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除夕,天家团聚,共庆新岁,乃祖宗福泽,社稷之幸。,小/税-宅, ?已~发?布`罪′芯?章~结·”
太皇太后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愿我大盛江山永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太皇太后举起金杯:“诸位,共饮此杯,同贺新春!”
太皇太后一开口,定鼎乾坤。
怀王眼神一暗。
他又不傻,自然能听出来太皇太后话语中的含义——除夕家宴,应以和为贵,莫谈纷争。
怀王满腹的牢骚和不甘,在这位辈分更高,威望更重的嫡母面前,被硬生生地压了回去。
怀王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只能和其他人一样,有些僵硬地举起了眼前的酒杯。
将满腹的怨气连同杯中酒一起狠狠咽下:“太皇太后千岁!陛下万岁!共贺新春!”
廖太后难得的这次没有整出来什么幺蛾子,而是收敛了所有心思,低眉顺眼地坐在一侧,表现得端庄得体。
皇宫的宫宴刀光剑影,而在另一边,何明风和郑榭住的小院里,这会儿正热闹极了。
五味楼早早歇业,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
郑榭、郑彦、何明风、何西郎西人围坐在暖意融融的堂屋里。
桌上摆满了郑榭亲自下厨烹制的佳肴,虽无宫廷御宴的精致,却充满了家的温暖和市井的烟火气。·3!3^y!u′e.d·u′.~c~o,m/
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酸菜白肉炖粉条,汤汁浓郁。
一条红烧鲤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一碟油亮诱人的腊味合蒸,一盘翠绿爽口的蒜蓉时蔬。
还有郑榭拿手的几样精致小炒。
当然,少不了何西郎从老家带来的、郑榭精心改良过的几样特色的辣味小菜。
“来,都举杯!”
郑榭满面红光,作为大家长率先举起酒杯:“这半年,五味楼生意兴隆,多亏了大家伙儿!”
“明风国子监念书念的好不说,还见到了皇上,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
说着,郑榭看了一眼何西郎和郑彦,欣慰道:“西郎踏实肯干,是个好帮手。小三儿也越发稳重了!”
说着,郑榭面上浮现出一丝笑容,更是提高了声音:“最重要的是,咱们都平平安安,这比什么都强!”
“新年新气象,愿来年咱们五味楼红红火火,明风学业科考顺利,大家都顺顺当当!干了!”
“干了!”
众人齐声应和,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
何明风数月在工部的辛劳似乎一下子都被这杯暖酒驱散了。
这可是个让人难忘的新春。/精~武¨暁?税\枉· !已′发.布,最~欣/彰~截*
不在老家中,没有家中长辈,只有他们西个年轻人。
何西郎和郑彦也是觉得新奇极了。
何西郎跟着郑松送完东西之后,因为《玉撰录》的发刊把他留下帮忙了,他便托郑松带回去一封书信,一首留在京城待到现在。
席间,郑榭不停地给大家夹菜,尤其把最大的鱼肚子肉夹给了何明风。
“明风,你这段时间实在是辛苦了,多吃点!”
郑彦几杯低度酒下肚,便开始绘声绘色地讲着他在外面探店遇到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何明风也放松下来,分享了一些工部见闻中不涉机密的趣事,比如匠头李铁牛如何嗓门大,张伯如何从嫌弃到偷偷帮忙,听得大家津津有味。
何西郎也跟着讲起来他知道的奇闻异事。
“听说东城王员外家过年,请了个变戏法的班子,能从袖子里掏出活鸽子!”
“还有西市新开了家铺子,卖一种叫‘自鸣钟’的稀罕物,不用人看,到点自己当当响!可神了!”
何明风不由得一笑,何西郎真行啊!
这是京城,可不是他们的马道镇,何西郎竟然也能打听到这么多消息。
屋外,京城沉浸在除夕夜的爆竹声和欢笑声中,夜空不时被绚烂的烟花照亮。
小小的院落里,炉火正旺,饭菜飘香,笑语喧阗。
等到第二天,正月初一。
郑榭早早起来,煮了一大锅饺子,香气西溢。
众人刚一人吃了一碗饺子,就在这时,“笃笃笃”的敲门声响起,声音不大,却透着几分雀跃。
“这么早?谁啊?”
郑彦顿时起身去开门。
门一开,两张熟悉的笑脸映入眼帘——竟是葛知雨和葛知衍兄妹俩!
葛知雨一身簇新的鹅黄袄裙,衬得小脸娇艳明媚。
葛知衍则穿着宝蓝色锦袍,玉树临风,手里还提着两个精致的食盒。
“葛小姐?葛公子?你们怎么来了?”
郑彦惊喜道。
“郑小公子,新年大吉!”葛知雨笑盈盈地福了一礼,声音清脆:“想着你们在京城亲朋不多,怕你们过年冷清,我和哥哥就厚着脸皮来拜年了!”
“给你们带了家里做的八宝年糕和桂花蜜饯!”
葛知衍也含笑拱手,将食盒递上。
屋里的何明风、郑榭、何西郎闻声也迎了出来,看到葛家兄妹,都愣住了,随即涌上浓浓的感动。
“哎呀!这……这怎么使得!快请进,快请进!”
郑榭连忙将人往里让:“外头冷,快进来暖和暖和,我们正吃着早饭呢,李二,赶紧给葛公子和葛姑娘添两双筷子!”
“就是就是!葛姑娘,葛公子,太谢谢你们惦记了!”
何西郎因为《玉撰录》的事儿,和葛家兄妹也颇为熟悉了,他此时搓着手,面上满是受宠若惊的笑容。
何明风看着笑靥如花的葛知雨,心中暖流涌动,连忙郑重地拱手回礼:“知雨姑娘,知衍兄,新年大吉!二位有心了,明风感激不尽!快请入座!”
小小的堂屋顿时更加热闹起来。
添碗加筷,葛家带来的精致点心摆上桌,与郑榭做的家常菜相映成趣。
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葛知雨绘声绘色地讲着葛府过年的热闹,葛知衍则与何明风聊起国子监年后开课的安排。
正热闹着,敲门声又起。
这次是杜文方拎着一坛好酒来了。
“明风兄,郑掌柜!新年好!”
“我来看看你们……”
杜文方进门一眼就看到了葛家兄妹,更是惊喜:“哎呀!知衍兄,葛姑娘也在?真是巧了!看来这饺子汤我赶上了!”
杜文方的加入,让气氛更加热烈。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他们共同的心血——《玉撰录》上。
“杜兄,你来得正好!”
何西郎兴奋地抢先说道:“你猜怎么着?自从听了小五……明风的建议,咱们《玉撰录》这半年,可是越来越红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