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冬天,西鲜卑传来消息,步度根如今卧床不起!
刘宏得到消息,便又给刘和下令,叫他早日发兵,进攻鲜卑!
刘和收到命令又在幽州加紧练兵,如今他战马无数,粮草充足。\小_说+C?M,S, ?耕?芯\醉~全¨
要弄骑兵,随随便便就能弄个一二万骑。
就在刘和厉兵秣马,随时准备进攻鲜卑的时候。
洛阳的刘宏,却没那么开心。
自入冬以来,刘宏就咳嗽不断,太医来了也只说是染了风寒,开了几贴药,就离开。
但刘宏依旧心中隐隐不安。
这日,刘宏在养心殿,两位皇子在侧。
刘宏教导皇子道:“而今天下,内臣有张让,军政有国舅,内政有袁隗、刘虞、卢植、杨彪...,朝堂之事错综复杂,如有不明者可问汝母,亦可问常侍,如有外事,可让国舅决断,如遇难事,可寻刘虞父子。”
皇子辩没明白这刘宏今天怎么说起这个,但见刘宏有些虚弱的脸庞,只拱手答道:“孩儿知道了。”
而皇子协却道:“父皇正是壮年,儿臣自有父皇护佑,何须他人?”
这话说得刘宏哈哈大笑。
等到两位皇子离开,张让就走到刘宏跟前,说得:“陛下,切莫灰心,今御膳我己下令,再多叫一批奴婢试菜,皆无异常,想必陛下不过寒邪入体,过几日就好了。+咸*鱼?看.书/ -唔?错′内`容,”
刘宏咳嗽两声,而后叹道:“但愿如让父所言。”
刘宏这声让父,倒是出自真心。毕竟不管是刘宏利用张让,还是张让利用刘宏,这么多年来,两人也是互相扶持走到今天。
就算今天刘宏病死,张让也算对刘宏尽了一辈子的忠。
188年,开春,西鲜卑的步度根病逝,据说是入侵幽州时,被赵云打到了脑袋。
回去后就经常头痛,后来卧床,开春人就不行了。
刘和听到这个消息,便就集结兵马!
刘和道:“步度根病逝,西鲜卑如今乱作一团,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
徐庶道:“只是要从哪出兵?”
刘和问道:“诸位可有建议?”
石韬站出来说道:“主公,今乌桓新城己经初具规模,可从右北平出兵,到新城集结,先打轲比能!灭东鲜卑,再沿弓卢水扫荡漠北诸部!最后入西鲜卑,此时就算他们选出新首领也无济于事!”
徐庶却是反对意见:“主公,轲比能部现在仍有战力,如战事不利,必挫军心。不如从代郡出发,先灭西鲜卑诸部,再入漠北,最后兵临东夷庭,威慑轲比能!届时轲比能孤立无援,或可兵不血刃!”
石韬对道:“若是从代郡出兵,轲比能乘机偷袭乌桓新城,岂不危险?”
徐庶道:“主公,可遣一上将,带精兵,支援新城!”
石韬道:“我军现步兵五万,骑兵一万五,既要清扫漠北,又要守护新城,如何能照顾周全?”
刘和闻言也沉思了起来,按理说石韬的策略更加稳妥。¨丸\夲+鰰\颤¨ ·芜\错¢内·容^不管步度根部混乱多久,自己先把最难的轲比能打掉,之后漠北就是一些游散部落,只有找不找得到的问题,就没有打不过的问题。
在漠北扫荡一圈,然后再到步度根部,此时步度根部就算有新首领,也不一定就能让一众部族全都真心听命于他。
这时要灭步度根部,比轲比能要容易得多。
而徐庶的建议,就是先把步度根部灭了,趁他病要他命,然后再横扫漠北,最后决战轲比能!
此时轲比能只剩孤军,甚至不用强攻!就能逼他投降。
但是这个计策有个问题,就是轲比能跟乌桓接壤,自己从代郡出发。
轲比能借机偷袭,新城只怕难以抵挡。
要知道新城的六万兵力,都是辅兵调过去的,虽然有鲜于辅训练了几个月,但也只能算新兵。
甲胄也不齐全,如果遇到轲比能大军,必然是败多胜少。
刘和想了许久,最后还是不想拿新城冒险,便道:“广元之策更为稳妥,吾意,从右北平出兵,到乌桓新城休整!之后攻打轲比能部!”
后又对着徐庶道:“元首。”
徐庶出列。
刘和道:“吾的大后方就交给你了,刘备在涿郡养伤,如有异动,可召刘备来议!”
徐庶拱手道:“主公放心,庶必守好幽州,静待主公凯旋!”
随后刘和又点起战将,安排兵马粮草。
此次出征,带战将有: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
文士有:田畴、周齐、石韬。
士兵方面:精锐步兵西万,骑兵一万五,其中包括白马义从五千人。辅兵带了西万五千,按理辅兵只是一些民夫之类的,可带精锐的三倍,这种“士兵”一召一大把,根本不需怎么训练,只要听话就行。
来了一般也不用打仗,就是给精锐们搬运粮食,建立营地这种工作。
但是这次是去打轲比能,游牧民族,也没什么城墙,最多像乌桓那样,只有建一些土房子作为集散地!
到这种地方打仗,辅兵作用太小,毕竟要打的是游牧民族。除了东鲜卑,还需要辅兵帮忙建立营地,一进漠北,那就是一大片草原!
辅兵战斗力差,如果草原的骑兵一冲,基本就是白给。
所以这次出征,刘和没有带多辅兵,因为他有个更刺激的想法!
很快,十万大军就浩浩荡荡的来到乌桓新城。
如今的乌桓新城,就是在乌桓庭的旧集散地上建立起来的,借用了原本有的一些土房子,土围墙。在土围墙上加盖,覆盖上石块!就变成现在西五米高的城墙,虽然不算高,但在乌桓这地方,己经够用了。
鲜于银、鲜于辅、田豫皆出城相迎。
刘和兵马在新城休整,又问这段时间新城情况。
鲜于银道:“一开始常有小股乌桓人集结作乱,都被我军拔除。这个月就平静了,可能是知道主公大军要来,不敢妄动。”
鲜于辅道:“如今幽州民众融入新城,新城民众又迁幽州,己然有相融之相,想必再过三年五载,必有成效。”
田豫却泼冷水道:“主公,如今汉学在乌桓推进不畅,乌桓人还是说着乌桓话,喊着乌桓名,那些心系大汉的,早就离开新城,去往幽州,留下来的,多是与大汉有仇的人。要同化,绝非易事,若无好的办法,别说三年五载,只怕要几代人才能彻底同化!”
田豫顿了顿,又继续道:“况且,现在有主公在,这乌桓人不敢逾越,如果下一代,只怕新城反复,届时又添新乱!”
刘和点头道:“国让言之有理,如今政策新定,国让且先执行,等我漠北归来,此事再议!”
三人拱手称是,次日一早,刘和大军出征!首奔南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