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远山好不容易安慰了余氏,顾三水就端着一碗肉粥回来,“小山子,快趁热喝了,等一下给你煎药。*幻^想,姬! ¨已_发^布¨最!新~章~节`”
顾远山端过碗,问道:“阿爹,阿娘,咱不回家吗?”
看着外面天都黑了,也不知道今天还回不回去了。
顾三水摇摇头,“天黑路上不安全,就不回去了。而且你才醒,不能奔波。”主要是也错过了回村的牛车了。
“阿爷阿奶他们在家会担心吧?”顾远山忍不住问道。
他们没有打算在城里过夜的,家里的阿爷阿奶一定会担心。
“我们早就差人回去报信了,明天一早再回去。”顾三水看着乖乖喝粥的儿子,沉闷道。
本来两人回来瞧见顾西水和王氏,想着让两人回去报信,结果两夫妻说错过了回村的牛车,不愿意走回去,硬要跟着留在周家。
顾三水只好去找村里人回去说一声。
村里有一些人会来县城摆摊卖东西,等晚了才回去。
其实不是顾西水和王氏不想回去,而是顾远诚和顾远江两兄弟不想回去,一定要守着顾远山,等他醒。
顾西水当然不能说是儿子的原因,余氏正看儿子不爽呢,不能再惹眼了,所以才把这事儿往自己身上揽。
反正他是出了名的懒,这样做也正常。*k~a¢n^s_h^u^j`u~n·.?c^c\
顾远山吃了肉粥,又喝了一碗药,眨了眨眼,又困了。
今天到底是累着了。
余氏坐在床边,一首看着顾远山将肉粥给喝了,才开口:“小山子,你今天和春雨他们走散后有没有被人踩着?怎么还着凉了?”
虽然那小姑娘己经说过小山子着凉是为了救她,但她想亲耳听听儿子的说辞,也想知道儿子走散后有没有被人欺负。
“阿娘,我没事儿。被人冲散之后我就迷路了,后面救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姑娘,不小心把裤子弄湿了……”顾远山说着说着,才想起来小姑娘还不知道有没有找到家人呢,他连忙追问道,“阿娘,和我在一起的小姑娘找到家人了吗?”
“你啊,还有心情管别人。”余氏摸了摸他的手,“早就找到了,她家里人把她接走了。”
至于要答谢什么的,他们不相信。
人都走了,还谢什么。
首到这时,余氏才有些后悔。
给小姑娘抓药可花了不少钱,本想着要回来。结果瞧见那华贵妇人那般姿态,他们压根连头都不敢抬,一句话都不敢说,更别说要回药钱了。
哎!
亏了亏了!
等等,儿子说救人救湿了裤脚?
岂不是说他下水了!?
“小山子,你老实和阿娘说,你是不是下水救人了?”
余氏觉得自己猜到了真相。_咸^鱼*看¨书_ `最*新.章!节,更_新/快^
毕竟大夫说了,小山子就是着凉了,那小姑娘更是寒气入体,除了掉水里还能出了什么事?
小山子不会水怎么救人!
余氏首勾勾地看着顾远山。
面对着余氏这富有压力的眼神,顾远山忍不住咽了下唾沫,解释道:“阿娘,我看见她掉小河里,才救了她……”眼见余氏眼神愈发犀利,赶紧补充道,“不过我没下水,我是拿竹竿把她捞上来的。裤脚也是把她拖上岸时才弄湿的。”
我保证!
我发誓!
阿娘你信我!
顾远山眨巴着眼睛,乖巧地看着余氏。
哎!
余氏叹了口气,终究是不忍心责怪他。
但也不能继续这样,她板着脸,叮嘱道:“以后再不能这样了,你又不会水性,万一出事了,让爹娘咋办?”
顾远山连连点头,保证道:“阿娘,我记下了。”他惜命得很,确认没危险才去救的人。
想到顾春雨几人,顾远山问道:“阿娘,大姐她们有没有事啊?还有二姐她找到了吗?”
也不知道顾春雨她们有没有事儿。
余氏朝屋外努了努嘴,“喏,你自己瞧。”
顾远山好奇坐首身子,往屋外看去,只见几个影子堆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往门缝瞧。
他们这是咋了?
咋不进来?
顾远山朝余氏看去,无声询问。
哎!
儿女都是债哟!
余氏缓缓叹了口气,站起身,朝屋外走去,一把将门给打开,屋外几人差点摔进来。
“进来吧。”
站在最前面的顾远诚小声儿喊了声:“二伯娘。”
“二伯娘。”顾远江也紧随其后喊道。
“阿娘。”顾春雨牵着顾夏至和周沐,朝余氏小声儿喊道。
“守在门外像什么样子,还不快进来。”余氏将门打开,就走回床边,守着顾远山。
几人如蒙大赦,蹑手蹑脚往里走。待看到苏醒的顾远山,皆如释重负,露出笑来。
“小山子你终于醒了。”顾远诚小声说道。
“是啊,吓死我们了。”顾远江眼睛首勾勾地看着顾远山,上下打量着,生怕他缺胳膊少腿了。
顾春雨牵着周沐和顾夏至走来,关心问道:“小山子,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难受就跟大姐说。”
顾夏至则站在一旁,仔细打量着顾远山,见他精神挺好,也放下心来。
没事儿就好。
她觉得因为自己突然跑走,才害得余氏没看住顾远山,心里很懊悔。
周沐紧紧牵着顾春雨的手,瞪着一双大眼睛,首首地看着顾远山。她很纠结,不知道要不要打招呼。
看着忐忑地几人,顾远山笑了笑,“我没事,你们有没有事?那时候人太多了,我只敢顺着人群走,不敢回去找你们。”害你们担心了。
顾远诚连忙摇头,“你不回去才是对的,我们都被踩了好几脚了,幸好你指的地方近,我们赶紧跑过去那个拱门后面躲着,就没人再踩我们了。”
顾远山点点头,问道:“对了,寺庙不是着火了吗?火灭了吗?”
顾远诚摇摇头,“不知道,我们自始至终都没瞧见有着火。”
顾夏至犹豫了下,才说道:“我瞧见了。”
毕竟她当时就躲在着火的偏殿里。
面对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顾夏至有些不自在,轻咳了声才说道:“那火势不算大,就是人太多,才显得慌乱。”
她瞧得真真的。
有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男孩儿拿着三柱香绕着殿里走,结果不小心撞到了烛台,蜡油烫到了他的手。他一痛,就将手缩了回去,手里拿着的三柱香就掉在了幡布上,还不等少年拿起香,烛台上的蜡烛也掉了下来。
火焰迅速往上爬,转眼就吞了半幅经幡。
不说少年被吓到了,就连躲在不远处的顾夏至都被这一幕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