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那个小不点就是新来的学生,是夫子的侄孙儿,可受重视了。+优/品+小!说+网? ·更-新·最!快+”中班的王虎凑在周文轩耳边嘀咕着。
不过他低估了自己的大嗓门,这悄悄话说的不止周文轩听到,院子里另外西个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我知道,他经常趴在咱班窗户下听课。”周文轩同样小声回复。
“真可怜,小班就他一个人,夫子的目光全在他身上,好惨!”王虎一边说,一边时不时回头看身后的顾远山。
这小动作,除了他自己不觉得明显,其他人都尽收眼底。
顾远山抿了抿唇,有些无奈。
这是悄悄话吗?
说得也忒大声了。
王虎看不懂脸色,还扯了扯沉默的李明,问道:“李明,你说对不对?”
李明目不斜视,没有回应,拿着饭盒排在陈石身后,等着洗。
“怎么不理人啊?”王虎一脸纳闷。
周文轩将手搭在王虎的肩上,撇了撇嘴,“你又不是不知道,李明他不爱说话,闷葫芦一个。”
“也是。”王虎自顾自点头。
两人又开始嘀咕着早上的课业。
听到两人旁若无人的大声议论,陈石嘴角微微抽搐,将食盒洗干净,让出位置,又拿着灶房的木桶去院子里打水。
学生在学堂洗饭盒,要把水补回来,一般都是大班的人代劳,小班的提不动。¨小!说/宅* ?更!新\最?快*
况且他自认为受了学堂的恩惠,要勤快些干活,才对得起夫子对他的好。
顾远山听着自己前面两人将私塾吐槽完又吐槽家里的事儿,无奈摇摇头,心里倒是没什么反感。
周文轩是隔壁村的人,他不熟悉,但是王虎倒是有所耳闻。
心思不坏,但话很多,有些八卦。
至于他为什么知道,因为顾远诚和顾远江经常和他混在一起玩,还要揪着村长孙子李明一起,上山下水,全都干。
他们统一的老大,就是自己二姐,顾夏至。
余氏经常揪着顾夏至念叨,有一半因素就是她整日和村里男娃混一起玩。
看着轮到自己洗饭盒了,顾远山才摇摇头,将心里杂七杂八的想法甩出来。
洗了碗赶紧眯一会儿,不然下午打瞌睡,耽误了学习就不好了。
……
将洗好的饭盒放好,顾远山回了教室,趴在桌子上,闭目养神。
这场景倒是有些像前世高中时,午间没空回寝室,班里学生都是在教室趴着午休。
前世性子孤僻,从小到大都没有知心好友,顾远山一首觉得自己就是游离在外的人。
如今投胎来了这里,虽有许多不便,但他也感受到了家里人对他的关心和看重。
为了自己,为了给家里人带来更好的生活,自己说什么都要考个功名回来。¢看\书·君^ ?首+发^
这样就算以后遇到什么事儿,也不至于被动接受。
在思索间,敲梆子的声音又传来——
“当当当——”
顾远山条件反射坐首身子,乖乖将笔墨摆放好,等夫子过来。
顾海生慢慢踱步进来,见顾远山还是这般恭谨模样,下意识满意点点头。
以前只觉得侄孙儿呆憨,没想到不仅天资出众,还恭谨有礼,看着都不像个泥腿子。
“远山,咱们接着上午的内容继续讲,争取快些识字、写字。”
顾远山正襟危坐,“都听夫子安排。”
两人一人站在上首讲解,一人坐在下首认真聆听。
太阳渐渐偏西。
顾海生满意地看着下首一脸认真练字的顾远山。
通过一下午的练习,顾远山的字终于可以放进方格里了,只是看着还是有些无力。
但这也很值得惊喜了。
顾远山是他教过的孩童中天赋最好的,教多少字就记住多少字,写的也很认真,不会缺斤少两。
不愧是天才。
普通孩童,一天最多能学20个大字,而且还记不住,写得也歪歪扭扭,顾远山实在是出众。
今天的书都讲了一大截。
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果然,天赋好,教起来成就感太好了。
顾海生握着手里的戒尺,笑眯眯地看着顾远山,“好了,远山,今日回去的课业便是将今日学的内容抄两遍,明天交给我。”
《三字经》全文一共1145字,今天他就大概教了一百多字,侄孙儿刚开始练字,就抄两遍好了。
贪多嚼不烂,写不好也废纸。
想了想,顾海生继续说道:“还有,回去好好思考今天所学内容,明天过来我会抽查,要是答不出来,就要打手心。”
今天学的太多,要是侄孙儿答不出来,自己也放他一马,答个七七八八就成。
顾远山不知顾海生心里所想,只乖乖点头,“夫子,我记下了。”
“当——当——”敲梆子的声音响起。
“好了,下课了,远山,你快些回去吧。”顾海生招呼完,收好教具,走了出去。
顾远山收拾着桌上自己写的字,有些挫败。
写了一下午,字还是大,而且丑。
哎!
还是要慢慢练。
顾远山收好东西,提着书箱和饭盒,走了出去。
只一眼就看见等在门口徘徊的顾三水。
“阿爹,你怎么来了?”
听到声音,顾三水抬起头,兴冲冲走过来,接过顾远山手里的书箱和饭盒,“阿爹看时间差不多,就来学堂接你来了。第一天上学感觉怎么样?学堂里有没有人欺负你?”
学堂里最小的都有10岁了,就儿子年纪小,不够人家一拳头就打哭。
顾三水今天一整天都担心得很,干活也心神不宁。
这不,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赶紧来学堂接人。
看着他一脸担忧,顾远山心里一暖,抿唇笑道:“阿爹,我今天很好,大爷爷对我很好,学堂里的学生也很好相处,你别担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自己才来私塾念个书,阿爹就这般紧张。
若是以后去更远的地方,阿爹岂不是要寝食难安了?
顾远山皱着眉,想着该怎么给阿爹阿娘进行脱敏反应,不然以后这般模样,迟早累垮他们自个儿的身子。
听到顾远山的话,顾三水才扬起嘴角,笑了起来,“那就好,走吧,阿爹背你回家。”说完,顾三水蹲下身来,示意儿子上来。
儿子年纪还小,今天读了一天的书,一定累了。
顾远山连忙摇摇头,走上前,将顾三水扶起来,“阿爹,你快起来,我不累,我觉得念书很有意思,怎么会累。”
他都那么大了,哪好意思让老父亲背自己。
见他这么认真,顾三水也只好作罢,站起身,“小山子,要是你累了一定要说,阿爹能背你。”说完,反手牵着顾远山,就往家走。
儿子念了一天的书,就算不累,肚子肯定也饿了,赶紧回去吃饭才行。
小孩子家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万万不能饿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