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搁平日,李氏见儿子从孙子手上抢肉吃,她早就开骂了,不过今天心情好,她努了努嘴,终究咽下了即将脱口而出的脏话,转头笑眯眯地给大孙子夹了一块肉。*白*马.书`院! ^无?错+内!容·
孙儿一个一个走出去,家里就会越来越好,日子自然也越过越好,这都是她持家有道的证明。
家里大事都是老头子做决定,但儿孙教育什么的,都是自己来管的。
村里人还说她撒泼,教不好孙子,如今家里孙子要去城里干活的干活,去私塾念书的念书,孙女还去了城里学绣活儿。
这下子,看谁还说她教不好孩子!
……
饭后,顾远山找到坐在屋檐下发呆的顾夏至,将顾春雨交代的头花布袋递了过去,“二姐,这是大姐说让我给你带回来的头花。”
顾夏至一愣,这才想起来,接过布袋,看着里面鲜艳的头花,她有些想哭。
拿了一个黄色的头花出来,戴在发髻上,问:“小山子,好看吗?”
顾远山点点头,“好看。”
其实一般,顾夏至也不知道是经常跑出去玩晒黑了还是怎么样,反正不算白皙,人也瘦瘦小小,虽说长得还行,但一白遮三丑,黑了就没那么好看,如今再在头上戴朵大黄花,他觉得有些晃眼睛。
但她看起来快哭了,顾远山也不敢说其他的,只好点头夸赞。
顾夏至不理会顾远山,只抱着几朵头花,出神道:“大姐从小就照顾我,她突然不回来了,我有些舍不得。\x·q?i+s,h¢e*n¢.?c_o′m¢”
顾远山坐在她旁边,说道:“我也舍不得大姐,阿爹说得空她会回来的。”
她笑了笑:“回来又怎么样,我迟早就知道有这一天了,与其等再过几年大姐嫁出去,还不如就像现在,离开家里去学一门手艺好。”
顾远山点点头,不做声。
“你知道吗?其实我很羡慕你。”顾夏至忽然转过头,看着顾远山。
顾远山一愣,没说话。
“从你出生后,阿爹阿娘就再没正眼瞧过我,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却只能靠自己去挣。”说着说着,顾夏至突然将头埋进膝盖,小声抽泣着。
顾远山有些懵,不知道顾夏至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剖析自己了。
要不要安慰?
就在顾远山犹豫的时候,顾夏至突然站起身,背对着顾远山,说道:“小山子,你后天就要去念书了,好好念,不要让爹娘失望,知道吗?”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跑进了屋。
顾远山摸了摸后脑勺,低声应道:“我会好好努力的。”
不止是为了爹娘,为了自己,还为了给你们更好的生活,成为顾家的靠山。
……
夜渐渐深了。
顾家院子熄了油灯,各家回各屋。_?e小?说¤Ce_M[:1S.* ~);无?错°内,容(
顾三水洗了脚,钻进被窝。
余氏怎么也睡不着,女儿去县里她激动,儿子后天就要去私塾她也激动,推了推顾三水说:“当家的,小山子就要去念书,咱还要准备什么?”
对于儿子的事,顾三水也很关心,“爹说了,把笔墨纸砚买了,其他的去了私塾,等大伯交代。”
顿了顿想到什么,继续说:“爹还说,要准备拜师礼,要肉干之类的,具体什么我给忘了,明天我再问问爹。”
余氏点点头,又想到一个问题,“咱要不要做几件新衣服给小山子,要念书了,穿太寒酸会被人笑话。”
虽然顾远山有很多衣服,还捡了周言的衣裳,但还没改,暂时穿不上。
余氏想现在就把那匹布给裁了,现在立马起床给儿子做。
可惜就算自己长了三头六臂,短短两日也做不出来一件衣裳。要是春雨在就好了,她做衣裳比自己快多了。娘俩一起做,两天肯定能给小山子赶制一件新衣出来。
如今倒是可惜了,只能慢慢做,让儿子穿其他衣裳去学堂。
听了余氏的话,顾三水点点头,赞同道:“肯定要做,咱小山子去私塾念书,不能让同窗瞧不起。”
人靠衣装马靠鞍。
要是穿太差被人说,影响了儿子念书就得不偿失了。
要是顾远山知道,定要说上一句:自己现在去根本就没有同窗,大爷爷摆明了要单独教自己,速成启蒙给送去县里。
而且在自己大爷爷学堂上学,谁敢看不起他,欺负他?
余氏琢磨着做衣裳的事,继续问道:“要做什么款式?要不要做大伯那样的长衫?”
大伯穿的长衫看着就和村里人不一样,看着就有文化,高人一等。
余氏很喜欢,希望儿子也能像大伯一样,考个童生回来,这样自己就是童生他娘了。
顾三水迟疑道:“我见私塾里的孩童穿的是咱这样普通的衣衫,不是大伯那样的。”
余氏点点头,放弃了心里的想法。
衣着还是要合群的,不能太特别,免得儿子被针对。
两夫妻聊完顾远山又聊到顾春雨。
余氏担忧地说:“当家的,你说春雨待在周家习惯吗?会不会被人赶回来?”
余氏希望闺女能像小姑,待在县城,嫁到县城,可心里也是没底。
闺女虽然长得模样好,但性子腼腆又怯懦,村里人不喜欢这样的儿媳妇,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干架都干不过别人。
而且看着柔柔弱弱的,身子骨细,生养方面很难说。
村里人都说,大骨架,大屁股的姑娘好,生娃容易。
自己就是因为长得健康,身量够大,才被李氏选中,嫁进顾家。
如今自己生的两个女儿都瘦瘦小小的,也不知道像了谁。
幸好儿子白白胖胖,像自己。
顾三水也焦心,虽然自己重男轻女,但闺女是自家的,长那么大第一次离家,总归有些担心。
“明天远秋就要去县城,你收拾些东西,让他一并带去给春雨吧。”
自己走不开,家里的地还没忙完,远秋要去县城,肯定是大水送去,自己也不好意思陪着去。
连续两天出去,小弟一定会闹脾气。
余氏点点头,想着明天给收拾些什么。
夫妻俩各自琢磨着,分别入睡。
……
一觉醒来,顾三水又找上了自己老爹,询问拜师事宜。
顾云生白了他一眼,说道:“早就让你娘准备好了,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
明天就要去念书了,今天就得把拜师礼和束脩给交了。
拜师礼就是六礼,包括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干肉条。
一些比较穷苦的人家会减少些,但干肉条是必须要准备的。
家里有芹菜和干肉条,其他的昨天就让李氏去村里换回来了。
顾云生从屋里将准备好的六礼拿出来,说道:“等会儿吃了早饭,咱俩带小山子去私塾,大哥给减了一半的束脩,我带了500文,六礼我多加了一条肉干,一共三条肉,你可别丢了。”
顾三水连忙接过,一一查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保证道:“爹,你放心,丢不了,等吃了饭咱们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