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农家科举路 > 第 63 章 霜降吃柿子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等顾海生进来,便看到顾远山这副勤奋模样,满意点点头,“远山,将早上学的内容都背一遍。?c¢q·w_a?n′j′i^a¨.!c\o`m-”

虽说侄孙儿早就会背,但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背出来,等一下才好考问。

顾远山站起身,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顾海生轻抚胡须,笑了笑,“不错,昨天学的你都掌握了,我便考考你今天所学的吧。”

顾远山站首身子,严阵以待。

“解释一下‘曰士农,曰工商。此西民,国之良。’的意思?”

顾远山脱口而出:“读书人、农民、工匠、商人,都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西民。”

他看着上首的顾海生,抿了抿唇,继续道,“读书人学习儒家经典,以科举入仕为目标,承担着治理国家、传承文化等职责;农民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为国家提供粮食必需品;工匠则是从事手工制造行业的人,为外我们提供各种生产工具;商人则负责商品流通和贸易,促进各地交流。西类人各司其职,共同承担着国家的发展运作,视为国家良才。”

虽说昭明王朝的商人并没有被压榨得很严重,甚至在昭明帝在位时还曾大力发展经济商贸行为,但如今还是一步一步被朝廷剥削着商人的利益,所以商人的地位还是排在最末位的。/3\8′看′书·网′ /更~新*最*快,

就像顾远山的小姑,嫁进商户,虽说有些银钱,但也还是经常被人瞧不起的,周姑父这才努力供儿子念书,就盼着他能考个功名回来,光耀门楣。

顾远山心思百转,面上却不显露半分,只乖巧立着,等待着顾海生评判。

对于顾远山的回复,顾海生很满意,笑得见牙不见眼,“好,好,好,不仅解释了其中意思,还深入剖析士农工商所承载的职责,解释得不错。”

经义解析只需要表面意思就可,但记得住其中缘由,引申到别的经典古籍中,对于日后做的策论自然是有帮助的。

顾海生看着下首白白胖胖的顾远山,越看越满意,但也没有因此放松不考教,而是一鼓作气,连着问了好些句,待顾远山一一作答,才放过他。

“今天就到此为止,时间也不早了,回去把今天和昨天学的,抄写一遍,明天交给我。”

温故而知新,今天学的记住了,可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连带着昨天学的一起抄了才行。

顾远山点点头,恭送顾海生。

看了看外面,放学的钟声还未敲响,顾远山便坐下,继续背着书。+w^o\s*y!w..′c-o¢m+

对于今天的课业,顾远山纠结了一番,决定抄昨日的一遍就好了,今天学的方才都抄写了,再写一遍就浪费纸了,回去拿沙盘练字就好。

琢磨着,回去让阿爹再做一个沙盘,拿来私塾练字,这样才方便,也不会像今天这样,练字的时候奢侈用纸张练习。

顾远山沉下心,默默背着课本。等听到“当当——”的声音,才站起身,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脖子,收拾好东西,就往外走。

中班三人依然勾肩搭背,大班的两人也作伴而行,只顾远山小小的个头,自己一个人走。

他也不觉得孤单,只一心琢磨着回去练字。

一出学堂大门,顾三水早就在门口守着了。

待看见顾远山,连忙走上前,接过顾远山的书箱和饭盒,关切地问:“小山子,今天学得怎么样?”

这倒不是他又紧张了,说这句话就相当于见到村里人,问候一句“吃了吗?”的意思。

顾远山不知他的想法,昂着头,认真答道:“阿爹,大爷爷教得很好,我今天又学会了好多字。”

虽说顾三水昨日也这样问了,但顾远山并没有觉得他啰嗦,仍然认认真真回答。

阿爹这样问也是关心自己,他是知道好歹的人。

想到今天练字的事儿,顾远山继续道:“阿爹,今天可以再给我做一个沙盘吗?我想在学堂里也用沙盘练字,不然练一下午的字,太废纸了。”

昨天他看了,制作沙盘都是家里有的材料,再做一个也不费事儿,还能方便自己练字。

顾三水没多问,只笑着点点头,“好,阿爹今晚给你再做一个。”说完,牵着顾远山就往家里走。

儿子在学堂适应得好,他也就放心了,至于再做一个沙盘,也不是什么大事。

儿子有心学,他就要努力供。

虽说他也妄想着儿子能考个童生,甚至是秀才老爷回来,但是就算以后没考到,他也不会怪儿子。不说科举之难,就说他是自己的独苗苗,乖巧听话,身体健康,他就很满意了。

……

一高一矮,走进院子,看到空荡荡的,顾远山有些奇怪,只好抬头问道:“阿爹,阿爷、阿奶和阿娘他们呢?”

如今不是农忙,这个点大家该在家准备吃饭了才对。

顾三水将书箱和饭盒放好,笑了笑,说道:“你念书忘记日子了,今天是霜降,你阿爷带着大家伙上山摘柿子去了。”

山上种了一大片柿子林,这是族里的资产。每年霜降,族里就会让各家各户上山去摘柿子,能摘多少摘多少,取其五分之二上交即可。

虽说要差不多上交一半,但也没办法,族里也要经费。每年修葺祠堂都是一大笔费用,还要关照一些孤儿寡母,给他们一口饭吃。这些钱不用各家各户出,都是从族地里产出补给,可以说非常人性化了。

至于为何在霜降这天摘,也是有说法的。人们认为在霜降这日吃柿子,不但可以防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此外,霜降正是柿子成熟的时节,这时的柿子口感甜美,非常适合食用。

顾海生要上课教学,家里人口也少,很少参加这些族里的活动。顾云生每年就招呼家里大大小小,上山帮忙,回来还要分一份给顾海生家送去。

“小山子,你乖乖在家等着,等爹回来,给你带柿子吃。”顾三水匆匆从院子角落拿了两个箩筐,就往外走。

天色不早了,自己得上山帮忙挑箩筐去。今年摘的柿子有三担,自己不去的话,总不能让自家老爹一大把年纪了还挑担吧?

顾远山送别脚步匆匆的顾三水,回屋拿出沙盘,就蹲坐在院子里练字。待练得差不多,就在纸上写。

如今顾远山的字己经写得规规矩矩,不会像刚开始那样写得那么大了。

习字练字,这只是科举的第一步。这一步很艰难,短时间是看不出来效果的,只能靠自己日积月累,日复一日地练习。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