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军事 > 亮剑:手搓没良心炮,全军疯抢 > 第一百二十一章:李云龙的“炮兵梦”与来自旅部的“军令状”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盘龙峪兵工厂在82毫米迫击炮炮管的“千层饼”工艺上取得初步进展的消息,虽然还处于高度保密阶段,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r`u`w_e¨n^x~s!.`c_o,m·

特别是对于李云龙这种鼻子比狗还灵、又对新式武器有着近乎偏执渴望的家伙来说,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自从独立团装备了那几门“莫造60毫米迫击炮”并在黑云寨战斗中初显神威之后,李云龙的“胃口”就彻底被吊起来了。

他尝到了炮火支援的甜头,也深刻认识到,在未来与日寇的较量中,拥有一支强大的炮兵力量,将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于是,这位独立团的“大当家”,便三天两头地往盘龙峪跑,或者派他手下最机灵的警卫员,以各种名义前来“刺探军情”。

他的主要目标,自然就是莫兴华正在秘密研制的、传说中威力更猛、射程更远的82毫米迫击炮。

“莫老弟啊,你可是咱老李的亲兄弟!”这天,李云龙又一次不请自来,一进莫兴华那简陋的办公室,就自来熟地往唯一的木板床上一坐,从怀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旱烟叶,一边卷着烟,一边唾沫横飞地说道,“听说你们又在捣鼓那更厉害的‘大家伙’了?怎么样,有眉目了没有?跟哥哥我说实话,那玩意儿要是弄出来了,头一批不给咱独立团,你可就太不够意思了啊!”

莫兴华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家伙,知道他是又来“软磨硬泡”了。+咸^鱼/看`书¨枉? `已¢发`布¨最^欣*璋`洁?他只能含糊其辞地应付道:“李团长,八字还没一撇呢!82迫的技术难度太大了,我们还在摸索阶段,离成功还远着呢。”

“嘿,莫老弟,你这话可就见外了不是?”李云龙眼珠子一转,换上了一副“推心置腹”的表情,“咱独立团是啥部队?是打主攻的!是啃硬骨头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新炮要是造出来了,不先装备我们这些尖刀部队,难道还留着下崽啊?你放心,只要你把炮给咱,弹药方面,咱老李就算是砸锅卖铁,也给你凑齐了!”

李云龙的这番“李氏逻辑”,虽然听起来有些蛮不讲理,但也确实道出了一个事实——独立团作为晋西北根据地的头号主力,的确承担着最艰巨的作战任务,也最需要强大的火力支援。

就在李云龙在盘龙峪“死缠烂打”的同时,独立团的政委赵刚,也从另一个角度,向莫兴华表达了对82毫米迫击炮的迫切期望。

与李云龙的“土匪作风”不同,赵刚这位燕京大学的高材生,更习惯于从战略和部队建设的层面来思考问题。他专门找到莫兴华,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莫厂长,”赵刚的语气诚恳而郑重,“我代表独立团的全体指战员,向您和盘龙峪兵工厂的同志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你们研制出来的武器装备,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也增强了我们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反‘扫荡’和战略反攻中,我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y/u`e¨d+u.d^i?.~c-o~m?日军的火力优势依然明显,特别是其炮兵部队,对我们的威胁极大。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拥有自己的、能够与日军相抗衡的炮兵力量,那么我们将付出更大的牺牲。”

“82毫米迫击炮,对于我们根据地部队而言,其意义不仅仅是一款新式武器,它更是一种战略威慑,一种能够有效弥补我军火力短板的关键装备。如果能够早日装备部队,必将对整个晋西北乃至华北战场的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莫厂长,我们恳请您和兵工厂的同志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尽早将这款‘大杀器’研制成功!独立团,愿意为82迫的研制,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支持!”

赵刚的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也让莫兴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李云龙的“纠缠”和赵刚的“期望”还未散去之时,一份来自根据地旅部的、措辞更为严厉的“军令状”,送到了莫兴华的手中。

时值一九西二年八月底,晋西北的天气虽然依旧炎热,但空气中己经弥漫着一丝秋季的肃杀之气。根

据可靠情报,日军华北方面军正在加紧集结兵力,准备在秋收之后,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发动一次规模空前、手段也更为残酷的秋季大“扫荡”。

其目标,就是要彻底摧毁根据地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基础,将晋西北地区变成其“大东亚圣战”的稳固后方。

面对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根据地领导层心急如焚。旅长亲自来到盘龙峪兵工厂。

这一次,旅长的脸上没有了以往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决绝。

他首先肯定了盘龙峪兵工厂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取得的巨大成就,称赞兵工厂是根据地的“定海神针”和“军工脊梁”。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向莫兴华下达了一道近乎“最后通牒”式的命令——盘龙峪兵工厂必须在日军秋季大“扫荡”开始之前,至少试制出三到五门能够投入实战的82毫米迫击炮,并生产出配套的、至少能够满足一次中等规模战斗消耗的炮弹!

“莫兴华同志,”旅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知道,这个任务非常艰巨,甚至可以说是强人所难。但是,我们没有时间了!根据最新的情报,小鬼子这次的秋季大‘扫荡’,来势汹汹,兵力之多,手段之毒,都将远超以往。我们根据地将面临一场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如果我们能够在这次反‘扫荡’战斗中,拥有几门威力强大的82毫米迫击炮,哪怕只是几门,也将在关键时刻,为我们的部队提供至关重要的火力支援,甚至可能扭转一场战斗的胜负!这不仅仅是对你们兵工厂技术能力的一次极限挑战,更是对我们根据地全体军民革命意志的一次锤炼!”

旅长的这番话,与其说是一道命令,不如说是一种饱含着殷切期望和沉重压力的“托付”。他深知,盘龙峪兵工厂是根据地唯一的希望所在,莫兴华也是唯一能够创造奇迹的人。

面对李云龙的“纠缠不休”、赵刚的“殷切期望”、以及旅部这道近乎“不成功便成仁”的“军令状”,莫兴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他的肩上,仿佛压着万钧重担。

他知道,82毫米迫击炮的研制,己经到了一个没有任何退路、必须破釜沉舟的关键时刻!

莫兴华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的光芒。他挺首了腰杆,向着旅长,也向着所有关注着盘龙峪兵工厂的根据地军民,立下了掷地有声的“军令状”:“请旅长放心!请根据地党委放心!我们盘龙峪兵工厂全体员工,坚决完成任务!哪怕是三天三夜不合眼,哪怕是豁出这条性命,我们也要在小鬼子‘扫荡’之前,把82毫米迫击炮给我造出来!让它在战场上,发出我们根据地军民愤怒的吼声!”

军令如山,重诺千金!

从这一刻起,整个盘龙峪兵工厂,都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战时状态”。

所有的生产计划都被重新调整,一切与82毫米迫击炮研制和生产无关的工作,都被暂时搁置。

所有能够抽调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都以最快的速度,向着“82迫攻坚小组”集中。

研发洞室内,灯火彻夜通明。莫兴华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几乎是吃住都在车间里,争分夺秒地进行着炮管材料的最后优化、炮闩结构的最终定型、以及炮架和底座的强度校核。

每一个人都绷紧了神经,投入到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之中,投入到这场关系到根据地生死存亡的特殊战斗之中!

盘龙峪的命运,与这门即将诞生的“战争之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