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一家客栈,其他小铺子倒是不少,面馆、包子铺这些。,p^f′x·s¨s¨..c*o¨m?
姜宁忙了一早上,一闻到面香,觉得自己能吃下两碗面。
“这儿有什么面?”姜宁习惯地想找菜单,结果桌上只有一只茶壶,尴尬地问卫长昀。
“豆花面、葱油面和打卤面。”卫长昀翻了杯子,倒了两杯茶,“才开春,卤子应该是笋。”
打卤面?
姜宁眨了眨眼,这不是北方爱吃的,他们这儿可少听说。
羊肉面、牛肉面、辣鸡面跟豌杂面他都吃过,街上卖得也多,打卤面一次都没吃过。
“听阿肆说,老板祖上是北方迁过来的。”卫长昀解释道:“他家的面劲道。”
姜宁明白地点点头,捧着杯子喝了口茶,嗓子可算舒服了不少,“阿肆是你同窗?”
卫长昀“嗯”了声,道:“他家在镇上,卖豆腐的。”
阿肆。
在私塾里有要好的朋友,那是好事。·x\w+b^s-z\.?c`o,m/
姜宁心里暗暗想,他还担心以卫长昀的性子,独来独往,太过不近人情。
现在能叫人家“阿肆”,那关系肯定好。
老板煮完两碗面,回头问他俩要什么,一听要两碗打卤面,高声应了好,开始往锅里下面。
姜宁想尝个鲜,一闻到香味,肚子里的馋虫直叫唤。
两碗面很快上桌,山里挖的鲜笋被做成了卤子,口感嫩脆又不腻,和面拌在一块,一口下去,完全不觉得面腻。
姜宁拿着筷子,胡乱擦擦,呼哧呼哧吃了起来。
卫长昀吃香并不急,一半是因为性子沉稳,另一半是私塾里大家都吃得不快。
他看姜宁吃得这么香,食欲被勾起来,干脆也埋头吃。
“这老板手艺真不错,我不怎么喜欢吃面都觉得好吃。”姜宁是典型的米饭胃,一点接受不了面当主食,偶尔一顿还行。
“嫂嫂要是喜欢,下回赶集可以再来。”
卫长昀想得简单,姜宁现在是家里最年长的人,又是能赚钱的人,想吃面就得让他吃。′d,a~w+e/n¢x?u/e¨b/o`o!k-._c·o′m*
姜宁擦了嘴,手撑着脸,“什么东西都不能接着吃,容易腻。”
卫长昀拿着筷子的手一顿,“和土豆片一样?”
姜宁笑起来,觉得卫长昀果然还是个小孩,“差不多吧。”
不知怎么,卫长昀从他话里听出了几丝敷衍,就像对小小、小宝他们说话似的。
卫长昀往街上看去,左右扫了一圈,“刚才姜家大哥的事,不要紧吗?”
姜宁哪想到他还惦记这个,“短时间肯定不会往我们家里来了,毕竟一听家里有人生病,就知道得花钱,还是不知道底的数,谁会愿意沾呢。”
旁人或许还能正常往来,但姜家那些个人一定不会,肯定躲远远的。
不过卫长昀一说,姜宁倒想起一事,刚才光顾着吓走姜富贵,他一时忘了。
姜宁的阿娘是个怯弱的人,性子绵软、不擅言辞,嫁给姜大志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哥儿,大半辈子都在操劳。
姜宁在家时还能帮她干点活,现在只剩她一个人,怕是更累了。
就这么一个人,姜宁出嫁时,还悄悄塞了二十文给他,生怕他连个防身的钱都没有。
他得找个机会,打听打听。
至少得知道他阿娘过得怎么样。
卫长昀发现姜宁在发呆,喊道:“嫂嫂?”
姜宁倏地回神,冲他笑了下,“结账吧,去买个三两肉,还有一块豆腐。”
“买豆腐做什么?”
“今晚吃番茄豆腐瘦肉煲。”
大人小孩都能吃的菜,而且下饭又味鲜,汤都能泡几碗饭。
第12章 第 12 章 岂不是个状元之才?……
姜宁挣到的第一桶金,一共一百五十文。
比起那些什么日进斗金、日赚百两的来说,差得远了,但姜宁自己还挺满意的。
期待放低,才会有意外惊喜。
再说了,一百五十文按照燕朝的物价换算,也一百五十块了。
日薪一百五,也挺高的。
不过这点钱等到家的时候,就只剩下九十文。
十二文钱吃了两碗面,二十文买了三两肉,五文买了油布,两文买了豆腐。
要离开时,姜宁自掏腰包,给俩小的买了两块糖。
从镇上到村里,来回两个时辰的山路,姜宁一到家,强撑着用油布把窗户补了,随便交代了两句,径自回房间休息。
剩下那九十文,被他放进陶罐,和原来的放一起。
迷迷瞪瞪地看着空空的陶罐,姜宁把被子往身上一裹,头挨着枕头,失去意识前想,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把陶罐装满。
“二哥,宁哥哥是不是晕过去了?”小小扒在窗户下边,踮脚伸脖子往里看,“一下就不动了。”
小宝一听,放下糖凑过去,“好像真的晕了。”
卫长昀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喂小鸡崽,听他俩回头跟自己说话,一脸担心,停下脚步,往姜宁房间看了眼。
他比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压低声音,“只是太累了,没有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