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发现得及时,不然烧一晚上,不傻也痴。~k?a¢n?s!h.u·h?o^u-.~c`o,m′
姜宁心里一松,往外看,发现天亮了不少,便站起来,揉揉胳膊和腿,伸着懒腰往屋外走。
来都来了,他不得好好看看这地方啥样,以后还得生活呢。
小河村不大,从村头到村尾就三十来户人家。
姜宁是外村嫁过来的,才一个月,又不怎么出门,除了地里就是家里,可以说是人生地不熟,村子里那些人,除了村长,大多都是卫大丧礼上才见过。
姜宁叉着腰环顾一圈,深吸一口气,山风裹着凉意吹来,脸上神情一下松快许多。
在院子里待了会儿,姜宁搓着胳膊去厨房,简单地做了个盘查。
他以前就常做,家里采买盘货,他比谁都清楚。
粗粗翻了一圈,家里还有些粮食,柴火也有,看来在他想出怎么改善生活前,暂时是饿不死了。
有吃的,那就没什么问题。
姜宁哼着小调回屋,从柜子里翻了身衣服换上,梳头的时候才发现,家里没镜子。+白¢马`书_院· ?追-最*新^章·节¨
他倒没在意,随手给自己扎了个马尾,发带一绑,利索得很。
俩孩子都还在睡,他简单洗漱过后,钻到厨房里,坐在小马扎上,四处找打火石、火折子。
这玩意儿难道不该放在趁手的地方吗?
家里除了做饭烧水,别的地方也用不上这些东西啊。
姜宁心里犯嘀咕,刚打算去堂屋里找找,说不定是夜里点灯,顺手就放在那儿了也说不定。
起身拍了拍衣摆,抬脚往外走,一抬头,瞧见个身量纤细的少年在院外向他招手。
姜宁一怔,愣了下,左右看看后指了一下自己,“你是在叫我?”
“宁哥儿,王栓他娘带着他过来了,还有几个人,说是要找你讨说法。”
姜宁听到这名字,脑子里一疼,像被针扎了似的。
皱了皱眉,盯着竹篱笆外的少年,昨夜糊里糊涂没想起来的事儿,这会儿全记起来了。+w^o\s*y!w..′c-o¢m+
给他报信的少年跟他一样,是个哥儿,叫赵秋,就是小河村的人。
年纪还小他一岁,没定亲。
至于那个王栓,是小河村的人,二十岁了才从外村娶了个哥儿回来,性子顽劣,仗着他爹给镇上员外家里打杂工,自以为是。
原主落水一事,这个王栓就是罪魁祸首。
他没去讨个说法,倒是自己找上门来了。
来得正好,省得他去找了。
第2章 第 2 章 卫家二郎?!
“我还没找他,他倒是自己上门来。”
姜宁低估了一句,拍了拍衣角,走到竹篱外,探头往路那边看,“谢谢秋哥儿报信,回头请你吃好吃的。”
赵秋身量比姜宁纤细一些,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哥儿。
他一听姜宁的话,惊愕地瞪大眼,伸了伸脖子,低声问:“王家婶婶可凶了,又护短,你要不躲躲?就装不在家,他也不能硬闯。”
姜宁知道赵秋是担心自己,安抚地冲他笑了笑,“没事,光天化日,他还能对我怎么样?”
再往路上瞥了眼,看到了五六个人,道:“倒是你,快回去吧,别被他家人撞上,知道你给我通风报信,以后为难你。”
赵秋欲言又止,回头看了看,到底是胆小,怕真被王栓缠上了。
只好点点头,“那你小心些,我绕另一条路,帮你去找杨二爷来,他在村里声望高,人又公正,谁面前都能说上话。”
姜宁还没来得及拦他,人就跑了。
瞅着跑出去的背影,心想这位杨二伯来了也好,待会儿王栓他家要做了什么事,得有人在旁见证,也免得日后纠缠不清。
想好了这事,姜宁转身打算去先把火烧起来。
坏人得解决,但肚子也不能空着,从昨晚到现在,他肚子里空空的,饿得慌。
“宁哥哥,你刚才和谁说话?”
姜宁听到声音吓一跳,转头仔细看去,才发现站在门边揉着眼睛的卫小宝。
他抚了抚心口上前,“路过的,随口聊两句。”
瞥见小家伙衣服都没穿,姜宁拉着他往房间走,“走,哥哥带你先把衣服穿了,你就帮我守着妹妹,我去给你俩做吃的。”
卫小宝一听有吃的,哪里顾得上竹篱外是谁,眼睛一亮,猛地点头,“嗯!那我去看妹妹!”
姜宁走过去牵起他手,领着人往屋里走,心里感慨,这对龙凤胎真听话啊,换作他家那些侄子侄女,立即会问他吃什么,好不好吃,还会提要求,自己想吃什么。
安排好两个孩子,姜宁回厨房弄早饭。
家里粮食不多,但好在有米面,他一边烧水一边和面,打算弄个面疙瘩汤,管饱还省事。
里边随便搁点菜,再放点肉丁和辣椒调味,一碗下去,能顶一天。
刚往面里倒了水,就听到院子外一阵吵嚷。
姜宁抬头看去,微微眯起眼,打量起外边的那几个人。看清那几人的样貌后,算是明白了什么叫相由心生。
这一家子,瞧着就不是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