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军事 > 亮剑:手搓没良心炮,全军疯抢 > 第五十六章 简易地雷的构想与设计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地雷,这种隐蔽且致命的武器,自古以来便是对抗强敌、延缓敌人进攻的有效手段。_狐`恋_蚊-穴/ `首′发/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许多根据地兵工厂,也都曾大量生产和使用过各种土制地雷,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但传统的土制地雷,大多采用黑火药作为装药,威力有限,而且引信结构简陋,可靠性不高,很容易出现哑火或者误炸的情况。

莫兴华的目标,利用“黑色闪电火药”研制出一种威力更大、性能更可靠、使用更方便的新型简易地雷,使其成为八路军部队手中真正的“杀手锏”。

他首先从系统商城中,仔细搜寻和研究了各种关于地雷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

系统商城中关于地雷的图纸种类繁多,从最原始的压发式、绊发式石雷、陶雷,到相对高级一些的定向雷、跳雷,甚至还有一些反坦克地雷的雏形设计。

但考虑到目前山洞兵工厂的技术水平和材料限制,莫兴华并没有好高骛远,而是将目标锁定在了几种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但威力却不容小觑的压发式和绊发式地雷之上。

“苏婉,大锤师傅,二牛,嘎子,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新玩意儿。”

莫兴华将众人召集到“研发室”,摊开一张用铅笔绘制的简易地雷结构示意图。

这张图纸,是他综合了系统提供的几种地雷设计方案,结合山洞兵工厂的实际情况,以及他对未来战场需求的判断,亲自设计出来的。\w¢z-s`x.s¢._c-o/m!

“这是我初步构想的两种简易地雷,一种是压发式的,我们暂且称之为‘莫氏一号压发雷’;另一种是绊发式的,称为‘莫氏一号绊发雷’。”莫兴华指着图纸,向众人解释道。

“这两种地雷的整体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雷壳、装药、传爆药柱、以及引信机构组成。”

“雷壳,我们可以继续沿用制作‘莫氏铁拳手榴弹’的经验,采用薄铁皮冲压焊接而成,也可以因地制宜,使用一些更易获取的材料,比如坚固的木盒、厚实的竹筒,甚至是掏空的石头。”

“装药,自然是使用我们最新研制的‘莫氏超级黑火药(威力加强MAX版)’,务必保证其威力和爆速!”

“传爆药柱,则是在主装药和引信之间,起到可靠传爆作用的关键部件。我们可以用高纯度的超级黑火药,经过特殊压制处理后制成,确保其能够被引信稳定点燃,并迅速引爆主装药。”

“而最核心、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便是引信机构了。”莫兴华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他指着图纸上两种不同的引信结构,详细解释道:

“‘莫氏一号压发雷’的引信,采用的是一种简易的压力触发击针机构。当地雷被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时,压力板下沉,带动击针撞击我们之前研制的‘莫氏一号底火’,从而引爆传爆药柱和主装药。”

“这种引信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触发灵敏。,x.q?i_u\s·h,u¢b_a¨n`g_._c!o~m`缺点是对压力感应比较首接,容易被一些轻微的震动或小动物误触,安全性稍差一些。”

“而‘莫氏一号绊发雷’的引信,则采用的是一种拉发式击针机构。当地雷的绊索被敌人拉动时,绊索会带动一个释放销,释放处于压缩状态的击针弹簧,击针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猛烈撞击底火,引爆地雷。”

“这种引信的优点是隐蔽性好,可以设置在敌人必经的通道或隘口,出其不意地给敌人造成杀伤。缺点是布设相对麻烦一些,而且对绊索的材质和张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听完莫兴华的讲解,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王大锤首先开口道:“兴华,这雷壳和装药,俺老汉倒是有点把握。只要有图纸和材料,俺保证给你做得结结实实,装药也装得足足的!”

李二牛和张嘎也跃跃欲试:“莫师傅,这引信机构,听起来比手榴弹的引信还要复杂一些,不过俺们愿意试试!保证不给您丢脸!”

苏婉则黛眉微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莫大哥,这两种引信机构,都需要用到弹簧和一些精密的销钉、卡榫。以我们目前的加工条件,能保证其可靠性和一致性吗?”

“特别是那个压发雷的引信,如果压力板的灵敏度控制不好,或者击针与底火的配合出现偏差,都很容易导致哑火或者误炸,反而会给我们自己人带来危险。”

莫兴华点了点头,苏婉提出的问题,也正是他所担心的。

地雷这种武器,不同于手榴弹,它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自动触发的。

因此,其引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苏婉,你说的很有道理。”莫兴华沉吟片刻,说道,“弹簧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用制作捷克式机枪弹匣簧的经验,选用弹性较好的钢丝(比如从废旧钟表或一些特殊日军装备上拆下来的),进行特殊的淬火和回火处理,来制作简易的击针弹簧。”

“至于那些销钉和卡榫,我们可以利用系统奖励的那套精密维修工具,以及王大锤师傅的巧手,尽可能地提高其加工精度。”

“最关键的,还是引信的整体设计和调试。”莫兴华的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我会亲自负责引信机构的设计优化和最终调试,确保每一枚地雷的引信,都能达到安全可靠的标准!”

他知道,这又将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技术攻关。

但为了能够给小鬼子布下天罗地网,让他们在晋西北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寸步难行,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山洞兵工厂的“研发室”里,灯火通明,人影忙碌。

莫兴华带领着苏婉、王大锤以及两个学徒,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简易地雷的研制工作之中。

他们反复研究图纸,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不断地进行各种材料试验和结构优化。

雷壳的材质,从最初的薄铁皮,到后来的厚木盒、粗竹筒,甚至还尝试了用坚硬的青石板掏空制作“石雷”,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装药的配方,自然是选用威力最猛的“莫氏超级黑火药(威力加强MAX版)”与“黑色闪电火药”融合,并且根据雷壳的容积和预期的杀伤效果,精确控制装药量。

传爆药柱的制作,也经过了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一种采用高纯度超级黑火药,经过高压压制并涂抹防水涂层(用桐油和松香调配的土法防水剂)的方案,确保其能够可靠传爆。

而最核心的引信机构,更是凝聚了众人无数的心血和智慧。

他们克服了材料匮乏、设备简陋等重重困难,用最原始的工具和最土的办法,一点点地打磨、调校、组装。

每一次失败,都让他们更加接近成功。

每一次尝试,都让他们对地雷的奥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终于,在耗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改进之后,第一批凝聚着众人智慧和汗水的“莫氏一号压发雷”和“莫氏一号绊发雷”的样品,成功地从山洞兵工厂的生产线上诞生了!

这些地雷,虽然外形各异,看起来有些粗陋不堪,但其内部却蕴藏着足以令敌人胆寒的恐怖杀机!

莫兴华相信,当这些“沉默的杀手”被悄悄地布设在敌人必经的道路上时,必将给那些胆敢踏入晋西北的日寇,带来一个又一个永生难忘的“惊喜”!

一场由地雷引发的“死亡陷阱”,即将在晋西北的抗日战场上,悄然拉开序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