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远山坐在余氏身侧,捧着碗鸡汤,小口抿着。,?优[?品?小?说×?.网3+, ?首?_*发$
缺了牙的嘴不敢用力咬肉,只敢用筷子戳散炖烂的肉。
此刻,顾远山只庆幸家里外祖母牙口不好,周氏做的菜都特意炖烂些,不然他还真不敢吃,就怕其他牙也掉了。
另一侧的余光夹了一块鹿肉,隔着余宗,朝顾夏至晃悠,“夏至表妹,这个好吃。”
这头鹿是他和余宗猎到的。
自己抓到的猎物,自然比其他的好吃。
顾夏至很给面子,抬起筷子就朝那盘鹿肉夹去。
一旁的余宗见状,也夹了一块鹿肉递给顾远山,“小山子,你快吃,这个好吃。”
他们两兄弟对于这个表弟自然是耳熟能详。
顾远山一向被余氏看得紧,也不许他跟着几人出去玩,就怕磕了碰了。
因着顾远山是余氏好不容易盼来的儿子,余大河和周氏也警告两兄弟,不许带着顾远山上山打猎。
先前两兄弟还只觉得姑姑宝贝顾远山,如今知道顾远山不仅去学堂念书,还被童生老爷夸赞,他们更是对这胖表弟生出敬畏之心。
寨子里几乎全是文盲,对于读书人是天然的敬畏。
被夹了一块烤鹿肉的顾远山僵硬地抬起头,看着一双期盼的眼神,他努力挤出微笑,“谢谢二表哥。?8+1!k*a~n*s!h′u+.·c¨o·m^”
得了感谢的余宗安心吃饭,却不知顾远山内心快要泪流满面。
他好不容易将余大河夹的那块鹿肉吃了,现在余宗又给他夹了一块。
他怀疑这对父子今天不把他牙磕掉就不罢休了。
顾远山只好埋头小心用另一侧牙啃着碗里的肉。
余氏瞧见,笑着给他夹了一块肉,小声说了句:“小山子慢慢吃,还有很多。”
顾远山刚咽下一口肉,见碗里躺着的兔肉,终于松了一口气。
兔肉好啊!
兔肉炖得烂,不会害了他的牙。
……
余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余光和余宗时不时向顾夏至介绍山里抓捕的猎物,惹得顾夏至不时发出惊叹的追问声。
在这个饭桌上,不分男女,大家想吃什么都有得吃,不需要为了一个鸡腿的归属权争来争去。
顾夏至很喜欢,也很开心。
她觉得自己要是余家的姑娘,余大河一定会带着她一起进山打猎。
老太太举着陶碗,眯着眼睛扫过一桌子人,嘴角就没下来过。¢1\9·9\t/x?t,.·c·o,m^
周氏见状,赶紧起身,挑了块最软烂的野猪肉细细撕碎,伴着余氏带来的小白菜塞进老太太碗里。
“娘,你慢些吃。”
对于周氏的贴心,老太太也习以为常,只点点头,“欸,你也吃,你也吃。”
余氏见了,不免觉得周氏实在是太贴心,比她这个做女儿的还要仔细。
心里对周氏的感觉又亲近了几分。
余小花则坐在周氏身旁,时不时给周氏和老太太夹些菜。
余大河端着碗大米酒,抬头就灌了一碗。这米酒是他买来做余小花成亲的席面,特意买多了些,他闲暇时也能喝几口。
放下碗,重重叹了口气,“可惜三水没来,不然我就能和他喝个痛快了。”
余氏看向他,心情也不免低落几分。
瞧着就是在担心不知情况的顾三水。
顾远山连忙抬起头,朝余大河说道:“舅舅,很快我阿爹就回来了,到时候他就可以陪你喝酒了。”
家里顾家几兄弟不算酗酒,但也稀罕喝。
因为顾云生说文人喝酒搞创作,猎户喝酒抓野兽,种庄稼的农民喝了酒只能误事,不允许他们喝太多。
余大河自知自己嘴快说错了话,连忙接着顾远山的话茬子,“是嘞,等小花成亲就和你阿爹喝个够儿。”
果然,余氏一听,连忙摇头,“大哥,你是喝够了,我们到时候还得赶山路回去,喝了酒可要危险。”
山路不好走,喝多了走山路更不安全。
周氏一听,温声建议:“到时候小妹可以留在家里住一宿,等第二日再回去也不迟。”
余家人少,院子也算大,光屋子就盖了九间。
除了几人住的,其余屋子都空着。
不过这里的屋子是泥巴和木头做的,和顾家的青砖大瓦房完全不一样。
只要给寨子上的人管顿饭,就能帮忙盖起来。
顾家的青砖大瓦房,不算人工,也要去买砖瓦,费钱得很。
要说余家也算有些钱,为什么不花多点钱盖好点的屋子?自然是余大河日日都想把家给安在山下,对于这个家自然不想投入太多。
若不是寨子上的人巴结他,硬要给盖9间屋子,他甚至只想盖4间,一人一间,刚好够住就行。
余氏听了周氏的话,笑着打哈哈,“到时再说,还远着嘞。”
留不留宿不是她说了算,她做不来这个主儿。
老太太听了,朝余氏嘱咐道:“到时记得把亲家公也叫上,还有小山子的大爷爷也一起过来,热闹!”
“对对对!”余大河附和道,“若是你们怕山路危险,那日一早我就过去接你们。”
家里就这一门亲戚,顾家全部过来,余大河都欢迎。
余氏看着几人不像开玩笑,便也应承下来,“好,回去我就跟我公爹和婆婆说,看他们来不来。”
老人年纪大,虽说走得动,但也不好走了,得仔细着来。
不过她觉得说了,家里小叔子一家指定来。
那就是一家子的吃货,无肉不欢。
至于说山路危险?怕什么?
她和顾三水经常走,身上带着余大河给配的驱虫药,从来没遇到过野兽。何况要是一大家子过来,那野兽也不傻,往人群里冲。
见余氏应承下来,周氏便看向一旁的余小花,朝余氏问道:“小妹,你先前不是去陈家村打听那户人家的底细吗?有没有什么不妥?”
余家算是疼爱女儿的人家。
当初余氏的婚事一拖再拖,就为了找个合心合意的好人家。如今的余小花也是一样。
从媒人牵线开始,余氏就往陈家村跑了不下十趟,对于侄女婿的家底不说十分了解,七八分也是有了。
余氏笑了笑,“陈川那小子不错,人虽然黑了点,但瞧着眼睛亮,是个不错的小伙子。陈家两兄弟,陈川大哥性子也不错,见谁都笑眯眯,只是那大嫂……”
余氏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