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农家科举路 > 第 24 章 顾小水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李氏看着顾小水和周姑爷,满脸笑意,“没事,听到你的声音就出来看看。?£精+武¢{小±|1说2网`e ?最a¥新.×章a节:更\新/?¢快;.对了,今天不年不节的,怎么突然回来了?”

老头子昨天才去看过闺女,怎么今天就来了?该不会真的出事了吧?

李氏不安地猜测着,上下打量着两人,面色如常,看起来倒是没什么问题。

县城离村里不远,但闺女很少回来,出嫁女不好经常回娘,会被说闲话。

李氏最疼爱小闺女,看着看着眼睛都泛起泪花来。

自家闺女嫁去了县城,说是嫁得好,但姑爷腿脚不太方便,左脚有些跛,不仔细看发现不了,但确实是不好在城里找媳妇儿,这门亲事才轮到自家闺女。

李氏是不赞同闺女嫁过去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好好的大闺女嫁给跛脚的算什么?但闺女一听嫁过去就是老板娘、女掌柜,执意嫁。小闺女从小就有主意,李氏拦不住。

好在成了亲,立马生了个大胖小子,外孙身子健健康康,李氏才放心。

顾小水走上前,拉着李氏的胳膊,轻轻晃了晃,撒娇道:“难道不许我挂念爹娘,回来看看你们吗?”

婆母这些日子忙着在家找绣娘,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她心里烦闷,正好有个好消息要告诉爹娘,这才拉着丈夫回来。!我\?[的¥书_城ˉ~ ±更aeˉ新?%¢最¤快′

顾小水抬头看了看周围一圈半大小子,满意点点头,看着就精神。

这时候,从牛车钻出来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跳下车,赶紧跑到周姑爷身边。

周言一袭长衫,看着就是城里人,他左右看了看,才向顾家人问好:“外祖父,外祖母,大舅舅,二舅舅,二舅娘,三舅舅,三舅娘,表哥表姐,表弟,你们好。”弯了弯腰,语气温和。

礼多人不怪,他是读书人,该有的教养还是有的。

李氏上前拉着少年,慈爱点点头,“小言也来了,半年没见,又长高了。”小孩长的就是快,半年不见就长高了不少,看着就欢喜。

顾云生站在一旁,虽心里也高兴,但并没有出声。他不像李氏许久没见到闺女孙儿,昨天才从闺女家回来。

余氏看着一身长衫的周言,打心眼里羡慕。

不愧是城里人,教养好,对我们这些泥腿子也没有不耐烦。

顾大水挠着头,左右看了看,这才问道:“小水,怎么没见小沐?她没回来吗?”

周沐是顾小水闺女,只比顾远山大一岁,长得精灵古怪,很讨喜。

周姑爷笑着说:“大哥,小沐在家跟着她祖母学刺绣呢,这次就没回来。(a?零?点{??看×+书?/¤ ¥,最^?°新?°?章^节-′!更¥{+新_快a”

周家是外来户,周姑爷只有一个老母亲,年轻时是绣庄的绣娘。如今老了,就想把自己的技艺传下来,可惜孙女没什么天赋,这才在家选绣娘当弟子。

李氏点了点头,好奇问道:“小沐那丫头才6岁,就开始学刺绣了?会不会太早了?”

顾小水笑着道:“娘,哪里早了,小言4岁就送去学堂念书了,小沐己经6岁了,现在开始学正好。好了好了,爹娘你们站着不累,我们可是累了,咱快进屋吧。”说完,就靠在李氏怀里,眨巴着眼睛。

李氏笑得合不拢嘴,拉着她和周言就往院子走。闺女嫁出去那么多年了,和自己也不生分,她心里高兴。

顾云生背着手,也乐呵呵跟着进去。

顾三水对着周姑爷说:“妹夫,我们进屋去,我帮你拉牛车。”虽说家里有牛,但没有牛车,一个车厢得要10两银子,村里人舍不得也不会安装。

村里载人的牛车最多是自己在上面安个木板,露天载人,还能运些粮食柴禾。

周姑爷把缰绳递过去,笑着道:“谢谢二哥。”

顾家排名是按族谱来的,顾二水没到周岁就夭折,并不会计入族谱,只当没这个人,所以顾三水就是二哥了。

周姑爷左右看了看,顾小水己经搀扶着李氏进了院子,剩下一堆半大小子首勾勾地看着自己,他抖了抖,这才看到站在地上的矮冬瓜,他一下子将顾远山抱了起来,憨笑着说:“小山子,姑父抱你。”还是小娃娃好,半大小子看得他心慌慌。

顾远山被突如其来的拥抱吓了一跳,看到是周姑父,腼腆地喊了句:“姑父,你来了。”

人都站在这老半天了,当然是来了。除了这个,顾远山也不知要说什么。

周姑爷也一脸拘谨,僵硬地抱着顾远山,被一群人簇拥着慢慢走了进去。

余氏见周姑爷抱着自己儿子,心里很高兴。姑爷是在县城开店的老爷,儿子与他亲近,前途就有保障了。

顾春雨看了会儿,就赶紧去灶房烧水煮茶。

顾三水和顾大水把车厢卸了,把牛赶到牛棚,又找了一些牛草喂食。家里的牛被族里人借去犁地,晚上才会还回来。

顾小水挽着李氏,笑着说道:“阿娘,我还带了些布料回来,让你和爹做一身冬衣。”说完,看向周姑爷。

周姑爷这才将顾远山放下地,和周言从车厢里,把带来的布料抱出来,足足有5匹。

一匹布够做3、4件棉衣的面子,若是做单衣能做4、5件,这么多布,把一家子的衣裳都算进去了。

李氏欣喜地走过去,伸手摸了摸光滑的布,笑着道:“小水,你浪费这钱做什么,我和你爹哪用得了那么好的布啊。”这布五颜六色的,看着就不便宜。

要知道,染色的布和素色的布价格是不一样的,少说要有一百文的差价。

素色的布当然就是白色、米黄、浅褐色这些。

染色的布料也不是随便就能穿,在这里,没有官职的普通人称为庶人,也就是白身,就是只能穿白衣。

不过昭明王朝没有那么严格,只是不能穿色彩过于鲜艳的衣裳,如明黄色,正红色等。

像眼前的暗红色、青绿色、皂青色……都是难得百姓可以穿的颜色,而且耐脏,适合干活的时候穿。

可见顾小水是用了心的。

顾小水笑着说:“这我们店里刚进的棉布,我看着颜色难得鲜艳,质量也好,比平日里穿的麻布好多了,就拿了几匹回来。价格也不贵,才500文一匹,我们放店里卖800文,都好卖得很。我们拿回来你们就做来穿,顺便给我们拉拉生意也好。”

爹娘有什么好东西都记挂着自己,她自然是知道的。家里隔三岔五送些东西来,她拿几块布而己,也不怕婆家有意见。

李氏摸着手里的布料,看向女婿,见他一脸宽和,神情没什么异样,才放下心,“既然这样,我和你爹就不客气了。”说着,她转过头看向余氏,“余氏,你把这布抱进我屋里放着。”

这布料可不能放在堂屋,人来人往,被顺走就不好了。

余氏笑着点头,招呼了王氏一起将布抱了进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