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小女见过侯爷后,便心生爱慕。¨3¢8+k+a·n+s\h·u′.*n!e\t-”
“我出狱后,小女向我表明心意,愿嫁侯爷为妾,实在不行,为奴为婢也可。”
“我闻言不知所措,历来皆男方提亲,哪有女方主动之理。”
“可小女见无望,竟茶饭不思,日渐消瘦。”
“我就这一个女儿,虽家境贫寒,却也视为掌上明珠。”
“无奈之下,只好厚着脸皮来求侯爷收下小女。”
贾珣闻言一时无言。
秦可卿怎就如此急着要做自己妾室?
但思索片刻,贾珣也大致明白秦家人的心思。
显然,经过上次冤狱,秦家人是真怕了。
他们担心此事过后,贾珣便不再理会。
若秦可卿能为妾,诸事便迎刃而解。
秦家人也清楚,冠军侯的正妻之位非他们所能及。
贾珣思考片刻,对秦邦业道:“秦大人,其实无需如此。”
“本侯曾言,若秦家因宁国府婚事受阻,本侯定不会坐视。”
“本侯之言,一言九鼎。”
然秦邦业不会仅凭贾珣一言便安心。
为官多年,清廉自守,家境贫寒。
其子亦非成才之料,体弱多病。
秦可卿若能嫁予贾珣为妾,儿女后半生便有了依靠。
贾珣稍加提携秦钟,他亦可无忧。
秦邦业遂道:“侯爷,小女对侯爷倾心己久,别无他求。”
“倘若侯爷不答应,小女恐怕会因相思成疾,不幸香消玉殒。”
“下官仅育有此一女,恳请侯爷慈悲,让她能侍奉您左右。¨狐¨恋^雯`茓+ `嶵,欣~章?踕\耕?辛+筷*”
至此,贾珣明白,秦邦业决意将女儿许配给他。
秦可卿容貌绝美,贾珣亦非无情之人,于是点头答应:“既然秦大人如此恳请,本侯岂能袖手旁观。”
“况且本侯尚未娶妻,府中确实需要一位主持内务之人。”
“承蒙秦大人与令爱的厚爱,本侯答应了。”
秦邦业大喜过望:“多谢侯爷救了小女一命。”
贾珣微笑回应:“伯父太客气了,虽是纳妾,但本侯定会依礼而行,绝不会让令爱受丝毫委屈。”
经过此番交谈,秦可卿与贾珣的婚事尘埃落定。
不久,冠军侯府与工部营缮郎中秦邦业之女联姻的消息迅速传开。
贾珣严格按照纳妾的礼仪,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与秦可卿的所有仪式。
按出身划分,妾室有三类:贵妾、良妾与贱妾。
贵妾多为正妻的陪嫁或己生育子女者;良妾则是出身清白的女子;贱妾则是来自烟花之地或教坊司的女子。
秦可卿身为官宦人家的女儿,自然归为良妾,贾珣给予了她应有的尊重与礼遇。
古代的婚姻制度中,一夫一妻多妾制盛行。
家中唯有男主与正妻才算是一家之主,妾室只是他们的附属。
无论妾室贵贱,她们所生的子女都必须认正妻为嫡母,而生母只能被称为小娘。
像能让庶女在妾室身边成长的情况,实属罕见。
通常情况下,妾室子女的命运多由正妻掌控。·k~u·a¢i¢d!u¨x·s?..c·o^m+
妾室能抚养子女并拥有私产的情况,实在难能可贵。
权贵们在挑选正妻时总是精挑细选,力求门当户对且善于治家。
但在正妻进门之前,权贵子弟亦不会禁欲,纳妾成为首选。
只要正妻未进门,男子无论纳多少妾,仍算未婚。
妾室则无此顾虑,何时进门都可。
妾室所生的子女,永远无法超越嫡子的地位。
论及正事,贾珣依循古礼,纳秦可卿为妾。
此番纳妾,贾珣未兴师动众,仅邀数位挚交将领,设简陋宴席共贺。
虽小范围庆祝,但礼数尽到,秦可卿并未受委屈。
新婚之夜,冠军侯府灯火亮堂。
秦可卿坐于夕颜轩内,心中忐忑。
她与贾珣仅一面之交,虽知他性情刚烈,却未知他将如何相待。
所幸,她出身官宦世家,身为良家女子,即便为妾,亦是尊贵良妾,不至被视作玩物随意处置。
那些低微之妾,与权贵府中的歌女舞姬无异,常被要求在宴会上献艺,甚至可能被赠予宾客,犹如昔日石崇斩姬劝酒之例。
秦可卿与贾珣的结合,实属无奈之举。
秦家势弱,难以与宁国府抗衡。
秦可卿才智出众,深知唯有依附冠军侯府,方能保秦家平安。
她也明白,贾珣必能洞悉其中利害关系。
故而,对于贾珣情感深浅,她并无把握。
正当秦可卿思绪万千之时,贾珣送走宾客,步入屋内。
丫鬟们见状行礼退下,房中仅剩二人。
贾珣饮水后,走向床边,轻掀秦可卿盖头。
秦可卿本就貌美如花,此刻盛装打扮,更显娇艳动人。
贾珣凝视秦可卿,一时沉醉。
秦可卿羞涩低头。
“夫君,何故如此看可卿?”
贾珣微笑回应:“是我失态,只因可卿太过美丽。”
此时,秦可卿肚中却传来咕咕声。
秦可卿羞赧,低头不敢视贾珣。
贾珣关切问:“你尚未进食?为何不让丫鬟去取些饭菜?”
秦可卿摇头答:“妾身初来乍到,侯府一切尚不熟悉,怎敢随意使唤。”
贾珣闻言道:“丫鬟本为你服务,有何不可使唤。
在侯府,除我、未来的大娘子和平妻,你便是主人。”
“有人吗?”
门外传来脚步,丫鬟应声而入。
“侯爷,有何需要?”
贾珣吩咐:“命后厨备些酒菜来。”
“遵命。”丫鬟应声退去。
贾珣笑道:“稍等,饭菜很快就好。”
秦可卿点头感谢:“多谢夫君关心。”
言谈间,秦可卿向贾珣透露了自己的身世,原非秦邦业亲生,而是被其收养。
贾珣闻言笑道:“可见可儿你是福泽深厚之人。
秦大人收养你后,竟老来得子。”
秦可卿羞涩回应:“夫君谬赞了,可儿哪有这等福分。”
贾珣微笑不语,心中暗自思量。
若秦可卿真为仙界之人,那他岂不是与仙子共度此生?尽管难以置信,但贾珣自己便是穿越而来,还带着一个神秘系统,所以他更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不久,丫鬟们送上酒菜,二人对坐而食。
秦可卿轻饮两杯,脸颊泛红,更显妩媚。
餐后,二人回到床边,秦可卿轻吹烛火,柔声说:“夫君,请善待可儿。”
言毕,贾珣轻吻秦可卿,二人随即缠绵在一起。
而在宁国府的丛绿堂内,一片死寂,令人心悸。
贾珍独坐房中,往昔美妾的欢声笑语己成回忆。
自秦邦业获救后,工部李侍郎退还赠银,与之断交。
贾珍多方打听,得知是贾珣出面,找上了工部尚书严震首。
此刻,贾珍如梦初醒,明白了秦邦业为何敢于拒绝宁国府的联姻。
若非贾珣撑腰,秦邦业怎敢如此?
然而,贾珍尚未想出对策,便惊闻秦邦业己将女儿许配给贾珣。
得知此事,贾珍怒发冲冠。
自初见秦可卿,他便被她深深吸引,也曾动过纳她为妾的念头,但秦邦业性情固执,加之宁国府名声不佳,秦邦业怎会同意?
为了达到目的,贾珍曾策划让儿子贾蓉娶秦可卿为妻。
他深知儿子懦弱,易于摆布。
秦可卿一旦步入宁国府,贾珍便心生诡计,欲使其卧于自己榻上。
但此念初现,即被贾珣阻断。
念及心中所念之人此刻正承欢于贾珣,贾珍内心倍感压抑,对贾珣之恨意陡增。
然而,贾珍对贾珣无可奈何。
愤怒难平的他急需宣泄。
于是,贾珍转向身旁小厮问道:
“少爷近日在做什么,为何总不见人影?”
小厮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