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在主簿那办,要不我带您进去吧。/鸿\特~小\说^王′ ~首,发_”捕快连忙推荐自己。
江皖心里赞叹着这服务态度也太好了吧,快速答应,“麻烦你了。”
那捕快听到她同意后就对着旁边的一个捕快喊,“顺子,你帮我看会儿,我带着这位公子走一趟。”
说完,就带着江皖走进衙门。
“我姓陈,叫陈壮。”那捕快说道。
“幸好您今天来了,今日可是最后一日了,门口那些都是之前登记户籍时没来登记的,全是山民,之前还怕被征兵不乐意下山。
可当说了今天之内不办好,那以后子子孙孙都没法办,于是个个山民都忍不住跑到县衙来办。您要是晚一天再来,只怕也没这么好办理。”
那捕快一边走着,一边这么对江皖说。
江皖听了十分庆幸,但想想自己不是山民啊,“可我非应天府外的山民,是从扬州而来,今日刚到,这也能办吗?”
那捕快笑笑道,“都可,只要您不是从通州来的元人,都可以办。+求.书?帮? .首^发_”
这样一说,江皖就放心了。
那捕快听他是从扬州来的,于是心里猜测或许他是个商人。
江皖这次选择的身份也确实还是商人。
在来之前,她有想过要不要当个地主乡绅什么的,但翻阅了资料,发现明朝早期对商人的限制并不大。
甚至因为新朝刚立,为了市场,反而把商人的税收给降低了。还有驿站的建立,运河的开凿,海港的繁荣,种种贸易硬件的出现,让这个时期的商人可以更好的发展。
至于朱元璋后期慢慢加大力度打压,那就到时候再说吧,没准到那时她都赚够本回家了。
而且她又没想当沈万三,更不会赚了钱还捐钱修南京和长城,导致被朱元璋忌惮而被充军流放。
等到店开了之后,再用钱财寻个靠山,她最多也就开个几间绣庄,应该也没人能看得上她这小虾米的吧?
听她说是今日刚到的扬州,捕快一路给她介绍应天府如今又发布了那些条例政策,江皖竖起耳朵认真听着,可没一会儿,便到了户籍登记的地方了。/精/武,暁+说-蛧` ~无¨错^内?容?
进门有两人,一人坐在椅子上,一人站在旁边。捕快忙说,“徐主簿,这位公子来办户籍的。”说完,又补充一句,“是自扬州而来。”
主簿原本都打算去吃饭的,看有人进来又坐下了,问了她的基本信息,江皖答完。
最后,那徐主簿抬头看了她一眼,“公子入何籍?”
江皖想想,“商籍。”
主簿听她说完章一盖,热乎乎的明朝身份证就到手了。
出了衙门,江皖寻思着得好好感谢这位捕快,于是对他说,“陈捕快晌午饭可还没吃吧,今日你助我良多,你总得让我请你吃顿饭。”
那陈壮受宠若惊,连忙摆手,“不必不必。”他原本就是想着不得罪人,或许这个江公子还会给他打赏几个铜板。
刚刚还以为没戏了呢,没成想这江公子这么看得起他,还要请他吃饭。
江皖倒是有想到给点钱啥的,但是手放在银子上摸了摸,总觉得这样不大好,所以想想还是请人家吃顿饭吧。
“哎,反正也到了吃饭时间,如果你这会儿不方便的话,我晚上再请你。”江皖坚持说道。
拉扯半天,陈壮终于同意。
江皖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座生意挺好的酒楼,于是带着陈壮走了过去。
陈壮到地方一惊,连忙对江皖说,“江公子,这儿是临江楼!”
江皖看他这表情,猜测这座酒楼价格应该蛮高的,“对,就来临江楼。”
说完,店里的一个小二走出门来,笑着对他们说,“客官吃点什么?”
江皖闻着空气中的香味也有点饿了,走进去,在一楼找个地方坐下,“你们这招牌有什么?”
那小二就答到,“水煠肉,鲜蒸鲥鱼,油煎鸡,盐水鸭这几样都是我们临江楼的招牌。出了这些,大多数客人还会点一盘薛湖牛肉水煎包。”
江皖点点头,“那就这几样都上一份。”
“好嘞!”小二快速往后厨跑去。
那陈壮看她这么点,整个人都不自在了。他也没来过这里,只听说临江楼菜都极贵,就这些不得要好几贯钱。
其实江皖请他吃饭也不单是为了还人情,还想问问他附近哪里有好的房子卖。
当捕快的,肯定对这些情况熟悉得很。
于是江皖看着他,笑笑问,“陈捕快可是本地人?”
陈壮点点头,“祖籍松江,但自我祖父那辈便来到应天府定居。”
“那你可知这附近哪里有什么房子店铺出售,或者哪里有牙人。”江皖问道。
那陈壮说道这个就有话题聊了,
“您要是问我这个就问对人了。江公子若想要买店铺做生意,那便去上元南街买,最好是靠近中正街那块,那儿热闹繁华,是个好地方。
若是要买房居住呢,便去北街,北街清净,那儿多是私塾学堂。”
江皖心想要是在上元南街买店铺,那她典当来的钱恐怕还不够用。
她开店的目的主要是就是有个固定的地方进货,这里没人和她合开,她也就不用考虑是否要把店铺放在繁华地段,这样才能够赚更多钱的问题。总之,店铺在哪不重要,最关键的还是得绣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书群小说网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