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起来,顾远山发现家里人又不见了。¨天?禧_小~说/网\ *无+错-内\容.
只看到顾三水在给自己做书箱,顾夏至蹲在一旁看着。
顾远山走过去,喊了声儿:“阿爹,二姐。”
顾三水放下手里逐渐成型的箱子,抬起头,笑了笑,“小山子睡醒了?阿爹很快就把你的书箱给做好了,等会儿你拿去试试。”
竹制的书箱轻便耐用,最适合孩童携带。
这个书箱大概高30厘米,宽20厘米,深15厘米,可以放书籍,笔墨纸砚。
顾三水专门在上面做了个盖子,还在两边做了个提手,既方便儿子提着,又不怕大雨淋湿。
顾远山点点头,问道:“阿爹,阿娘他们去哪里了?”
顾三水笑着说:“你阿爷带着他们下地收尾了,很快就回来。”
家里的萝卜、白菜终于种完了,接下来时不时浇水就成。
快入冬了,家里几兄弟也要去城里找些散活儿干,挣些钱回家。
顾三水琢磨着,今年的徭役也快开始了。
往年都是冬三月开始,今年换了个新县令,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希望不会太晚,太晚的话,天气冷了得遭大罪。
琢磨了下,今年该轮到大哥去,明年就该是自己了。
哎!
顾三水皱着眉,重重叹了口气,心里发愁。_<¨看?>:书{?君??÷ #%?更>?+新?最+×快#
每次去服役,人都要瘦一大圈回来,得休养大半年才能恢复。
低头看了看手上的书箱,又忍不住笑了下。
儿子就要去念书了,希望他真的像大伯说的,有天赋,给家里考个秀才回来,这样家里就不用再服役了。
顾远山不知阿爹心里所想,从兜里掏出几个糖递给顾夏至,等她接了,就蹲下一起看阿爹给书箱涂猪油。
顾三水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小罐猪油,去灶房将油脂融化,涂抹在箱子表面,尤其是接缝处,待油脂充分渗入,再重复涂抹两三次,首至形成油膜。
这油膜可了不得,既可以防灰尘,更能防水,防止箱子过早腐烂,大大增加了使用时限。
……
等书箱做好,家里人也从地里回来了。
余氏提前些回来,简单炒了几个菜,等家里人都齐了,就赶紧开饭。
顾远山特意瞧了瞧,见余氏和顾夏至没什么矛盾了,也就放下心来。
从县里回来的顾大水一个劲儿地给顾远山夹菜,“小山子,明天就要去学堂了,要好好听你大爷爷的话,不用担心家里没钱,好好念书就成。”
家里好不容易有个读书人,一定要好好吃饭,专心念书,才能和大伯一样考童生。?¤微?趣.o小¤>说_网@×e ?>追!最$1新!章%[×节?))
顾远山有些受宠若惊,“谢谢大伯,我知道的。”
大伯吃饭的时候一向认真,很少会给人夹菜,给他夹菜这还是头一回儿。
家里的人仿佛是被顾大水启动了机关,个个都给顾远山夹菜,首将他的碗堆得山高。
就连王氏也一脸笑眯眯地给顾远山夹了一筷子鸡蛋。
这是想都不敢想的,往日只有她从被人碗里夺食,哪里给人夹过菜。
顾西水看着自己的媳妇儿,撇了撇嘴,愤愤不平地看向众星拱月的顾远山。
小崽子,就读个书,把我媳妇儿魂都勾走了!
顾远山不知道顾西水心里所想,只一个劲儿地道谢,看着小山高的碗,有些甜蜜的烦恼。
看着使劲吃饭的儿子,余氏心里高兴,儿子吃饭一向斯文,家里人吃饱了,他才吃两口饭,她有时都担心儿子以后找不到吃的。
如今儿子就要去念书了,还得了全家人的记挂,等儿子考个童生老爷,甚至是秀才公回来,自己这一辈子也算是值了。
想着想着,她看向坐在顾三水旁边的顾夏至,轻轻摇了摇头。
以前两个闺女都是坐自己身边,今天她倒是讨巧,硬要坐当家的身边,依她看,就是不想挨着自己坐。
人人都说闺女是小棉袄,最是贴心,就她觉得家里这个闺女养不熟,翅膀天生硬,脾性还大。
想想她都觉得心酸,中午知道冤枉了闺女,特意去灶房偷偷拿了个红薯回去哄她,这可是儿子的口粮!
自己对她够好了,结果吃饭还是这个德行。
余氏心里苦,只能转过头去,看着自己宝贝儿子。
幸好自己还有个孝顺的儿子,不然得被这闺女给活活气死了。
顾夏至装作不在意,只坐在自己阿爹身边吃饭。
她也想通了,弟弟念书对家里对她来说都是好事,没必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况且她是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弟弟的。
弟弟对自己好,她却经常迁怒,还什么都责怪到弟弟头上。
她觉得,自己可能就是戏文里说的天生坏种,也不怪爹娘偏心弟弟,不疼自己。
想着想着,她就有些想哭了。
好想大姐。
要是大姐在,一定会安慰自己。
顾三水刚给儿子夹了一筷子菜,低头看着自己闺女头都要埋到碗里了,赶紧也给闺女夹了一口菜,“夏至,快吃。”
虽然他重视儿子,但也是喜欢闺女的,何况今天闺女黏他,他心里也高兴。
儿子、女儿都吃多多,长壮壮,才喜人。
顾云生喝了口汤,看着一大家子和乐融融的场景,笑眯了眼。
子嗣兴旺,家庭和睦,万事兴呐。
这都是他持家有道的功劳。
他时常觉得自己比大哥还成功,虽然大哥考了童生,但子嗣单薄。自己就不一样了,生了一大家子,还个个孝顺,也不敢忤逆自己,村里人不知多羡慕。
如今更好,孙儿个个有出息,小孙子更是不得了,眼看着是比大哥家的远丰有天赋的,说不定未来大哥也要靠自家庇护了。
想着想着,他嘴角控制不住往上扬,心里美滋滋。
待吃饱喝足,天很快就暗了下来。
顾家院子很快熄了油灯。
顾远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
如今读书的事解决了,那么强身健体的锻炼也该提上日程了。
在古代,科举可是体力活儿。
不说赶考的路途艰难,就说去考试,在号舍里一待就是3天。
而且乡试和会试,一共要考三场,一场就要待上三天两夜,三场下来就是九天六晚,鬼都受不住。
有些体弱的学子,考完下来,丢了半条命都算好的,有些倒霉的,遇到漏雨的号舍,可能连命都得交代进去。
自己看着虽然胖乎些,但就是绣花枕头,满身的肥肉中看不中用。
顾远山摸了摸自己圆润的肚子,心里渐渐有了想法:
以后熄了灯,就做些体能训练好了,持之以恒,一定会改善。赶考也不怕风一吹就倒,进考场也不怕被抬出来。
伴随着脑海中杂七杂八的想法,顾远山终于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