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还有豆腐,湿了都得坏。?比/奇·中_文¨网- -无^错*内^容`”
“二哥,我帮你拿!”
卫长昀怀里抱着一摞东西,看姜宁从旁边走过,差点撞到小宝,连忙腾出一只手拽住他。
“小心。”
小宝一抬头,连忙让开,“哎呀,我拿凳子过去。”
姜宁不好意思地冲卫长昀笑,“你快进去吧,别淋着。”
“雨一时半刻还……”卫长昀话还没说完,豆大的雨点砸在手背上,溅开一朵很小的水花。
姜宁眼睛瞪圆,顾不得揶揄卫长昀,拍怕他手,飞快去收院里的东西。
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一点儿都不能惦记。
紧赶慢赶的,到底是把东西都收进了屋。
衣服和被子被淋了一点,全都摊开搭在床头、柜子和椅子上晾。
辣椒和豆腐收得早,一点没淋着。
反倒是姜宁和卫长昀,收完东西正要进屋,一声惊雷在天边炸开,才想起鸡还在外面没回笼。¢优+品¢小.说_网! ?免·费\阅+读′
他俩一人戴着一顶斗笠,披上蓑衣,在院子四周赶鸡。
等把十只鸡都赶回笼子里,又盖好遮雨板,身上全都湿透了。
站在屋檐下看对方一身狼狈,无奈又好笑地叹了口气,便沿着挂了雨帘的屋檐,回屋去换衣服。
雨下得大,瓢泼似的,砸得屋顶砰砰作响。
姜宁换了身干燥的衣服,坐在堂屋椅子里,捧着杯子看向外边院子。
见卫长昀走来,视野被他的身形挡住大半。
只能看到地上被砸起的水花,溅起来有小腿那么高。
“不知道这雨,多久才停。”
姜宁喝了热水,喃喃说完后,抬眼看卫长昀,“阿娘给泡的生姜水,驱寒。”
卫长昀跟着坐下,端起桌上的杯子,手心一片热意。
“怕是要到明日了。”
“那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姜宁往椅子里蜷了蜷,眯了眯眼,“雨声助眠。,6/1′k^s¨w′.`c\o′m,”
下雨天什么的,最适合睡觉。
卫长昀微垂下眼,“嗯”了声。
此刻的堂屋,变得静谧,只能听到雨声,和隔壁屋子里传来小小、小宝的拌嘴。
朱红偶尔会劝一句,也是带着笑意。
虽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午后,却是难得的悠闲。
第61章 第 61 章 “没事,小叔没生气。”……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 又打雷又闪电。
雨水落在屋顶,待在屋里都能听到“嘭嘭嘭”的响声,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渐渐小了。
淅淅沥沥的雨, 比大雨下着还烦人。
姜宁搬了条凳子坐在屋檐下, 手里拿着一朵葵花,是前些天去地里时摘的。
一粒一粒的葵花籽被掰开,放到小竹筐里。
没一会儿,筐里就装了一小半。
卫长昀在房里温书, 窗户半开,一抬头,入眼就是姜宁坐在那儿的一幕。
握书的手无意识紧了些,凝视片刻,才收敛心情,继续往下看。
家里都知道卫长昀早晚和午后温书的习惯, 不会在这个时候吵他。
这会儿除了雨声, 便是后檐沟的水声。
卫长昀就这样, 专心温书, 偶尔会抬眼望向姜宁。
但他不是每次都能看到姜宁, 有时候姜宁会撑着伞去厨房,或者去喂鸡,要么就回了屋。
他俩的房间窗户是对着的, 平时姜宁习惯开着的窗户,大抵是因为这场雨, 到这会儿都还关着。
卫长昀收回视线,并未觉得失落或者不安,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低下头, 继续看书。
直到姜宁把背篓里那两朵野生的葵花都剥完,去堂屋放好,再出来时,他抬起的视线和姜宁的,猝不及防对上,他才微怔,觉出一些不明的心绪来。
姜宁手里还抓着一把瓜子,尴尬地把嘴边瓜子壳拿开,干脆走过去。
门半开着,他就顺势靠在了门框上。
“不好好看书,看什么呢?”姜宁探头往桌上瞥去。
好晦涩,好难懂。
果然语文和古文不是一个东西,陌生的文言文读起来,倒不至于完全不懂,却也不是十分明白。
卫长昀放下书,“在看雨什么时候能停。”
姜宁回头看了眼,“估摸还要再下一天,已经到雨季了。”
“那河水要涨了。”卫长昀把旁边的椅子拉过来,给姜宁坐,“离河近的那些田,每年都会遭殃。”
闻言姜宁才想起来这事,微微一怔,“天灾前,人人都一样,好在咱们家的离得还算远。”
“嗯。”
卫长昀点头,“小时候听阿爹和阿娘说过,河里也发过洪水,淹了一大片田地,险些淹到村里来。”
姜宁很少听卫长昀说起儿时的事,好奇道:“后来呢?”
“后来不知怎么,河水忽然很快退下去,没几日雨停了,有惊无险。”卫长昀手搭在书上,指腹无意识摩挲着。
“隔了一个多月,才听说是离得不远的河道下边一个堤坝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