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盛一头求过来的时候,皇后正泪雨如下的主持丧仪率内外命妇哭丧。·3*4_k,a*n′s¨h+u!.¢c\o~m_
内外命妇们也是无语:这半年进宫哭两回了,这大热天的哭丧比冬天哭还难受呢,每日都要热晕过去两个。
此时见苏培盛来求,皇后便将悲痛从泪眼滂沱调节到泪眼朦胧这个程度,听完了苏培盛的回禀,用帕子擦着眼睛道:“本宫要主持皇额娘的丧仪,这里自是走不开的。年贵妃素知皇上心意,便叫贵妃去劝解皇上吧。”
正陪着贵妃哭丧的寿嬷嬷觉得自己牙齿都差点咬出血:皇后娘娘真是的!明知太后薨逝,皇上心情极差,便派自家娘娘去顶缸。
谁不知道,因着贵妃在永和宫小产,所以太后跟贵妃之间十分不睦。
皇上虽然知道在这件事上,贵妃是受害者,太后是错的那个。但这会子人死如灯灭,太后作为皇上亲娘已经死了,自然前事一笔勾销,只念着好了。自家娘娘这一去,万一让皇上想起太后与贵妃之间的龃龉,迁怒娘娘怎么好。
皇后这也是堂皇正大的明谋,年贵妃并无异议,只是低头领旨。+求.书?帮? .首^发_
其实不管皇后心里想的是什么才命自己前去,但年氏知道,自己是想去的。她想要在这样的时候陪着皇上,只有她才能劝慰皇上。
既听了苏培盛说皇上不肯用膳,贵妃也就没第一时间去养心殿,反而回宫备了些皇上素日喜欢的清粥小菜,这才带人到养心殿求见。
皇上倒是收了贵妃送去的清粥小菜,却仍旧不肯开养心殿的门,只道贵妃体弱,命苏培盛送贵妃回宫,不要在外头晒着空等。
年贵妃带着一点伤怀回了丧仪。
齐妃听闻贵妃也没进去门,不由幸灾乐祸火上浇油道:“唉,原以为贵妃去,定是能劝的皇上用膳的。哎呀,谁成想贵妃也不行啊。”
然后又给皇后提建议:“皇上龙体要紧,皇后娘娘要不再派熹妃去吧,臣妾可是知道,皇上召熹妃用膳的次数也不比贵妃少呢。”
宋嘉书心道:这不是数学不好,就是睁眼说瞎话。
皇后最烦齐妃这种不分场合的挑事。`微?趣_小^税^旺* +哽/辛/嶵/全~
按着位子,宋嘉书这一次是跪在齐妃右边,与之平齐——上一回先帝丧仪,她还跪在齐妃后头。
这回位置也方便了,宋嘉书便暂停了一下哭泣,直接侧首对齐妃道:“苏公公方才说了,御膳房都是送不进去膳食的,然现在皇上已收了贵妃娘娘亲手准备的清粥小菜,可见圣心如何。怎么在齐妃嘴里这都还是个‘不行’呢?那我必然更不行。”
不等齐妃回话,宋嘉书继续恢复了落泪状态,便擦眼睛边道:“咱们都是一心只有皇上,只恨不能分忧罢了。如今妃嫔里唯有齐妃娘娘您资历最深,还请您亲自去吧。”
皇后见当事人熹妃开口了,就索性顺着她的话继续道:“本宫也知道,你们都是有心的。只是养心殿到底是前朝重地,妃嫔们无诏还是不要一趟趟去了。”略微沉吟一二,又道:“倒是皇子们,可轮番去劝慰皇上。”
然后饱含警告的看了齐妃一眼,齐妃立马收声:皇后的意思是,自己再多嘴,就把弘时弄去顶缸。
齐妃再次被皇后捏住七寸,接下来的丧仪都不吭声了。
第81章 醒悟
且说皇上刚把自己关进养心殿的时候,皇后并没怎么当回事:虽然太后与皇上关系不好,到底是亲生母子,皇上悲伤两日吃不下饭也是有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拉长,到了第四日,皇上还是不肯出门。不仅不肯见人,且连递进去的饮食都几乎未动,每日只喝点参汤或是用点药膳,就连皇后都有些不安起来。
明日皇上再不肯出养心殿,她就准备带着诸妃嫔去跪劝。
好在,在此之前,有人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终敲开皇上门的,是怡亲王。
怡亲王进养心殿书房的时候,忽然想起很多年前,自己的额娘敏妃去世的时候,四哥也是唯一一个接近他安慰他的人。
其实当时的十三还是讨皇上喜欢的皇子,皇上还特意给敏妃从庶妃追封了正式的妃位。为了顺应圣意,自然有许多兄弟们都想要来安慰他。只是他们全被十三关在了门外——他已经没了额娘,不想再做兄弟们展现自己友爱的工具。
后来,别的兄弟们也就都散去了。
到了夜里,十三也哭累了伤心累了,打开门,看到院子里,四哥仍旧坐在石凳上,守着一壶已经凉了的茶,安静的等着他。
“不吃东西是不行的。”
怡亲王听到自己的声音,恍惚跟二十多年前,四哥的声音重合起来。
这回,是自己来安慰失了额娘的四哥了。
皇上的声音有些喑哑:“是朝上有要紧事吗?”
大清的丧仪期间,是不能剃发的,皇上丧母,这些日子自然是须发未整,略带凌乱憔悴。虽然看起来脸色实在不好,但皇上的眼睛还是明亮且冷静,是一双帝王的眼睛。
怡亲王多番求见,皇上便知朝上有大事需自己定夺,此时便冷笑道:“是不是太后骤然离世,那起子心怀不轨之人,又有新鲜的话可说了。”
太后和新帝母子关系不睦,在宗亲中从不是什么秘密。
自清明节后,因皇上把十四爷发配景陵之事,太后与皇上间就越加冰冷。朝臣们未必知道,但端午和皇后千秋都曾入宫的八福晋等人,自然是知道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书群小说网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