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章
三人成虎, 郡城大戏带来的舆论宣传还挺有效,叛军的风评,在仙河县也一路滑坡了。-2/s¢z/w`./c+o-m′
借着这个机会, 夏文君就给县里的铁匠们打了声招呼, 开了县衙的武库, 让他们重新修理坏掉的武器。
“库房里的武器,很多都破损了, 万一打起来,派不上用场。我们得趁着这个时候, 好好修理一番。工钱月底县衙会结给你们。”
这话听得丁大壮他们心里都一个咯噔, 悄悄询问,“老大,咱们整个县的衙役才多少人啊。真跟他们打啊?”
在他的设想中, 霍长安真带人来了, 仙河县也只有投降的份。他去运河两岸干过活, 那乌泱泱的人,真不是吹的。
“打不打倒是其次, 但我们备战工作得做好嘛。”夏文君微笑着说道:“明天码头有一批货,你带着兄弟亲自去搬,码头的搬运工我不放心。”
“哎, 好。”
丁大壮还以为又是一些粮食之类的货, 自己就能交接明白, 结果他带着人去码头的时候,夏文君的贴身婢女琉璃已经等在那里了。
“琉璃姐姐,你也在啊。”
“跟你一样, 来办六娘子交代的差事。”
仅仅是丁大壮干活,没一个聪明的监工, 夏文君可不放心。
现在不是战时,县衙也没有强制征召匠人到一处干活,所以这批武器,都不用趁天黑搬入库房,只需要放在外面的院子里,第二天换批人搬到铁匠那里去就行。
修补的刀剑铠甲是叛军的,羽箭皮甲也是叛军下的订单,但工钱和材料成本,却全是衙门在给。
“衙门库房里的铜钱,早晚都是要被抢的,留着干嘛呀,使劲花呀。”
夏文君一边撒钱,一边做假账。求书帮 庚欣醉全夏云林则在边上气得翻白眼。
县里的那些匠人,就只管赚钱,也不知道县里具体修补了多少东西。因为这些订单,有很多都被夏文君名下的小作坊承担了,县里的散户,没办法统计总数,只知道东西有很多。毕竟光是夏文君名下的羽箭的流水线作坊,都有几百号人。
“搞这么多武器,咱们仙河县是要大干一场吗?”
“不知道啊。听夏六娘的吧,夏六娘带我们干,我们就干呗。”
夏文君名下的産业平时就能消耗大量的工人,突然多了这么个军需生意,需要的工人就更多了,一时间,仙河县的人都还挺忙碌。
普通百姓都忙着挣钱,也没时间关心别的东西去了。
只有县里的那些个大户,在鬼鬼祟祟的藏粮食,东藏一点,西藏一点,有一个窝点的家産被抢了,也还有东山再起的本钱。郡城或者外地有亲戚的,胆子也大的人,还准备去外头躲一躲。
但跑路的人还是少数,因为外地也不一定安全,到了外地,反而还容易孤立无援。
城里的大户小动作多,但都逃不过夏文君的法眼,谁叫她手底下有几千个衙役呢,还日日在城内城外巡逻。
“六娘子,这是沈家人可能有藏粮的地点名单。”
“行,把单子给我吧。”夏文君瞄了一眼,把单子夹在小本本里,说道:“沈家做事不地道。把粮食藏他家祖坟里也不管用。”
她已经准备做个热心群衆,等霍长安来的时候,就跟人揭发了。
有霍长安在,还有当初在运河干活的民夫在,夏文君在叛军那里,还有点面子。夏家的族人,留在郡城,绝对没有仙河县安全。
夏文君给夏云林出主意道:“正好也快到二哥的生辰了,家里不如大办一场,让族里的人都来凑热闹。”
“你二哥一个小辈,生辰哪来那么大阵仗。”夏云林也担心族人,思索了两秒,建议道:“不如把你大哥的婚事提前。\萝¢拉?小~说\ ?已!发/布′最¢新¨章?节.这种大喜事,多请些族人也合理。”
“这合适吗?”夏文君有些犹豫。
“我和你母亲一起去找亲家谈。”夏云林一脸正经的说道:“现在世道乱,早成亲早放心。家里在这个时候想赶紧迎儿媳妇进门,亲家应该也能理解。”
夏文博倒是不介意把成亲时间提前,他巴不得早点把人娶进门,而且提前婚期,是他家提的。欠着女方一个人情,花月容也会多给儿媳妇一个面子,不会为难人。
未来大嫂夏文君也见到过,确实是个极为貌美的女子,而且才二十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的年纪,她和前夫生的那个儿子也乖巧懂事。抛开其他东西不谈,纯看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她配夏文博那是绰绰有余。
就是大哥一成婚,都不用努力,自己就能直接升级为姑姑这件事,让夏文君还得适应一下。
家里的喜事办得极为热闹,光是铜钱,就在街道上撒了两大筐。
亲戚们来都来了,夏云林也极为好客,把人留到了第二天,不让大家回去。
第二天下午,霍长安就按着约定好时间,领着叛军闪现到仙河县。
一发现叛军的踪迹,巡逻的衙役立马点狼烟,然后往县城赶。
县城的守军把城门一关,狼烟一点,就巴巴的看着夏文君和夏云林,等他们下决定。
“先把武器搬出来,整兵备战。”夏文君说得一脸正气。搞得夏云林都不好意思看她。
县里的百姓此刻都慌得不行,但看到在各个街道奔走,还有站在城牆上的官兵,也都稳住了心神,主动帮忙搬运物资上城牆。
除了县衙原本的衙役,还有很多青壮,居然主动要求上城牆守城,还喊出来誓死保卫仙河县的口号。
这一情况,把夏云林都给看愣了,不敢置信的小声嘀咕,“我们仙河县的人,怎么可能会这么勇呢?不应该啊。”
县里的子民都这么勇猛,到时候他这个县令开口投降,岂不是很没面子。
他用胳膊杵了杵夏文君,让夏文君说话。
“大家都先回去吧。真有用到大家的时候,会通知你们的。”夏文君安抚道:“现在还没到危机时刻,都先回去吧。”
大家怕给夏文君添乱,很听指挥,让他们回去就回去了。
“你看你干的好事。多辜负百姓的感情。待会儿开城门投降的话,你来说啊,我不好意思说。”夏云林有些小感动的说道:“他们比我这个县令,还把仙河县当回事,都想誓死保卫仙河县了。”
“因为现在他们过的是好日子,所以他们想守护。要是过的要死不活的日子,你看他们守不守护。父亲你要是一直能做个好官,他们不仅能誓死守卫仙河县,还能誓死保护你,到时候你更感动。”
夏文君顺手就给亲爹灌了一碗励志鸡汤。
但夏云林完全不接这茬,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说道:“我做个无功无过的平庸官员,就已经很费劲了。好官太难做了,我做不了。”
在平安郡做官,不单要处理县里的公务,还得向上管理。官场的人际交往,比替百姓办事更累。想要对得起下面,又要得上面信重,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听着夏云林的碎碎念,夏文君一脸淡定的站在城牆上,看向远处。
人和马踩踏出来的滚滚烟尘,隔老远,都能给人满满的压迫感。
“好多人啊。”夏云林把手掌平放在眉毛上,伸长脖子探望,惊叹道:“他们的装备好齐全。”
铠甲,长枪,盾牌,弓箭,甚至攻城器械,一应俱全。
因为这些东西,全都是抢来的,要不是他们打着的旗号不对,一眼看过去,就跟正规军似的。
人多就算了,行头还这么好,夏云林总结道:“对方的人数是我们县城守军的十倍以上。要真的打起来,我们八成守不住。等人到城牆下,你就直接开口投降吧。”
在夏云林的设想中,直接投降是件没面子的事。如果他家闺女跟霍长安没合作,他会意思意思守一下城,然后再投降,死守也是有可能得,主要是叛军凶名在外,他怕人头落地。
但霍长安比夏云林想的要讲究,既然有合作关系,他就没下夏文君的面子。
“久闻夏六娘和夏县令的贤名,我霍长安也甚是钦佩,只要你们开城门投降,我等红巾军,绝不伤害县中普通百姓。想来以夏六娘的仁义,也不愿意县中百姓增添无辜伤亡吧。 ”
“进城之后,绝不伤害无辜百姓。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咱们红巾军中,不仅我霍长安钦佩你的为人,其他人也都十分敬重夏六娘的人品”
这么一通商业互吹,没把夏文君吹飘,倒是把夏云林的嘴角给吹歪了,不等夏文君发话,他就主动把刚刚还嫌弃的,掉面子的投降的事儿给接过了。
“开城门。开开开,放霍将军进来。”
因为两军阵前的这么一通交谈,仙河县的人对红巾军好像也没那么大的敌意了,城门口的守卫得了命令,立刻就把城门给推开了。
作为投降的诚意,夏云林这个领头人,还得带着夏文君还有县里的官吏,去城门口迎接。
霍长安本来是骑在马上的,走到夏文君几人面前,就默默的下马,和他们一起步行进城,给足了面子。
就在其他人以为仙河县就这么逃过一劫,默默松了口气的时候,走到县衙门口的霍长安就说道:“大家放心,我霍长安说话算话,不会伤害无辜百姓。但我们红巾军在此,仙河县办事,就该按照红巾军的规矩来。”
听到这话,场面一下子就尬住了,仙河县衆人面面相觑。
夏文君清了清嗓子,站出来做了个捧哏,“敢问霍将军,什么规矩?”
“烧县衙。分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