“我做的有不好吃的?”
-
午饭要吃凉面和凉皮,姜宁早上就随便对付了两口。
揉面、洗面的事儿交给了卫长昀,他先去蒸凉面。
配料的活被朱红揽了去,主要是切苦蒜、葱花和折耳根。之前做的盐菜还剩下些,也都切成丁。
卫长昀挽着袖子,看向旁边忙着抬蒸笼的姜宁,“能拿吗?”
姜宁利索地把蒸笼放好,“又不沉,拿得了。!w/a.n`b-e!n!t!x-t¨.!n,e¢t?”
放好蒸笼,姜宁把锅里过了水的面捞出来,往蒸笼里铺了层纱布,等面的水沥干,才往里放。
姜宁一想到等会儿能吃上自己做的凉面凉皮,已经在咽口水,“我再炸点花生。”
卫长昀好奇,“要这么多配菜?”
姜宁坐在小凳子上,往灶孔里放柴,“多拌一点才好吃。”
说完想了想,抬头看他,“我是想,能行的话,小吃摊上可以卖这个。”
不止可以做辣椒油口味的,还有番茄酱汁味的。
如果卖得好,以后要能有自家的铺子,还可以做肉丁、鸡丝的。
自家的铺子?
姜宁手上动作一顿,这好像是他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想要一间铺子。
可不说成本和租金,他们住在村里,来回也不方便。
卫长昀听他说了一半不出声,问:“怎么了?”
姜宁眨了下眼,回过神来,“长昀,我是在想,日后若是有可能的话,能不能在镇上盘一间铺子。”
属于自己的店铺。
想卖什么卖什么,赚的亏的都是自己的。
摆摊虽然也好,可总有一种居无定所的感觉,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闻言卫长昀一怔,片刻后才道:“平时出摊时,我们可以先去看看,哪儿有闲置的铺子。”
姜宁眼睛瞪大,半天没说话。
他虽然知道卫长昀不会反对,可是心里也有担心。
小河村是卫长昀的家,这里有他的过去,父母和兄长都在这里长眠,哪能说离开就离开。
在镇上开了铺子,就算还回村里,可时日久了,铺子后面隔个屋子出来住也是有的。
姜宁拍了拍手上的灰,“长昀——”
卫长昀往砧板上摔了摔面团,“小河村会一直在这里,我们也可以一直在这儿。”
话顿了顿,“但不是一定要在这不是吗?”
父母、兄长从小就让他读书,去学堂、去私塾,为的就是像杨二爷那样,参加科考,当个人人都敬重的秀才。
他们只能想到当秀才,他却看得更远,科考之路,远不止做个秀才。
读书人哪有不想要金榜题名的?
踏上科举之路,就迟早要离开故土。
姜宁对上他的眼神,低笑了声,“好。”
吃凉面凉皮,一定要有炸花生跟着拌,炸花生的油就是炒熟的菜油,多的装起来,其他的用来做油辣椒。
“我再弄点毛辣果酱,小小和小宝吃不了太辣的。”姜宁站起来,重新洗了洗手,“你也可以尝尝。”
卫长昀道:“我能吃辣。”
姜宁对他皱了皱鼻子,嗔道:“那你也不是小孩,能跟他们比吗?”
正说话,外面传来赵秋的声音。
“朱婶,宁哥儿在家吧?”
“在呢,厨房里正在弄吃的。”
话音刚落,赵秋就自个走到了厨房门口,探头朝里面看来。
姜宁看到他,抬了抬手,“进来吧,正好能帮我。”
赵秋看他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