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将功补过之机
“太子和丞相怎么做到的?这么短的时间,还能把那么复杂的账都查那么清楚,下一个会是谁?”
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这层被他们厚厚糊住的纸,今天是被秦川彻底撕开了。?{零*点>看?1\书|¥ `,?无@错#§内1容2
大皇子秦凌岳和四皇子秦逸轩作为文武官的领头羊,更是坐如针毡,恨不得冲过去一把火把那些账本都给烧了。
这哪是查账?分明是要掀翻整个朝堂!
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秦川也就没有再继续点名道姓,面向晟渊帝,语气微沉:“父皇,儿臣与丞相三日未合眼,总算理清了所有账目。账册在此,儿臣就不一一念了,您一看便知。”
话音刚落,大太监方同便上前接过账册,呈至晟渊帝案前。
晟渊帝对着面前的一本本账册沉思片刻,正要翻开,却听李崇和突然出声:“陛下,账目不必看了。”
秦川一愣:“老李?你……”
李崇和充耳不闻,向着晟渊帝汇报道:“据这三天的核算,这三年间,朝堂共损失白银斤一千五百万两!”
“嘶——”
这数字一出,满朝文武皆是屏住了呼吸,脸色惨白的去看上位晟渊帝的反应。£?微2趣:小[?说#_? $免.费(\{阅±[读′°
“什么?一千五百万?!”
晟渊帝拍案而起,账册被甩落在地,愤怒到额头青筋暴起,“你们竟敢私吞上千万两白银,还谎称国库只剩八十万两!好,好样的,你们哪来的这么胆子?!”
“陛下息怒!”
见晟渊帝震怒,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在地,一个个头低的恨不得锤到地上。
此时的他们哪还敢不相信秦川与李崇和没把账目给查清楚,没当众点名把他们的账本说出来都已经是万幸了。
“息怒?你们叫朕如何息怒?”
晟渊帝一人之声就已经在整个朝堂上震荡,可见真的怒到了极致。
“陛下……”
百官面色灰败,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金銮殿外可就是整装待发的御林军,只要晟渊帝一声令下,他们断无生路。
秦川瞥向李崇和,忽然读懂了他的用意,当即闭口不再言语。
“陛下,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臣斗胆请陛下网开一面,放百官一条生路。”
只听李崇和顶着这巨大的压力继续道:“大战在即,若大肆清理朝臣,于大秦也是一桩祸事!陛下可给众臣一日时间,将贪墨银两返还置于宫门前,便消去账册,既往不咎。?8\8`d,u^s_h*u+w+a`n\g~._c,o.m!”
“丞相所言极是。”秦川虽不满,但也强压怒意附和道:“攘外必先安内,若都城生乱,大秦又何以抗梁?”
秦川也知道,大秦除李崇和外,基本满朝文武皆涉贪腐。若一个个的细究下去,整个朝堂上基本剩下不了几个人。
如此,都城中内乱必起!别说晟渊帝想要出兵对抗两国,就是都城之中的暴乱都需要极大的心力才能镇压下去。
李崇和不报明细,只说总数,也是无奈之下的以大局为重。
秦川当时把那些账目整理出来的时候,都忍不住的想把这些蛀虫拉出去砍头,他可不认为晟渊帝看了之后真的会忍得住。
“陛下!丞相言之有理啊!”
“陛下,如今与梁国开战在即,不宜做太大动作啊!”
“陛下若能网开一面,我等定将脏银悉数归还!”
“那些钱臣是一点儿都没敢花呀,臣也是穷怕了……”
两人的话让众朝臣们如逢大赦,忙不迭叩头表态,哪还顾得上之前反对晟渊帝主战的决定,生怕晟渊帝在贪污一事上再深究下去。
晟渊帝只觉脑海中翁翁作响,头痛不已。
“来人!”
“末将在!”
随着晟渊帝一声暴喝,殿外御林军飞快入内,列阵如墙,将所有人包围在其中。
“将尚书左郎中刘达、祠部司司长许高飞拉出去,斩立决!”
“是!陛下!”
御林军统领雷厉风行,当即扑向二人,把挣扎哭嚎的刘达、许高飞拖曳出金銮殿。
“陛下饶命啊!给臣一个机会,臣也愿意把贪银都还回来。”
“陛下!臣愿意双倍返还贪银,求陛下饶臣一命啊!”
不管两人如何求饶,晟渊帝的命令都没有改变。
金銮殿外更是“噗通”两声闷响,两颗头颅滚落阶前,鲜血染红汉白玉石阶。
求饶声戛然而止,满朝文武那叫一个噤若寒蝉,冷汗浸透了一层层的朝服。
“记住了,朕眼里容不得沙子!历来大秦法律对贪腐之事严惩不贷,可今日念在丞相劝谏,朕姑且给你们将功补过之机。”
晟渊帝沉声道:“明日早朝前,朕要看到贪银如数出现在宫门前,川儿与丞相呈的账册,朕便不再过目,否则休怪朕刀下无情!退朝!”
晟渊帝已经气的不想再看这些人一眼,连大太监方同的话都抢了过来,喊完退朝就怒而转身离开,留背后众大臣跪地谢恩。
“谢陛下不杀之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磕头从未有过的虔诚,站起来时腿脚都哆嗦着。
也不管自己是哪一派的人了,一个个的都将感激的目光投向李崇和。
虽说这位老丞相如今摆明站在秦川阵营,但正是他的谏言,让众人从那刀口下留了一条小命,心底里自然是感激的。
就连秦凌岳和秦逸轩两人,都眼神复杂的看了一眼李崇和和秦川。
等众人散后,秦川看着他们慌张的往自己府里赶的背影,对李崇和带走几分调侃的说道:“老李啊老李,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你和父皇这配合,真不愧是多年的心腹啊!”
“全靠殿下周旋得当。”李崇和笑的坦然。
在朝堂浸淫多年,李崇和看的非常透彻。
斩杀贪官污吏是件好事,可想一口气把所有贪腐官员都杀掉根本不现实。
满朝文武近百人,文官尚且可控,那些手握兵权的武将呢?
还有皇族、外戚、世家盘根错节,真把人逼急了,指不定要闹出谋反的乱子。
何况大秦即将与梁国开战,此时斩杀武将更是大忌,一旦中间出现点什么波折,都会被拉出来说是战前杀武将,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