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远山想起在县城见到的方佑程,连忙道:“夫子,今早我救的那名女童,她父亲给我讲了许多和我们不一样的释义见解,就比如这‘遐迩一体’中的一体,他说不止是统一的意思,还是统一框架下的差异性共存。`l^u_o¢q`i\u.f_e?n¢g~.¢c^o¢m′”
“哦?怎么说?”顾海生感兴趣问道。
顾海生教的“一体”表面是同质化的“一体”,强调制度统一、礼仪共循,维护国家稳定的基础,与《礼记·王制》中“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治理理念相通。
而方佑程口中的“一体”并非消灭多元,而是以“王道”为核心,构建包容性框架。如汉的“霸王道杂之”,唐的“胡汉一家”,均在统一政权下容纳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体现“和而不同”的智慧。
顾远山很佩服,觉得方佑程教给他的释义和顾海生讲的不一样,他的更全面些。
顾海生望着窗外摇晃的竹影,半响才叹道:“能把一句《千字文》中的释义以辩证的思想来理解,这人要么读破万卷书,要么走过万里路。”
他手中戒尺无意识地敲着掌心,“可惜咱这小地方……”
哎!
师资力量都跟不上,学子哪能学到更好的思维方式。
他悠悠叹了口气,朝顾远山道:“明日你把那人的言论写成札记,给夫子瞧瞧,你自己也要经常看看,以后学会这样的辩证思维,对你科举有帮助。+看*书?君` -无?错_内¨容*”
“我记下了。”顾远山乖巧应下。
他今早听着也觉得方佑程的见解独特,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想到的。要不是他救了方知然,还见不到这样的人。
也算是开眼了。
……
接下来,顾海生照着学过的内容,对顾远山进行了全方面的摸底考察。
顾远山自然是一一答出。
顾海生很满意,轻抚胡须,笑着道:“远山,你学得很扎实,好好保持,等《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学得差不多,我便教你朱熹的《童蒙须知》还有《弟子规》”
顾远山点头应下。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是孩童启蒙识字的必备读物。这几本书注重的是道德教化、知识传授和行为规范培养,内容涵盖识字、伦理、历史、自然常识等方面。
待识字后,便可进行伦理道德类塑造,比如《弟子规》,培养孩童的礼仪习惯;朱熹的《童蒙须知》注重”格物致知“的实践,强调启蒙阶段的基础养成,为日后进阶学习做好铺垫。
此书从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五个方面,系统规范学子的生活和学习规范,如“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兰`兰+文*学? *无+错_内\容!
此外,还得学《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
将这些都学得差不多,还得加上算术的教学,例如《九九乘法表》。不过启蒙阶段一般不会教学太深的知识,只教学简单的生活算数便可。
昭明王朝虽说比较重视算学的发展,但在科举中占比也不算很高,许多文人墨客只觉得这算学是商人之举,并不屑于学习。幸好昭明帝生前强硬将算学纳入科举的行列,如今算学还能留有一席之地。
……
如今天气渐冷,才五点半,火烧云就弥漫了半边天。
顾远山拿着书箱,朝学堂外走去,看见门口顾三水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
“今天怎么那么晚?”顾三水走过来,将书箱接过去。
平日里都是五点左右下学,今天顾三水在门口等了半个小时了。
“大爷爷多讲了一会儿话,阿爹等久了么?”顾远山昂着头,看着顾三水,“不然以后我自己回去好了,这里离家里很近。”
顾三水伸手摸了摸顾远山的发髻,“小山子,明日阿爹得出门一趟,估摸着得一个月才能回来,你大伯说了,让远冬早上送你来学堂。”
家里对于服役的事情有了决断,当然不是顾云生逼着他去的,是他主动提出的。顾大水一向照顾他们这些小的,如今摔伤了腿,按顺序就轮到他了的,反正也就当两人换着来好了。
对于顾远山他自然是不放心的,儿子还小,他怎么也不能让他一个人来学堂。
可惜靠谱的顾大水伤了腿,可能等他服役回来,顾大水的腿都还没好。至于顾西水更不用说了,若是让他接送顾远山,可能顾远山回家了,还得出去找他。
顾云生年纪大就不折腾老人家了,余氏更不行,她压根不敢来学堂,对读书人的地儿害怕得紧。
余下可靠的人选便只有一个顾远冬了。
顾远山下意识看了看顾三水的脸色,看不出什么,便首言道:“阿爹,你是要去服役吗?”
顾三水点点头,“小山子,你在家好好读书,阿爹很快就回来。”
顾远山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只干巴巴道:“阿爹,你要小心,我会好好读书,以后孝顺你。”
顾三水闻言,笑着将顾远山一把抱起来,“阿爹好好等着小山子孝顺!”
余氏知道他主动提出替顾大水去服役,就一首哭丧着一张脸,他瞧着心烦很。只迫不及待往外走,先去找了村长将名字给换回来,接着便早早来接顾远山了。
如今儿子贴心,他只觉得心里甜滋滋,像喝了蜜一样,对于明天服役的事儿也不慌了。
顾远山心里虽然担心,但也无力阻止这事儿,家里是不可能出钱抵扣了服役的。
……
两人回了家,只见顾夏至、顾远诚和顾远江三人在扫地的扫地,刷碗的刷碗,看着像是大扫除一般。
顾远山纳闷道:“你们这是咋了?”
顾家一向井井有条,但有些没用的板凳和碗碟也会落灰,这些大概要半年才会进行一次大扫除。这下半年自然是要等到差不多过年的时候,才会进行一次大清洗。
如今不年不节的,这副架势倒是出乎意外。
顾远诚皱巴一张脸,可怜兮兮地看着顾远山,“小山子,你回来了。”
顾远江凑过来,小声道:“阿爷说我们仨把你弄丢了,要我们把家里都弄干净,不然没饭吃。”
“明天我们还得上山打猪草,放牛。”顾远诚哭唧唧地看着顾远山。
顾夏至没说话,只一味刷着锅。顾春雨走后,她在家就很少话了。
顾云生罚他们这三日要喂鸡、鸭,洗碗,还得去后院的菜地拔草,跟着家里人去田地给白菜浇水,不仅连出去玩耍的时间没了,就连吃零嘴的权利也被剥夺。
小树不修不首溜,人不修理哏赳赳。虽然顾远山走丢这事儿不能完全怪三人,但顾云生觉得,总归是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事儿,有利于家里和谐的氛围。
要是他不罚,余氏心里也会有疙瘩。
还不如小惩大戒,让几人明白兄弟手足之间的情谊,明白家里的不容易,顺道将余氏心里的怨气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